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農業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 曹英華
2012年我省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總的思路是:以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為目標,以打擊假劣農資和禁售禁用農資為重點,以市場整頓、質量抽檢和案件查處為基本手段,以推進農資監管長效機制和農資信用體系建設為載體,努力實現全省農資市場秩序進一步好轉,促進農業持續較快發展。
1.強化源頭監管,保障放心農資供應 各級農業部門要依據《種子法》、《農藥管理條例》、《肥料登記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誰發證、誰監管、誰負責”的原則,加強農資生產主體資質管理,前移關口,切實執行審定、登記、許可的有關條件、程序和標準,嚴把市場準入關。著重加強證后監管,結合全省“打四黑、除四害”專項行動,對不具備法定資質條件的生產主體要限期整頓,直至依法撤銷、注銷或吊銷相關證照;對無證無照的生產主體要堅決予以取締,徹底搗毀非法生產的黑窩點。要加大對農資生產企業產品質量的監管力度,保證企業生產出合格、放心的農資產品。
2.強化市場整頓,規范農資生產經營秩序 各級農業部門要加強對農資批發市場、集散地和經營門店,以及農資掛靠、承包、代理、分銷單位或個人的日常監管。加強農資物流配送的巡查監控,不留死角,徹底封堵假冒偽劣農資流通渠道。重點加強對水稻、茶葉、蔬菜、柑桔等大宗產品的用種、用肥、用藥的監管。嚴厲打擊制假售假、無證套證、未審先推、經營高毒禁用農藥等違法行為。
3.加強質量檢測,提升監測預警能力 各級農業部門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農資質量檢測計劃,規范例行監測,加強監督抽查,對種子、農藥、肥料、飼料、獸藥等重點農資產品全面開展監督檢查,擴大農資產品的抽樣檢測范圍,提升農資產品質量的監測預警能力,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理”。
4.開展農機監理,提高農機產品質量 各級農機部門要以財政資金補貼購置的農機具為重點,積極開展農機產品質量調查、投訴和打假工作,確保補貼機具的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水平。完善農機質量投訴監督體系,及時處理重大、突發質量事故和集中投訴事件,堅決打擊制售假冒偽劣機具零配件的行為。
5.加強添加劑監管,確保畜禽水產品安全 重點打擊生產經營假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違法違規行為,嚴厲查處在飼料加工和養殖環節違法添加三聚氰胺、鹽酸克倫特羅、萊克多巴胺、蘇丹紅、孔雀石綠等化學物質的違法行為;追溯非法添加物生產和銷售源頭,及時向有關部門通報情況。
6.狠抓案件查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各級農業部門要進一步完善農資投訴舉報制度,充分發揮“12316三農服務熱線”的作用,確保投訴舉報渠道暢通,做到“有報必接,接案必查,查必到底”。要加大與工商、質監、公安等部門的聯合執法整治力度,嚴格按照“五不放過”(案情沒有搞清的不放過,假冒偽劣農資的源頭和流向沒有查明的不放過,制假售假責任人沒有依法處理的不放過,該移送司法機關沒有移送的不放過,包庇、縱容參與制假售假的國家公職人員沒有受到追究的不放過)原則,集中力量查處案值較大、影響面廣、情節惡劣的案件。要不斷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對涉嫌犯罪的要堅決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杜絕“有案不送、以罰代刑”現象。要加大案件曝光力度,震懾犯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