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斷想
作為一個產權人,總愛把重大事件與產權市場相聯系。即便無關,也會生拉硬扯連到一起,這就是職業病吧。
看著場上運動員的拼搏,看著他們的歡笑和淚水,聽著記者對他們血與淚的成長過程的講述,就不由得想到產權市場,想到產權市場的淚和笑,想到產權市場曾經的磨難和今天的氣魄。大概只有經歷過那段艱難歲月的產權人才會有這種職業病。
1896年在雅典舉辦的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僅有九個大項的比賽;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產權市場是個托缽化緣的苦行僧,直到頒布了“3號令”,產權市場才有了固定的飯碗,但也只有國有產權交易一項內容。今天的奧運會有28個比賽大項,302個小項;今天的產權市場,有國有產權、實物資產交易,股權托管業務,還有股權、排放權、林權、礦權、知識產權、文化產權、金融資產、農村土地承包權等交易,是一個年交易額數千億的綜合性大市場。
中國的運動員是國家培養的,但國外許多運動員是自己培養了自己。比如我國運動員李娜就是自己掏錢聘請教練,生活和訓練的開銷也得自己負擔。中國的產權市場最初是自發產生的,不但沒有國家的政策扶持,還多次被清理整頓。但我們挺過來了,迎來了曙光,走向了成功。
奧運會的某些項目對很多人來說還是陌生的,比如倫敦奧運會上中國選手獲得的女子單人艇激光鐳迪爾級冠軍,我就不知道這是個什么艇。中國產權市場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還是不為大多數人所了解。與業外人聊天,被問到的最多的問題就是“你們是做房地產交易的?”中國的證券市場,就像中國的乒乓球運動,沒人不知道,參與的人也多,有一張球臺兩個球拍一個球就能玩,而激光鐳迪爾級單人艇可不是人人能玩的。
在本屆倫敦奧運會上,中國選手遭遇了裁判多次的不公平對待。除了裁判的傾向性之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比賽規則、裁判執法都存在問題。規則有問題,或操作有問題,就必然出問題。所以國務院國資委反復地告誡產權交易機構一定要規范,要陽光交易。另外,相關的法律法規的滯后也是制約產權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產權市場必須繼續做大做強,為自己贏得更多的話語權。
人類的體能到底有沒有極限?產權市場的創新有沒有終點?答案是,走著瞧。
產權導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