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婉玲,李 新,蔡名金
(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廣東 廣州 510150)
·護 理·
CT引導下經皮水冷循環微波消融治療肝臟惡性腫瘤的護理
何婉玲,李 新,蔡名金
(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廣東 廣州 510150)
目的 探討CT導向下微波消融治療肝臟惡性腫瘤的護理要點。方法 回顧性分析了2009年至2011年我科在CT導向下微波消融治療的38例肝臟惡性腫瘤患者的臨床護理資料。結果 患者全部按術前制定的治療計劃成功進行微消融波治療。所有消融均獲得技術上的成功。術后隨訪CT示腫瘤無強化指示腫瘤均達到了完全壞死。其中出現并發癥5例,分別為肝包膜下出血3例,氣胸1例,疼痛及發熱1例。結論 CT導向下微波消融治療肝臟惡性腫瘤在護理上有其特殊要求,術前做好心理護理,術中密切配合,術后密切觀察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對于提高治療成功率、減少并發癥有重要意義。
肝臟惡性腫瘤;CT導向;微波消融;護理
肝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外科切除仍是其主要的治療方法,但外科手術創傷大,恢復時間長,且難以完全切除巨大腫瘤以及肝門區腫瘤。近年來,局部消融技術成功的應用于原發性肝癌的治療,它手術創傷小,住院時間短,恢復時間快,并且達到了與外科手術相媲美的效果。而微波消融是最近十年才發展起來的腫瘤消融新技術,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多種惡性腫瘤治療,例如肝癌、肺癌、骨轉移瘤以及腎臟腫瘤[1-3]。本院于2009-2011年對38例原發性肝癌患者進行CT引導下全麻水冷循環微波消融術,效果良好,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組中男性27例,女性11例;年齡31~69歲,平均47歲;原發性肝臟惡性腫瘤30例,其中肝細胞肝癌28例,膽管細胞癌2例;肝轉移瘤8例(64個病灶),分別來自結直腸癌5例、乳腺癌2例、胃腸間質瘤1例。腫瘤直徑2~12cm,每例患者肝內病灶數為1~3個。全部病例均經CT引導下肝臟穿刺活檢之后的病理學檢查而確診。
1.2 方法 在治療之前均向患者詳細解釋消融的具體過程、可能的并發癥及預期的結果,所有患者同意并簽署了手術同意書。所有手術均采用南京慶海微波有限公司生產的MTC-3C型組織間腫瘤微波凝固治療儀,并在全身麻醉下進行。常規消毒、鋪巾、刀片切皮后,將14G的微波天線按照術前已確定的角度逐步插入腫瘤組織,再次行CT掃描以確定消融天線是否已經插入腫瘤內合適的位置。通過插入腫瘤病灶的水冷微波輻射器釋放的微波能,產生高能熱量,使腫瘤中心的溫度上升至100℃~108℃,腫瘤邊緣部也可達52℃~60℃,從而使腫瘤組織凝固壞死,最終達到完全消融。功率一般選擇50~70W,2~4cm的腫瘤消融時間為4~10min,對于>4cm的腫瘤一般行多部位疊加消融,或適當延長消融時間,以達到腫瘤的完全壞死。38例患者中有33例為一次治療完成,而5例患者由于腫瘤較大需行第二次微波消融治療。術后立即進行CT掃描,以確定腫瘤是否完全消融以及有無出血等并發癥。
患者隨訪時間為3~24個月,平均12.3個月。所有消融均獲得技術上的成功。術后隨訪CT示腫瘤無強化指示腫瘤均達到了完全壞死。其中出現并發癥5例,分別為肝包膜下出血3例,氣胸1例,疼痛及發熱1例。出血患者經止血芳酸、止血敏等止血處理后,出血未再增加。氣胸患者經放置胸腔閉式引流管2d后予拔除胸管,胸片復查示氣胸完全消失。治療后發熱、疼痛及轉移酶(AST)升高等治療反應,經應用乙酰氨基酚、曲馬多及護肝等對癥處理后均在2~3d恢復正常。原發性肝癌甲胎蛋白(AFP)升高者經微波消融治療后AFP轉陰20例,下降8例。膽管細胞癌患者術后血漿CA19-9水平全部下降。
3.1 術前護理
3.1.1 心理護理 由于本組患者大多數為惡性腫瘤患者,患者一般情緒比較低落,對生命表現出悲觀情緒,對治療期望不大,甚至拒絕治療;另有部分患者對微波消融的操作過程以及治療后的療效不甚了解,對治療有顧慮,持懷疑態度。因此我們需要通過術前訪視,同時配合醫生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宣教,闡明該種治療的微創性、有效性,減少患者的恐懼心理,樹立治療的信心,從而穩定患者情緒,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4-5]。
3.1.2 術前準備 所有患者治療前均完善各項實驗室常規檢查,包括血常規、生化常規、血漿病毒檢測、乙肝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檢測以及血液凝固學檢查等。術前患者禁食12h,禁水8h,治療前30min給予鎮靜劑,常規開放靜脈通道,并進行生命體征監測。
3.2 術中配合
3.2.1 體位護理 所有患者的治療均是全麻下進行。在進行穿刺之前5min,予以靜脈推注丙泊酚0.5~1mg/kg。當患者進入全身麻醉狀態,繼續予以丙泊酚(AstraZeneca S.p.A,Italy)每小時1.5~4.5mg/kg持續靜脈滴注,以維持患者的全身麻醉狀態。由于該手術采用側臥或俯臥位,多數患者有呼吸壓迫感,尤其年老體弱以及合并疼痛的患者更難配合,所以鎮靜前盡量讓患者采用舒適的體位,以便更好地配合手術[6]。
3.2.2 術中生命體征監測 給患者連接心電監護儀,嚴密觀察患者的血壓、心率、呼吸及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的變化,如術中發現生命體征的波動,應立即查找原因,根據原因配合醫生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治療完畢進行局部酒精消毒,無菌紗布包扎。
3.3 術后護理
3.3.1 常規護理 患者清醒后返回病房應絕對臥床休息,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等的變化。觀察穿刺部位有無血腫、出血及滲液,如有出血應及時更換敷料。對于有出血傾向的患者,術后嚴格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合理應用止血藥物,必要時予以輸血。術后禁食6h后如無不適可正常飲食,次日患者可下床活動。
3.3.2 并發癥的護理
3.3.2.1 氣胸 部分腫瘤由于貼近肋膈角,穿刺時有可能經過肺組織,可能引發氣胸或血氣胸。術后立即行CT平掃檢查,可發現無癥狀的氣胸,氣胸量較少時可暫不處理,予動態觀察,如氣胸量繼續增多,可行給予行胸腔閉式引流。本組1例患者發生氣胸,其穿刺路徑經過肺組織[7]。
3.3.2.2 胸腔積液 當病灶接近膈肌時,由于微波消融局部溫度較高,術后可引起鄰近胸腔發生反應性胸膜炎,導致胸腔積液,一般發生于術后1周左右。護理措施:了解有無呼吸頻率及深淺的變化,并聽診呼吸音的變化;必要時行B超或胸部X線檢查,診斷明確后胸水量多可行胸腔穿刺抽液;遵醫囑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3.3.2.3 出血 出血包括穿刺點出血或腫瘤出血,如病灶位于肝被膜下,患者凝血功能較差或穿刺損傷大血管、電凝不完全等都是導致出血的主要因素。因此患者返回病房后應觀察穿刺部位有無滲血,并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必要時予以輸血。本組患者有3例術后CT掃描發現肝包膜下出血,予止血藥后半小時再次行CT掃描出血未再增加。
3.3.2.4 疼痛 微波消融治療后傷口以及腫瘤組織壞死可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疼痛,必要時給予止疼藥,同時向患者解釋疼痛的原因,消除顧慮。對疼痛劇烈的要了解疼痛的性質、程度,以排除腸穿孔以及胃穿孔等并發癥。本組有1例患者予乙酰氨基酚后疼痛不能緩解,予以肌肉注射曲馬多100mg后疼痛緩解[8]。
3.3.2.5 皮膚燙傷 表現為潮紅或水泡,多為微波消融天線的桿溫較高而引起,或貼體外電極致燙傷。應注意保持創面清潔干燥,避免燙傷部位摩擦,可無菌包扎或涂燒傷藥膏,一般3~5d可自行吸收。本組患者由于采用了新型的水冷循環微波消融儀,大大降低了微波天線的桿溫,因此無此類并發癥發生。
3.3.2.6 感染 肝癌患者多數伴肝硬化,肝轉移癌患者大多經歷過多程化療,其免疫功能下降,全身麻醉,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導致肺部感染。護理措施:觀察有無腹痛、呃逆癥狀,做好抗感染處理;保持傷口敷料干燥,及時換藥,減輕傷口張力;鼓勵和指導患者將痰咳出,按時霧化吸入,2~3次/d;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以減少肺部并發癥。
影像導引的熱消融(包括射頻消融、微波消融和激光消融等)作為一種微創的治療手段,現已廣泛應用于實體腫瘤的治療。相比于射頻消融,微波技術的優勢包括持續的腫瘤內高溫、更快的溫升速率、更大的消融體積、更短的消融時間[9]。微波消融治療肝癌具有簡單、微創、安全、多點治療及對全身影響小、可多次重復等優點,是肝臟腫瘤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效果顯著,療效確定。這一現代醫學新技術的開展為肝癌患者帶來福音,而精心的圍術期護理在這一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總之,筆者認為做好肝癌患者的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密切監測術中、術后生命體征變化,做到術后并發癥的早期發現、及時處理,是肝癌水冷循環微波消融治療成功的保障。
[1]Andrew SW,LisaAS,Thomas FW,et al.Radiofrequency versus microwave ablation in a hepatic porcine model[J].Radiology,2005,236:132-139.
[2]Christopher LB,Hinshaw JL,Paul FL,et al.Pulmonary thermal ablation:comparison of radiofrequency and microwave devices by using gross pathologic and CT findings in a swine model[J].Radiology,2009,251(3):617-618.
[3]Ming K,Ming DL,Xiao YX,et al.Liver cancer:increased microwave delivery to ablation zone with cooled-shaft antenna: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ies[J].Radiology,2007,242:914-924.
[4]賈曉麗,李迎冬.經皮肝穿刺射頻消融治療肝癌36例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10):77-78.
[5]趙丹鳳,謝月琛.肝動脈栓塞化療術聯合微波消融治療巨塊型肝癌的護理[J].全科護理,2009,29:90-91.
[6]Simon CJ,Dupuy DE,Mayo SWW.Microwave ablation: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J].Radiographics,2005,25(1):69-83.
[7]田 平,徐 雯,商玉環,等.CT引導下經皮肝頂部腫瘤射頻消融治療的術后護理[J].護理學雜志,2009,24(8):30-32.
[8]張杏蓉,廖新彬,邱菊芳.肝動脈栓塞化療聯合經皮乙酸消融術治療巨塊型肝癌的護理[J].護理研究,2008,22(4):990-992.
[9]林華燕,林秀如.原發性肝癌術后肝內復發射頻消融治療的護理配合[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10):34-35.
Nursing experience of CT-guided percutaneous water-cooled loop microwave ab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malignancies.
HE Wan-ling,LI Xin,Cai Ming-jin.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Guangzhou 510150,Guangdong,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of CT-guided microwave ablation of liver malignancies.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38patients with liver malignancies treated with CT-guided percutaneous water-cooled loop microwave ablation from 2009to 2011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performed with microwave ablation successfully.Postoperative follow-up showed no tumor strengthen instructions showing tumor achieve complete necrosis.Complications were found in 5cases,including three cases of liver subcapsular hemor-rhage,one case of pneumothorax,and one case of pain and fever.Conclusion CT guided microwave ab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liver malignancy has special requirements,including good psychological care before operation,close cooperation during operation,and close observation of complications after operation,which helps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treatment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Liver malignancy;CT-guided;Microwave ablation;Nursing
R473.73
B
1003—6350(2012)16—141—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2.16.061
何婉玲(1972—),女,廣東省廣州市人,主管護師。
201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