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難學易精"——這里說的木匠主要是指制作家具之類的木工,俗稱小木匠。說木匠難學是指木工活一般都比較精細,使用的工具也多,基本功要求高。從木料加工到成品家具,要經過鋸、刨、鑿、削、拼、剎等多道工序,每道操作工序會使用不同的工具,質量要求都比較精細。特別是一些復雜的榫卯連接,需要有較強的空間概念。對榫卯而言,光名稱和形式就有很多,如用于垂直構件連接的有管腳榫、套頂榫等;用于垂直構件與水平構件相交、拉結的有饅頭榫、箍頭榫等;用于水平構件相交的有燕尾榫、十字卡腰榫等;用于板縫拼接的有銀錠榫、龍鳳榫等。想正確弄清各種榫卯連接的構造和原理,是需要相當一段時間的。在實際施工操作中,什么地方需要割榫,什么地方需要留榫,需要非常清晰的空間概念,一旦弄錯,將造成木料報廢或造成質量缺陷。
再說木工使用的工具也很講究,成品允許偏差值也很小,都強調拼縫嚴密、方正無隙。盡管有"木匠不得法,就加個剎"的口頭語,意思是說拼裝的木制品當榫卯連接不緊密時,可以用木剎來剎緊,但基本的尺寸要求是十分嚴格的,所以學木匠一開始都會覺得挺難。有的老師傅曾說,當學徒會打一只很好的"四眼八叉"小板凳時,即有4個榫眼、8個方向傾斜的榫頭,他就可以出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