袁躍均
四川興文高山夏秋甘藍種植技術
袁躍均
本欄目特約主持:邱正明
研究員,研究室主任,在職博士,湖北園藝作物引進與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行業專項“長江流域生態型高山蔬菜栽培及產業化示范”首席專家,科技部“國外園藝作物品種引進與改良(南方)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技術負責人,多個省縣市蔬菜專家顧問。先后參與和主持省部級以上蔬菜課題項目30多項,其中主持國家級科技項目8項;培育審(認)定瓜菜新品種16個,其中主持選育9個;發表文章、專著共40余篇(部),其中主編、主筆12篇(部);制訂國家及地方技術標準17部;獲省級以上科技進步獎等8項,獲國家技術發明專利3項。
四川興文縣仙峰鄉適宜種植夏秋甘藍,生產中應選擇耐熱性好、抗病性強、生長速度快的品種,如征夏和春夏王,于3~6月播種,采用有機基質和塑料穴盤育苗,能嚴控苗齡,且育出的苗整齊健壯,移栽后不需緩苗。栽培管理中,要選擇適宜地塊整地施肥、適時移栽、加強肥水管理、正確且及時防治病蟲害、適時采收,以供應6~10月淡季市場,獲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甘藍俗稱蓮花白,是四川興文居民喜歡食用的主要蔬菜品種之一。本地甘藍主要在春秋兩季種植,于冬春季節上市。夏秋季節是甘藍的供應淡季,售價較高。但本地夏秋的甘藍供應基本上都是菜商從外地運進,故價格居高不下。據統計,2011年8~10月,本地甘藍批發價格高達2.5元/kg。
興文縣的仙峰鄉,平均海拔在1 000 m以上,日照時間短,晝夜溫差大,很適合夏秋甘藍種植。我們從2008年開始在仙峰鄉海拔1 000 m以上的山區進行夏秋甘藍種植試驗,供應6~10月的蔬菜市場,獲得成功。平均667 m2產量達4 000 kg以上,產值4 000元左右,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現將有關種植技術介紹如下。
夏秋甘藍種植對品種的要求較高,需要選擇耐熱性好、抗病性強、生長速度快的品種。我們經過幾年的試驗發現,從北京綠亨公司引進的征夏和武漢亞菲種業引進的日本甘藍品種春夏王在本地表現相當不錯,產量高、抗性好、耐貯運、不易裂球。
高山夏秋甘藍種植在3~6月播種都能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但夏秋甘藍種植對定植苗齡要求很嚴格,一般應該控制在25天以內,苗齡過大會影響產量。采用常規育苗不能很好地解決苗齡過大這個問題,所以我們采用有機基質和塑料穴盤育苗技術,不僅能控制苗齡,而且育出的苗整齊、健壯,移栽后不需緩苗。
袁躍均,四川興文縣鯢源蔬果種植專業合作社,644000,電話:15281434622,E-mail:1280457946@qq.com
基質選用江蘇培蕾有機肥公司生產的培蕾牌有機基質,穴盤選用浙江臺州隆基塑料有限公司生產的72穴塑料穴盤。裝盤時先向基質中加水,濕度以用手將其捏成團,手松即散為好,然后將基質裝盤,裝盤不能裝得過緊或過滿,裝好后打孔,孔深1 cm,每孔播1粒種子,播種前先用30℃水浸種1 h,再晾干播種,使出苗更整齊。播種后蓋上和好的基質。溫度低時覆蓋地膜并加蓋小拱棚保溫,溫度高時用遮陽網覆蓋降溫。
播種后5~7天即可出苗,出苗后揭去覆蓋物。3~6月育苗,天氣變化很大,為減少不良氣候造成的損失,可在出苗后立即蓋上防蟲網,不僅可以減輕病蟲害,還可以有效減輕大雨和冰雹對幼苗造成的損害。基質穴盤育苗,基質容易發生脫水現象,在整個育苗期間應注意基質的干濕情況,基質表面發白時要及時補水。
3.1 整地施肥
應選擇土層深厚、保水力強、水源方便的地塊種植,整地前667 m2施腐熟農家肥2 000 kg,硫酸鉀型復合肥50 kg,整地時深耕細耙。高山種植甘藍基本上不用考慮排水的問題,所以一般都采用平畦種植,畦寬1.3 m,畦長根據地塊決定。
3.2 適時移栽
夏秋甘藍在育苗25天左右、具3片真葉時即可移栽。移栽時1.3 m寬的畦栽4行,株行距40 cm× 40 cm,667 m2栽3 500株左右,栽苗后澆足定根水。
3.3 肥水管理
基質穴盤苗生長旺盛,沒有緩苗期。移栽后10天即可667 m2用沖施肥20 kg作提苗肥;移栽30天667 m2用尿素或沖施肥40 kg作開盤肥;結球初期667 m2用沖施肥30 kg作送嫁肥。甘藍對水分需求大,如果天氣干旱,應及時澆水。
興文縣種植高山甘藍病害很少,主要是防治移栽初期的立枯病、黑脛病,生長期的霜霉病、軟腐病。病害主要以預防為主,移栽時用95%的噁霉靈可濕性粉劑5 000倍液灌窩,可有效防治移栽期立枯病和黑脛病。霜霉病在發病初期用50%的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1 000倍液和72%的杜邦克露 (霜脲·錳鋅)800倍液交替噴霧。軟腐病在發病前用46.1%的杜邦可殺得三千 (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1 500倍液噴霧預防,發病初期用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 000倍液或10%喏爾霉素水劑1 500倍液噴霧。
甘藍的蟲害主要有蚜蟲、菜青蟲、斜紋夜蛾。蚜蟲用40%的啶蟲脒水分散粒劑5 000倍液或10%的烯啶蟲胺水劑3 000倍液噴霧,重點噴葉背部分;菜青蟲和斜紋夜蛾用5%的甲維鹽乳油5 000倍液或20%的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3 000倍液噴霧。甘藍葉片具有蠟粉,藥液不易沾附,所以防治病蟲害時在藥劑中加入適量的有機硅助劑,效果更好。
高山甘藍在定植60天左右就可采收,日本甘藍從結球緊實到裂球有1個月左右的采收期,結球中后期就應抓緊時間采收,以免后期裂球造成損失。
201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