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資訊
中國證券報9月24日消息 湯森路透數據顯示,2012年前三季中國企業參與的并購總金額達1542億美元,共計2492項,較2011年同期的1414億美元上升9.1%。其中能源與電力行業的對外并購比去年同期增長122%,反映出中國企業持續增加的能源和資源需求。國內并購占60%,主要是材料和通信兩大行業的并購整合。海外入境并購較去年同期的312億美元下降46%,為168億美元。整體來看,2012年至今,中國占亞洲地區并購活動總額的28.7%,交易金額占全球總量的6.9%,僅次于美國,市場份額較去年同期的5.4%增長了1.5%。
人民網9月17日消息 國務院日前批準了由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 外匯局共同編制的《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現已公開發布。《規劃》分為九章,作為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級專項規劃,在回顧“十一五”時期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十二五”時期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的基礎上,提出了“十二五”時期金融業發展和改革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政策措施。從完善金融調控、優化組織體系、建設金融市場、深化金融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維護金融穩定、加強基礎設施等七個方面,明確了“十二五”時期金融業發展和改革的重點任務,是“十二五”時期金融業發展和改革的重要依據。
經濟參考報9月14日消息 商務部將采取政策支持、完善流通體系、搭建促銷平臺、抓重點領域等舉措來促進消費,今年重點放在網絡消費和信用消費上。據了解,信用消費發展不充分已成為我國消費率低的重要原因。目前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消費總額占GDP的70%以上,其中信用消費占消費總額2/3以上;而我國2010年消費總額僅占GDP的38%左右,其中信用消費僅占消費總額的12%。網絡消費是我國消費類增速最快的類型。網絡消費、信用消費與實體消費相結合后,可以相互促進,有力地擴大內需。
第一財經日報9月13日消息 財政部前日公布的8月財政數據顯示,8月份,中央財政收入3765億元,同比下降6.7%。國內增值稅下降幅度較大,增速降為負和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同比減少,關稅增幅也只有1.7%,是中央財政出現負增長的兩個主要因素。當前迫切需要建立績效預算和績效管理的機制,這就必須進一步推動財政管理的改革。中央財政上一次出現負增長是在2008年10月,之后中央推出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中央財政收入持續負增長7個月,到2009年5月才恢復正增長。
點評:經濟整體滑坡,財政焉能不滑?
第一財經日報9月13日消息 央行公布的8月份信貸數據顯示,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7039億元,同比增長28.33%。其中,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增加4211億元,比7月份多增653億元,同比增長16.91%。8月份中長期貸款占比回升至40.63%,信貸數據超乎市場預期。主要是因為發改委審批項目融資得到逐步落實帶動中長期貸款增加,地方政府投資項目融資加速。近期,國家發改委批復25個城軌規劃和項目后,再次批復13個公路建設項目、10個市政類項目和7個港口、航道項目。目前,地方政府投資已然升溫。
北京晨報9月13日消息 9月12日外管局發布第二季度及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數據,經常項目順差537億美元,同比下降12%;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412億美元,同比降92%,這也是繼去年第四季度以來的第一次逆差。今年第一季度,資本和金融項目由2011年第四季度的逆差290億美元轉為順差561 億美元,不過,到第二季度再現凈流出412億美元。外管局表示,再度出現凈流出主要是受國內外因素的共同影響,但這不等于外資大規模集中撤離。
新華網9月13日消息 9月12日外匯局公布數據,證券投資項下凈流入20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倍。增長一方面來自中國對外證券投資撤回帶來的資金流入,上半年我國對外證券投資減持回流143億美元;另一方面主要來自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資金的流入。在QFII門檻降低、投資范圍放寬的情況下,QFII一季度流入基本平衡,二季度凈流入大幅增加到15億美元,總體凈增16億美元,表明證監會和外匯局合力推動的引入QFII的行動在二季度開始產生實效。
中國證券報9月13日消息 近期包括工行、建行、農行等在內的多家商業銀行已取消了首套房貸8.5折貸款利率優惠,部分銀行甚至將首套房貸利率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5%至10%。未來商業銀行上調首套房利率是大勢所趨,此舉對部分剛需購房者造成沖擊。
點評:此舉充分表明了銀行融化在血液中的劫貧濟富的“永久性大政方針”。
上海證券報9月12日消息 由于占全球光伏安裝市場70%份額的歐盟上周舉起了對華光伏產品的反傾銷“大棒”,中國光伏產業已被逼到了懸崖邊上,而國內市場隨之成為光伏“保衛戰”的最后一道防線。最近兩個月國家能源局及相關部委一直在召集相關企業商討對策。包括電網介入、財政資金增加預算等等10多項扶持措施都在醞釀中。此外,針對當前光伏企業普遍存在的現金流緊張、資金周轉困難,國家相關部委還將會同銀行,對優秀龍頭企業的到期債務進行展期,保證龍頭企業的現金流。
點評:沒有反制措施嗎?脆弱的歐盟還禁得住中國的反制嗎?
中國能源報9月12日消息 受國際原油價格走高影響,國內航油價格9月再度大幅攀升。與此同時,多家上市航空公司近日發布上半年業績報告,國有三大航凈利潤總額為25.0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2.7億元縮水了73%。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南方航空上半年凈利潤分別同比減少73.87%、59.41%和83.70%。而占航空公司運營成本40%的航油價格成為侵蝕航空公司業績的最主要因素。多家航空公司已開始醞釀重新啟動航空燃油套期保值業務,陸續制定并發布了航油套保業務的相關管理規定。預計航空燃油套保業務有望于年內重啟。
點評:“三桶油”因為是共和國嫡親長子,所以“千般寵愛在一身”,任意盤剝他人,養肥自己,父母還給零花錢。稍微瘦了一二兩,父母就心疼的不得了,大把的給增加營養。
至于民企和百姓,在父母眼里不過是保姆和佃戶。
新華網北京9月12日消息 據賽門鐵克諾頓公司11日發布的諾頓安全報告推測,從去年7月至今年7月,網絡犯罪致使全球個人用戶蒙受的直接損失高達1100億美元。同期,中國估計有超過2.57億人成為網絡犯罪受害者,43%的網絡成人用戶遭受過社交網絡或手機網絡犯罪的侵害,直接經濟損失達人民幣2890億元。
第一財經日報 9月11消息 10日傍晚,中國政府公布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海基線。當天下午,日本內閣決定“購買”釣魚島及北小島、南小島兩個附屬島嶼,并將其“國有化”。公布領海基線是國際通用的宣示主權、行使管轄權的方式。此舉將為中國日后對釣魚島的實效控制奠定技術與法律支持,在自然地理狀態上有所依據,同時明確我國對于釣魚島的管轄范圍和目的,從根本上鑒定日方是否侵犯了我國的海洋權益。
點評:有“專家”說抵制日貨是不理智的行為,現在不是抗日戰爭時期。請問“專家”還有其他辦法嗎?是武力解決,還是空喊口號?現在不能抗日了嗎?
財華社9月11日消息 近期國家發改委密集批復了一批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和公路建設,共計36個項目,據粗略計算,計劃投資總規模超過8400億元。在應對危機的當口,軌道交通建設的拉動作用備受關注。每公里地鐵的線下工程平均造價約6億元,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泥、鋼筋、石材等建筑材料,城軌建設中橋梁、隧道,車站和沿途的變電所等都將消耗大量的鋼材,公路建設的發展也將增加對鋼材的需求。據發改委的籠統計算,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每投資1億元,將拉動鋼材消費1萬噸左右(包括車站、設備等),城軌項目的批復將帶動廣義用鋼消費達8400萬噸以上。
點評:拉動基建消費是一方面,怎樣拉動居民消費呢?
新華網9月10消息 8月份CPI同比上漲2.0%,較7月份1.8%的漲幅放大了0.2個百分點。1—8月平均CPI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2.9%,食品價格同比上漲3.4%,其中豬肉價格下降18.5%、蛋價格下降3.2%;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4%;消費品價格同比上漲2.1%,其中煙酒及用品價格同比上漲3.0%,衣著價格同比上漲3.1%,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價格同比上漲1.8%、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價格同比上漲1.3%;服務項目價格同比上漲2.0%。據測算,2.0%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上漲的翹尾因素約為0.6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1.4個百分點。
點評:感謝豬和雞。
新華網9月10日消息 與8月份CPI溫和反彈不同;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降3.5%,創34個月以來的新低并呈現出明顯的反季節性特點。8月一般是經濟旺季,工業品價格會出現季節性回升。歷史數據顯示,2001—2011年,8月PPI環比平均回升0.5個百分點,今年8月PPI環比下跌0.5%,明顯弱于季節性因素。說明工業品價格進一步走弱,經濟活動依然比較弱,工業生產活動也呈現弱勢,去庫存的過程還在進行之中。企業的庫存流通性下降,或會導致銀行不愿放貸,從而造成企業運營情況的進一步惡化。
證券日報9月10日消息 9月5—7日,萬科、華潤等7家大型房企集體出擊土地市場,斥資近90億元在一、二線城市囤地補倉。萬科擊敗中海等強勁對手,兩天內以46.71億元連拿合肥和廣州兩地塊。隨后華潤、路勁等房企分別在成都和上海成功摘得地塊。大型房企集體出擊圈地,這是今年房地產行業首次出現的現象。目前樓市成交量復蘇以及整體資金面緩解的情況使開發商拿地的積極性明顯上揚,對房地產市場的樂觀程度有明顯提高。從房企上半年業績報告來看,不少大型房企手持充裕現金,再加上市場回暖加速,成為房企集中搶地的主要原因。
點評:“不圈地就會餓死”或使得調控再次成為“空調”。交易場所能夠被整掉一些,為了房地產市場的穩定,房地產公司就不能被整掉一些嗎?
重慶商報9月8日消息 白酒行業一直飽受“精于釀造、拙于投資”的困惑。但茅臺今年一直在跨界,年初進軍房地產行業后,8月傳出將成為貴州銀行大股東,又以10億元入股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去年茅臺現金流達200億元,五糧液也有上百億元現金,瀘州老窖、洋河股份等酒企都有大量的現金流。高端白酒企業一方面肩負著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任務,另一方面也面臨提升業績的壓力,因此利用現有資金和品牌價值多元化投資、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已成為白酒行業保值增值,實現轉型的一種趨勢。
點評:進軍房地產,啥意思?是認為中央調控要收尾了,還是認為中央要失控了,或是根本不把中央政策放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