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曉丹,盛芝仁,王 燕
(寧波市鎮海區第二醫院,寧波 鎮海 315200)
產婦產褥期是指從胎盤娩出至產婦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復或接近正常未孕狀態所需的一段時期,一般為6周[1]。產褥期是圍產期保健的重要階段,需要解決的母嬰保健問題較多,對產婦及家屬加強健康教育,可促進產婦健康、新生兒健康及母乳喂養[2]。本院是一家基層醫院,住院產婦以外地務工者為主,這個群體不屬于社區保健范圍,為了幫助這些產婦順利度過產褥期,提高產婦及家人的母嬰照護知識,減少母嬰并發癥的發生,本院產科對819例產婦實施產褥期全程護理指導,效果較好,現報告如下。
2010年3月至8月,在本院產科分娩的產婦819例,年齡16~40歲;文化程度:文盲21例,小學333例,初中399例,高中35例,大專26例,本科5例;自然分娩473例,剖宮產346例;單胎818例,雙胎1例。
2.1 全程護理指導內容 產婦產褥期保健:產婦產后子宮復舊與惡露觀察,乳房護理,會陰護理,活動,休息,飲食,抑郁預防;新生兒護理:喂養,大小便觀察,臍部護理,沐浴,撫觸,黃疸觀察,衣服合理添加;其他:相關的預防接種,出生醫學證明辦理流程。
2.2 全程護理指導方法
2.2.1 產后住院期間指導
2.2.1.1 制作溫馨指導手冊 按護理指導內容印刷圖案精美的手冊,并配有示范圖片,如母乳喂養、臍部護理、保健操圖示等。將指導手冊發給產婦,讓產婦及家屬閱讀。
2.2.1.2 一對一交流 責任護士根據指導手冊向產婦講解重點內容,如新生兒臍部護理、新生兒沐浴、母乳喂養姿勢等,利用嬰兒模型手把手教會產婦及家屬。對于情緒緊張、焦慮的產婦,經常與她們交談,了解產生不良心理的原因[3],根據原因幫助解決困難。
2.2.1.3 出院宣教 產婦出院時責任護士評估其及家屬掌握相關知識及護理技巧情況,對未能掌握的知識再次講解,并告知科室聯系電話,以便遇到問題可電話咨詢,告知出院后7d、14d、28d電話回訪,新生兒出生后30d、產婦產后42d復查。
2.2.2 產后出院期間指導
2.2.2.1 電話回訪 通過電話回訪,延伸了醫療服務,延長了產婦接受醫療服務的時間,能夠及時發現產婦延期出現的健康問題,并使之得到有效處理。產婦出院時,由責任護士登記具體信息,包括姓名、年齡、地址、聯系電話、產婦與新生兒出院時健康情況等。產婦出院后7d、14d、28d,責任護士負責電話回訪,了解產婦惡露量、色、氣味及乳汁分泌量、每天睡眠情況,及時對產婦進行預防保健指導,告知異常者來院檢查。本組1例孕期檢驗甲狀腺功能低下,產后未復查,告知復查的重要性,復查結果需繼續服藥治療。
2.2.2.2 上門服務 對電話回訪過程發現的問題無法通過電話交流解決時,責任護士做好記錄,由護士長安排人員及時上門服務,路途較遠時請辦公室安排車輛。本組26例獲上門服務,其中臍帶護理指導13例、母乳喂養指導2例、新生兒黃疸測試6例、乳頭皸裂防治指導2例、新生兒沐浴指導2例。
3.1 提高了產婦及家屬的照護能力 由于許多產婦缺乏相關醫學知識及護理新生兒的經驗,會盲目聽信老人的“經驗之談”,如產褥期不洗澡、不刷牙及房間不通風,把新生兒下肢緊緊束縛,擠出女孩乳房內黏液,這些沒有科學依據的做法,會給產婦和新生兒健康帶來隱患。為產婦提供產褥期全程護理指導,使產婦及家屬掌握準確的母嬰照護知識,提高了照護能力,從而降低了產婦產褥期的并發癥及新生兒疾患。本組30例河南籍產婦有產后30d內不洗澡、不梳頭,不修剪指甲的習俗,11例四川籍產婦有產后7d內不刷牙的習俗,通過宣教,均糾正了不良習俗。
3.2 提高了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 為產婦提供產褥期全程護理指導,護理人員自身必須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和高度責任心。為保證全程指導的有效實施,本院對護理人員進行了包括專業知識、多元文化[4]、護士禮儀、人際交往的培訓,使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顯著提高。
3.3 密切了護患關系 為產婦提供產褥期全程護理指導,使產婦在住院期間得到體貼入微的幫助、指導,出院后又獲電話回訪、上門服務,足不出戶就能獲得專業指導,及時解決出院后的一些問題,從而使產婦及家屬感受到醫院“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誠信服務,感受到醫務人員的一顆顆真心,對醫院由衷的信任、滿意,從而使護患關系更加和諧,提高了對護理的滿意度。
[1]樂杰,謝幸,豐有吉.婦產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
[2]林靜惠,盧順彩,李麗娟.全程護理告知程序在產科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09,(5):1-2.
[3]田芳英,何仲.產后憂郁及其護理[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1,20(11):503-504.
[4]陸學蘭,任華麗.多元文化護理在RICU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3):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