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玉芳,謝 磊 (長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湖北 荊州434025)
豬支原體肺炎臨床病例病理分析
顧玉芳,謝 磊 (長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湖北 荊州434025)
對10例送檢的病豬進行了臨床調查及病理學檢驗。病豬臨床表現為營養不良,體質較弱,個頭較小,有的出現咳嗽、氣喘。解剖檢查結果表明,有些病豬四肢關節腫脹處切開有膿性液體流出;肺臟腫大、灰白色,局部肺組織呈現暗紅色實變區。血液與胸水涂片觀察發現其中有小桿菌、鏈球菌和巴氏桿菌。根據上述特征可初步診斷為豬支原體肺炎并繼發巴氏桿菌和鏈球菌混合感染。
豬支原體肺炎; 巴氏桿菌;鏈球菌;繼發感染
豬支原體肺炎又稱喘氣病,是豬群中廣泛流行的接觸性消耗性傳染病。本病分布世界各地,早在20世紀50、60年代,在我國曾有過大規模流行,每年帶來嚴重危害[1]。近年來其疫情趨向緩和,但隨著集約化、規模化養豬業的迅速發展,雖然采取現代化管理技術及規范化防疫措施,許多豬場烈性傳染病已得到控制,但豬喘氣病感染為主的呼吸道復合病癥卻又成為現代養豬業的主要危害[2-3],幾乎一年四季均可發病。雖然病死率不高,但最易發生繼發性感染[4],造成豬群急性死亡的主要誘因,給養豬生產帶來重大經濟損失。
1.1 材料
10頭病豬來自湖北某養豬場。
1.2 方法
(1)臨床調查 了解患病豬場的基本狀況,觀察患病豬臨床癥狀。
(2)病理學檢查 解剖病死豬,觀察內臟病理變化,并取肺、肝、脾、腎、腦、淋巴結等器官10%福爾馬林固定,石蠟切片,HE染色,光鏡觀察。
(3)細菌檢查 取患病豬的外周血和胸水涂片,瑞氏染色后鏡下觀察。
2.1 臨床調查
該豬場是一個大型集約化肉用型養豬場,存欄數達上萬頭。生產中經常發現個體小、發育差的豬只。發病豬多為2月齡小豬,食欲減少或完全廢絕。外觀被毛干燥無光,后軀常有糞便污染。豬體消瘦,營養不良,有的豬站立不穩,有的犬坐,嚴重者出現跛行。驅趕運動后伴有咳嗽、氣喘,呼吸困難。有些病豬四肢關節處鼓起、有雞蛋大,切開可見膿性液體流出。
2.2 病理學檢查
(1)眼觀變化 病豬可視黏膜蒼白,鼻腔內有較多黏稠氣泡樣液體流出。有的病豬腹部皮膚和耳尖部出現紫紅色斑。皮下干燥,胸腔內較多黃色透明液體滲出,其內可見少量白色絲網狀纖維素物質。肺臟高度膨大,灰白色,有捻發音,切面流出泡沫樣液體。其中有4例病豬在肺尖葉、心葉部位可見暗紅色實變區,切面濕潤多汁。有些部位出現較硬的結節狀物,切開有膿性物質流出。壓擠局部從支氣管斷面流出黃色黏稠膿液。有3例重癥病豬肺臟表面附著較厚的纖維素膜,肺臟質地變實,肺臟與胸壁粘連。心外膜粗糙,且與心包粘連。肺門淋巴結、縱膈淋巴結腫大,呈灰白色。心臟擴張。肝、脾、腎等臟器多見淤血。
(2)病理組織學變化 發生肺氣腫的肺組織,肺泡高度擴張,肺泡壁變薄,肺泡壁毛細血管因受擠壓而萎縮,甚至消失。有的肺泡因高度擴張而斷裂,互相連通,有的肺泡腔內見少量淋巴細胞,漿液性物質滲出和少量脫落肺泡上皮細胞,細支氣管和血管周圍有淋巴細胞浸潤。而實變區的肺組織,肺泡腔里有較多中性粒細胞浸潤以及纖維素滲出。肺泡壁疏松水腫,毛細血管充血。重癥病例可見胸膜增厚,有大量纖維素滲出和炎性細胞浸潤。肺門淋巴結淋巴濾泡增大,數量增多,生發中心明顯。肝、脾、腎、心肌淤血,呈輕度變質性變化。
2.3 細菌觀察
外周血和胸水涂片油鏡下觀察,可見較多絲狀球桿菌、兩極著色的巴氏桿菌和鏈球菌。
(1)該養殖場屬于老疫區,發病豬多以慢性經過,發病年齡不等,以小豬癥狀明顯,死亡率較高;體格健壯的豬只,只是偶有咳嗽聲,特別在清晨進食前后劇烈運動時最明顯,嚴重的可發生痙攣性咳嗽。病豬體溫不高,消瘦、發育不良,被毛粗亂。病程有的長達半年以上,此類病最易發生繼發性感染,是造成豬群急性死亡的主要誘因。加上天氣突然變化,飼養管理不當,癥狀隨之明顯并加重,一般性藥物治療后,癥狀暫時消退,但以后又能復發。
(2)從送檢病豬的臨床癥狀觀察,病豬共同特征是營養不良,發育極差,伴有咳嗽、氣喘等癥狀。病理學變化表現兩肺的心葉、尖葉發生局部實變,其他部位肺腫大,灰白色,呈肺泡性肺氣腫。肺泡高度擴張,肺泡壁變薄,毛細血管萎縮、消失,局部肺泡腔內有較多漿液-纖維素滲出,淋巴細胞浸潤以及中性粒細胞和脫落的肺泡上皮細胞,有些病豬發生纖維素性胸膜炎和局部肺組織化膿性結節。血和胸水涂片觀察可見絲狀球桿菌、巴氏桿菌和鏈球菌。綜合以上結果可以判定病豬患有支原體感染并繼發巴氏桿菌和鏈球菌感染。
(3)該豬場是一個大型集約化養豬場,由于存欄數較多,豬群擁擠,通風不良,空氣質量較差,造成有害氣體的蓄積,在豬的抵抗力下降時,增加了豬的易感性,為豬喘氣病的爆發、流行創造了條件。因此對常年發病的大型集約化豬場,首先,應提高豬的免疫功能,用一些溶菌酶、免疫調理素等清除、降解、破壞異物及病原體。其次,應盡早對仔豬進行定期免疫接種,一旦發現此病,立即隔離,防止病原繼續擴散。第三,要加強飼養管理,改善豬群飼養環境,防止過度擁擠,給與良好的通風,堅持自繁自養,全進全出的方式,避免引入帶菌豬群。第四,從治療角度看,要準確診斷,合理用藥,為防止繼發感染,配合使用抗菌素,才能得到滿意的結果。
[1]沈青春,寧宜寶,覃青松.豬肺炎支原體的研究進展[J]. 中國獸藥雜志,2003,37, (6):26-30.
[2]姜福大,魏艷秀.豬衣原體病的診斷及防治措施[J].養殖技術顧問,2010,(8):156-157.
[3]姜慧敏,隋德生,王翠萍.豬傳染性支原體肺炎的綜合防制[J].農村養殖技術,2010, (2):28-28.
[4]鄧紹基.豬支原體肺炎及其繼發性疾病感染的臨診要點和藥物防治[J].養豬, 2011,(3):83-86.
10.3969/j.issn.1673-1409(S).2012.02.005
S855.1
A
1673-1409(2012)02-S012-02
2011-12-11
顧玉芳(1962-),女,上海人,副教授,主要從事傳染病病理和免疫病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