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冒用商品條形碼相關法律問題探討

2012-04-01 22:03:46羅曉霞湖南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電子知識產權 2012年4期

文 / 羅曉霞 / 湖南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冒用商品條形碼相關法律問題探討

文 / 羅曉霞 / 湖南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摘要:經營者對商品條形碼所享有的專用權是應受法律保護的民事權利。如何理解當事人所擁有的條形碼使用權的性質,能否適用《反不正當競爭法》對侵犯條形碼的行為進行規制,如何確定條形碼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數額是解決類似案件的關鍵。在相關案件中,條形碼是否屬于商品標識,被告是否使用了原告的條形碼,使用行為是否給原告民事權益造成不良影響,是否造成消費者對商品來源的混淆是應予考慮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商品條形碼;冒用;混淆;不正當競爭

商品條形碼又稱“商品條碼”,是指由一組規則排列的條、空及其對應代碼組成的,表示商品特定信息的標識。1. 參見《商品條碼管理辦法》第42條。目前我國規范商品條形碼的主要法律依據是2005年5月16日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布,并于同年10月1日實施的《商品條碼管理辦法》。近年來,人民法院受理了幾起冒用他人商品條形碼的案件,其中,2004年由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結的“寧波某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與福建某電機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2. 參見寧德市中級人民法院(2003)寧知初字第8號民事判決;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2004)閩民終字第283號民事判決書。為我國冒用商品條形碼第一案。此后又陸續出現了幾起相關判例,如青島A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訴青島B文化用品有限公司、青島C文化用品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3. 參見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03)魯民三終字第16號民事判決書。,黃某訴中山市某食品有限公司、廣州市番禺區某商行不正當競爭糾紛案等【1】。類似判例反映的突出問題是,冒用商品條形碼行為的性質應如何認定,具而言之,該行為是否構成民事侵權,如構成民事侵權,它侵犯了原告何種權益,以及如何適用法律對其進行規制。從已有判例來看,法院對上述問題的理解和把握不盡一致,這使得對商品條形碼法律保護的探討和研究具有特殊的現實意義。下面將結合相關判例對商品條形碼糾紛中涉及的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粗淺探討,以求教于學界同仁。

一、商品條形碼專用權的法理基礎

商品條形碼是商品的身份證,通過它可以反映出商品的諸多信息,如生產國、制造工廠、商品名稱、生產日期、商品價格等,其在生產、管理、貯存、流通、檢查和銷售結算等方面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2】。通過與計算機相連的掃描器對商品條形碼中包含的產品信息進行識讀并輸入到計算機之中,能夠實現對商品的計算機管理。根據有關規定,商品條形碼專用權具有以下特征:

(一)行政授予性

根據法律規定,依法取得營業執照和相關合法經營資質證明的生產者、銷售者和服務提供者,可以申請注冊廠商識別代碼。申請人獲準注冊廠商識別代碼的,由編碼中心發給《中國商品條碼系統成員證書》,取得中國商品條形碼系統成員資格。《商品條碼管理辦法》第21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核準注冊不得使用商品條形碼。可見,與商標權和專利權一樣,商品條形碼專用權是一種依行政授權而產生的權利。

(二)專有性

《商品條碼管理辦法》第19條規定,系統成員對其注冊的廠商識別碼和相應的商品條形碼享有專用權。第21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商品包裝上使用其他條形碼冒充商品條形碼;不得偽造商品條形碼。可見,商品條形碼的申請者對其商品條形碼具有排他性支配權,即它是一種對世權,可以排斥任何人的干涉和未經授權的使用。

(三)不可轉讓性

商品條形碼專用權作為一種專有性的使用權,具有不可轉讓性,系統成員不得將其廠商識別代碼和相應的商品條形碼轉讓他人使用。

(四)唯一性

商品條形碼專用權的唯一性有兩層含義:一是,同樣的商品條形碼客觀上只允許一個主體對其享有專用權,或者說,就同一商品條形碼只能由一個主體而不能由多個主體申請注冊并獲得專用權。而就商標權而言,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如人們所熟知的一些商標“熊貓”、“長城”都存在這種情況,只要使用者選擇使用的商品為不同類別的商品,這樣的雷同是允許的。當然,如果在先注冊的商標為馳名商標的除外,在我國,注冊的馳名商標享受跨類保護,這使得其他人將這一商標再申請注冊,即使在不同類別的商品上注冊亦可能為法律所不允許。唯一性的第二層含義在于,不同規格、重量、形狀、包裝、價格的產品使用不同的條形碼,同時,條形碼一經分配就永不改變,也不得重新使用。正因為條形碼與商品是一一對應的,因此,通俗地說,條形碼就是商品的身份證。

由以上特點可知,一方面,經營者對條形碼所享有的專用權與商標權、專利權存在相似之處:首先,它們都必須向有關國家機關申請注冊,經審核批準后才能獲得;其次,權利經確認以后,權利人享有專有權,其他任何人不得侵犯。另一方面,上述特點又使得商品條形碼專用權與其他知識產權相比,具有一定的差異性。表現在:(1)商品條形碼專用權作為一種財產權所具有的非流通性決定其無法通過交換來體現其價值,這使得在商品條形碼的侵權糾紛中如何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成為一個難點。(2)商品條形碼專用權的非流通性亦使得其財產權性質具有不完整的意義。

二、商品條形碼專用權屬于何種性質的權利

從法院已有的相關判例來看,不同法院之所以形成差異較大的判決結果,與對商品條形碼專用權性質認識上的分歧存在較大關系。從既判案件來看,法院對商品條形碼專用權的性質在認識上主要有三種觀點。

一種觀點是模糊處理,將商品條形碼專用權籠統概括為“民事權利”。“寧波某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與福建某電機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即為適例。該案一審寧德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商品條形碼是商品標識的一種表現形式,它經過登記以后,屬于特定的廠家和特定的商品,寧波某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對其注冊登記的條形碼享有專用權。這種專用權與商標專用權一樣受法律的保護……因此,福建某電機有限公司冒用條形碼,不僅體現為擾亂市場,違反行政管理,而且亦對他人的民事權利造成了侵害。”二審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基本持同樣觀點,認為:“既然商品條形碼是含有上述信息并為特定主體享有專用權的商品標識,對其的使用也必然產生相應的民事權利。寧波某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的商品條形碼經合法取得,其專用權受法律保護。”

第二種觀點認為,商品條形碼專用權屬于合法的“財產利益”。如在黃某訴中山市某食品有限公司、廣州市番禺區某商行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雖然沒有支持黃某認為廣州市番禺區某商行冒用商品條形碼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的訴求。但法院認為,商品條形碼具有“民事利益”,經注冊取得的商品條形碼專用權是合法的“財產利益”,應受法律保護。

第三種觀點認為,經營者對其注冊的條形碼并不享有所有權,它不是為法律所認可的私權。典型案例如“青島A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訴青島B文化用品有限公司、青島C文化用品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該案原審法院和上訴法院都認定青島C文化用品有限公司冒用商品條形碼的行為侵犯的是社會公共利益,而沒有侵犯特定當事人的利益。

對于商品條形碼專用權的性質,本文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加以理解:

首先,商品條形碼專用權是一種民事權利。

“民事權利是指民事法律關系主體依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根據自己的意愿實現一定利益的可能性。”【3】權利不同于法益。法律對利益的保護以賦予權利的方式進行,則成立權利,否則,則為法益。商品條形碼專用權是法律明確規定給予保護的利益。我國《商品條碼管理辦法》第19條規定:“系統成員對其廠商識別代碼、商品代碼和相應的商品條碼享有專用權”,這一規定明確了使用者對條形碼的排他性支配權利。雖然,《商品條碼管理辦法》是從行政管理的角度對商品條形碼的使用進行規范,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商標條形碼專用權的私權,即民事權利性質。由公法產生私權利在我國不乏先例,如商標權就是首先產生于公法的一項私權。建國后我國第一部商標法于1982年頒布,在此之前的1979年《刑法》已經規定了對侵犯商標權行為的刑事責任。商品條形碼的專有性和唯一性決定了任何冒用他人條形碼的行為都是對這種獨占性權利的侵害。《商品條碼管理辦法》從市場管理的角度確立了市場主體關于商品條形碼使用的秩序,即確立了為法律所期待的關于條形碼使用的交往模式——在這一模式中,誰有權使用商品條形碼,誰的使用行為屬于應受法律制裁的冒用行為是非常明確的。事實上這些規定客觀上為市場主體確立了商品條形碼使用權這一民事權利以及對這一權利的救濟。這是通過公法確立和保護私權的典型范例。

其次,商品條形碼專用權是一種財產權利。

民事權利分為人身權利與財產權利,商品條形碼專用權屬于民事權利中的財產權利范疇。每個條形碼的數碼都是由13位數字組成,前3位是國際物品編碼協會分配給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的前綴碼,即代表生產國家。接下來的5位代表生產企業,再接下來的4位代表商品名稱,最后一位數字是校驗碼。可見,商品條形碼中包含了廠商名稱和商品名稱這些有關商品的重要信息,這些信息隨著商品的流通而標識著商品的來源。對條形碼的盜用與侵害他人商標權一樣,既擾亂了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同時也損害了商品條形碼權利人的商譽。因此,商品條形碼使用權本質上是一種財產權利。

再次,商品條形碼專用權屬于知識產權中的經營性標記權。

知識產權是人們對自己的智力創造成果和經營管理活動中的標記、信譽依法享有的權利。它包括創造性成果權、經營性標記權、經營性資信權【4】。商品條形碼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條形碼,即按一定規則排列的條或空,用于計算機讀取。二是字符,即號碼,用于人工輸入。二者是對應關系,而且在一般情況下同時使用。如在“寧波某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與福建某電機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福建某電機有限公司在其生產的水泵上使用編號為6923496303098的商品條形碼。其中開頭的“69234963”八個數字為寧波某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經注冊的獨家使用的廠商識別代碼,在相應的計算機上輸入上述數字或者其相應的條形碼經計算機解讀,反映的信息為寧波某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名稱和地址。“69234963”及其對應的條形碼是寧波某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產品在特定領域的“身份證”,是其企業名稱的數字化表現形式。后面的“0309”四個數字是寧波某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的商品代碼。可見,商標條形碼的作用在于充當一種重要的信息傳遞和識別工具,在流通環節中向商品經營者、消費者傳遞關于商品的生產國、制造工廠、名稱、生產日期、商品價格等信息。因此,商品條形碼使用權與商標權、商號權、原產地名稱權具有相同的性質,皆為經營性標記權。

三、冒用商品條形碼是否構成對商品來源的混淆

商品條形碼是否具有標識商品來源的功能,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審理類似案件的關鍵,其答案直接關系到對一系列問題的理解。一是冒用商品條形碼的行為是否對原告造成經濟損害?如果商品條形碼具有標識商品來源的功能,冒用行為顯然將引起人們對商品來源的混淆,從而侵害到原告的商品聲譽,造成原告的損害。反之,如果商品條形碼不具有標識商品來源的功能,那么被告的冒用行為固然不當,但并不會造成原告的經濟損失。二是被告的冒用行為是否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對于前一問題的不同回答也將決定了對這一問題的不同認識。所謂不正當競爭行為,按照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條的解釋:“是指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損害其他經營者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由這一定義可知,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構成是以經營者的行為給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為前提的。如果商品條形碼不具有標識商品來源的功能,則冒用行為不會造成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對條形碼所有者商品來源的混淆,從而也不會造成經營者的損害,因而不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因此,對商品條形碼功能的判斷于類似案件的解決是至關重要的。

對于這一問題的回答,我們從相關既判案件中聽到了不同的聲音。

一種聲音認為,商品條形碼具有標識商品來源的功能,如“寧波某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與福建某電機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法院的意見即如此。首先,關于商品條形碼是否具有標識商品來源的功能,法院認為,商品條形碼對普通消費者一般不會產生影響。但是,對特定的企業(如商品批發、運輸、倉儲、超級商場等企業)在運用計算機管理的環境下,商品條形碼對區分商品來源具有重大意義。其次,關于冒用商品條形碼的行為是否造成原告的損害,兩審法院均認為冒用商品條形碼的行為將造成原告商譽損失。如一審法院認為:“商品條形碼是商品標識的一種表現形式,它經過登記以后,屬于特定的廠家和特定的商品,寧波某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對其注冊登記的條形碼享有專用權。這種專用權與商標專用權一樣受法律的保護。條形碼作為一種專用權的使用,它同樣會隨商品信譽的提高而提高它的知名度。因此它與商品密不可分,福建某電機有限公司冒用他人條形碼,以假亂真,除了企圖擠占寧波某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的商品市場以外,其使用亦會對寧波某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商品的信譽造成不利影響。因此,福建某電機有限公司冒用條形碼,不僅體現為擾亂市場,違反行政管理,而且亦對他人的民事權利造成了侵害。”再次,關于冒用商品條形碼的行為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的問題,兩審法院對此亦無異議。正如二審法院在判決書中所說:“……如前所述,冒用他人商品條形碼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所以,福建某電機有限公司有關使用條形碼不會構成不正當競爭的上訴意見不予采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立法目的是保護公平競爭市場經濟秩序,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以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任何違反誠實信用,破壞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的行為,均屬于本法調整的范圍。福建某電機有限公司有關本案適用《反不正當競爭法》相關規定屬適用法律錯誤的上訴意見,不予采納。”法院以上評述的邏輯秩序體現在:由于商品條形碼具有區分商品來源的功能,因此被告的冒用行為造成商品以假亂真,不僅侵害了原告的民事權利,同時也擾亂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從其它的相關既判案件中關于同一問題的理解,我們聽到的另一種聲音是:商品條形碼的功能主要是便于超市、商場對貨物進行管理,以達到提高結算效率、節省成本、減少人為誤差等目的,由于一般公眾并不知悉條形碼中所包含的信息,因此,單純對他人條形碼的冒用通常不會引起消費者對商品來源的混淆。如在黃某訴中山市某食品有限公司、廣州市番禺區某商行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商品條形碼雖然包含有企業名稱等信息,但一般公眾不可能知曉其中包含的信息,所以商品條形碼不屬于企業名稱權的范圍。由于冒用商品條形碼的行為不會引起消費者對商品來源的誤解和商品的銷售,所以冒用商品條形碼的行為不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因此法院不支持黃某認為廣州市番禺區某商行不正當競爭的訴求。在青島A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訴青島B文化用品有限公司、青島C文化用品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一審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商品條形碼中雖然也包含產品來源等信息,但其主要作用是方便管理,對于相關公眾和消費者來講,并不具有顯著性,所有的條形碼在形式上均是極其相似的,在消費者中用于區分商品來源沒有意義,消費者不會因為商品條形碼相同而將被告青島C文化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商品與韓國某公司的商品混淆。

在以上兩個判例中,基于條形碼不具有標識商品來源的功能這一認識的存在,很自然導致了法院的以下認識,即條形碼冒用行為本身不會造成條形碼所有者的損害,不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在黃某訴中山市某食品有限公司、廣州市番禺區某商行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盡管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最后判決由廣州市番禺區某商行賠償黃某因調查、制止侵害行為和訴訟所支出的費用。但這種損失并不是冒用行為本身給原告造成的經濟損失,而是由于廣州市番禺區某商行的冒用行為侵犯了黃某的民事權益,原告出于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提起訴訟,因此給原告造成的訴訟費用的損失。4. 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被告的冒用行為雖不構成不正當競爭,但原告對經注冊取得的商品條形碼享有民事權益。

關于商品條形碼的功能,本文傾向于“寧波某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與福建某電機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法院的意見,即認為商品條形碼具有標識商品來源的功能。但該案法院同時亦認為:“這一標識功能僅針對特定經營者而言,對于普通消費者不具有區分商品的意義”。本文認為這一觀點仍然值得商榷。正如有學者認為,商品條形碼不論對于經營者還是普通消費者都應具有區分商品來源的功能【5】。從經營者方面而言,盜用商品條形碼會在商品的銷售渠道引起混淆,尤其是在貨物尚未進入柜臺的批售分銷階段。以商場進貨為例,商場使用條形碼通常有兩種做法:一種是不管原來商品上有無條形碼,一律使用自己制作的 “店內碼”;另一種是充分利用原來商品上已有的條形碼,不加改變地使用。后一種方法由于成本低而為商場、超市以及各大連鎖店廣泛使用,也是我國條形碼使用的主要方法。在后一種情況下,盜用他人注冊的條形碼會直接導致進貨商的混淆,使商家在掃描時對商品的相關信息產生誤認、誤讀。進貨商對條形碼的誤認會直接導致對商家及產品的誤認,從而直接損害了條形碼權利人的利益,此種情況實際上跟商標及商品裝潢的誤認已經沒有實際的區別。就消費者而言,商場直接使用生產者的條形碼,并將條形碼所代表的商品信息通過銷售終端的POS機打印出來,成為顧客手中的購物小票。此時,商品條形碼便不再是一組單純的條、空及數字的組合了,它將直接表現為商品的信息,如商品的制造廠商、名稱、價格等呈現在消費者面前。此時被冒用的條形碼顯然已不僅僅是假冒者偷工減料、節省成本的手段,而演化為一種通過混淆商品而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

四、冒用商品條形碼的行為是否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

如前所述,商品條形碼具有標識商品來源的功能。從這一論斷出發,可推導出兩個命題:一是,冒用他人商品條形碼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二是,冒用商品條形碼的行為將造成條形碼專用權人的損害。

冒用商品條形碼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理由是,商品條形碼是一種體現商品名稱、廠商名稱等信息的商品標識,由此決定商品條形碼具有區分商品來源的功能,由此也決定了他人在自己的商品上冒用權利人的商品條形碼將造成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對商品來源的混

淆,錯誤地以為冒用者的商品是由條形碼專用權人所提供的商品,從而達到以假弄真、以次充好的效果,這一行為客觀上擾亂了公平競爭的秩序,構成不正當競爭。

冒用商品條形碼的行為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這也是原被告雙方爭議的焦點。如在“寧波某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與福建某電機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福建某電機有限公司在上訴中認為其行為不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理由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點:一是條形碼專用權并非法律、行政法規所指的人身權、財產權、知識產權內容。二是,《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條所稱的不正當競爭僅限于該法第二章所列舉的十一種行為,除非法律規定,司法行政機關不得隨意認定其它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三是,商品條形碼中雖然也包含產品的一些信息,但其主要作用是方便管理,對于相關公眾和消費者來講并不具有顯著性,在消費者中用于區分商品信息沒有意義,消費者不會因為條形碼相同而將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商品混淆。這一觀點亦為一些法官所支持,如“黃某訴中山市某食品有限公司、廣州市番禺區某商行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主審法官撰文認為,由于商品條形碼具有隱蔽性和不可獲取性等特點,一般公眾不可能知曉其中所包含的信息,故條形碼不具有商品識別的意義,對于購買者而言,不會產生商品來源的混淆。據此,假冒商品條形碼的行為尚未構成不正當競爭【6】。

對于上述觀點不難反駁。其一,如前所述,商品條形碼專用權是經申請人申請而由行政機關授予條形碼所有者的一種排他性支配權,具有私權屬性,條形碼中包含了商品的名稱,廠商名稱等有關商品的重要信息,是權利人享有的經營性標記權;其二,冒用商品條形碼的行為客觀上造成了公眾對商品來源的混淆,不僅侵犯了條形碼所有者的民事權益,同時也擾亂了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實質上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其三,在法律適用上,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5條所列舉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中,第二種情形是:“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 由于條形碼中包含了商品名稱、廠商名稱等信息,因此冒用條形碼的行為應屬于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稱,造成與知名商品相混淆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可適用《反不正當競爭法》。

參考文獻

【1】廣東首例商品條形碼糾紛案終審改判 冒用不屬不正當競爭但應賠償》http://www.legaldaily.com.cn,訪問時間:2011年8月10日.

【2】康啟來:《商品條形碼質量若干問題的分析和控制要求》,《印刷世界》2011年第10期.

【3】王衛國主編:《民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頁.

【4】吳漢東主編:《知識產權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頁.

【5】參見唐瑋:《商品條形碼的法律保護》,《中華商標》2005年第5期.

【6】蘇代平、周方:《冒用商品條形碼的法律規制》,《人民司法》2009年第10期.

* 項目來源:本文為作者主持的2011年教育部規劃基金項目“競爭政策視野下商標法理論研究——關系、協調及制度構建”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1YJA820048。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青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成a人片| 欧美一区日韩一区中文字幕页| 亚洲精品午夜天堂网页| 中文字幕有乳无码| 久久青草免费91线频观看不卡| 欧美怡红院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级片在线| 青青青草国产| 欧美性色综合网|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古装|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国产永久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欧美高清日韩|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97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呦|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亚洲区一区|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午夜视频免费试看| 国产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欧美日韩| 成人亚洲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久久久亚洲色| 久久综合AV免费观看|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性色在线视频精品| 男女猛烈无遮挡午夜视频| 免费不卡在线观看av| 噜噜噜综合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 在线播放国产99re| 午夜欧美理论2019理论|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国内黄色精品| 毛片网站在线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免费视频6|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欧美激情二区三区| 综合亚洲色图| 激情综合图区|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不卡| 免费毛片a| 狠狠ⅴ日韩v欧美v天堂| 99精品久久精品| 欧美 亚洲 日韩 国产|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国模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影院|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青青草a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18|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日韩中文无码av超清| 毛片网站在线播放| 免费国产好深啊好涨好硬视频| 91美女在线| 在线中文字幕网| 亚洲性一区| 国产乱人乱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97国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