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410153)丁德明
3.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管理有哪些要求?
答:2011年3月1日起施行的《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管理暫行辦法》規定:①農業部和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分別針對國家級和省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的繁殖期、幼體生長期等生長繁育關鍵階段設定特別保護期。特別保護期內不得從事捕撈、爆破作業以及其他可能對保護區內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造成損害的活動。特別保護期外從事捕撈活動,應當遵守《漁業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②在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內從事修建水利工程、疏浚航道、建閘筑壩、勘探和開采礦產資源、港口建設等工程建設的,或者在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外從事可能損害保護區功能的工程建設活動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編制建設項目對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影響專題論證報告,并將其納入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③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參與涉及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組織專家審查建設項目對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影響專題論證報告,并根據審查結論向建設單位和環境影響評價主管部門出具意見。建設單位應當將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納入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并根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意見采取有關保護措施。④單位和個人在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內從事水生生物資源調查、科學研究、教學實習、參觀游覽、影視拍攝等活動,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保護區管理制度,不得損害水產種質資源及其生存環境。⑤禁止在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內從事圍湖造田、圍海造地或圍填海工程。⑥禁止在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內新建排污口。在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附近新建、改建、擴建排污口,應當保證保護區水體不受污染。⑦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撤銷、調整,按照設立程序辦理。⑧單位和個人違反本辦法規定,對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內的水產種質資源及其生存環境造成損害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所屬的漁政監督管理機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管理機構依法處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