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掌握好防治指標和防治時期。如在分蘗期每叢稻株上的稻飛虱超過10頭、孕穗期每叢稻株上的稻飛虱超過5頭就該立刻噴藥防治。要在水稻生長前中期,抓住卵孵高峰期至低齡若蟲高峰期施藥,當若蟲數量激增或出現短翅型成蟲時即應及時噴藥防治。
二、選擇好對口農藥。嚴禁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殘留農藥、菊酯類農藥及其復配制劑。可采取速效(速殺性好)藥劑與長效(持效期長)藥劑相結合的防治對策,選用以下農藥混合配方并注意交替使用進行防治:①敵敵畏+噻嗪酮(撲虱靈),②毒死蜱+噻嗪酮(撲虱靈),③葉蟬散+噻嗪酮(撲虱靈),④殺蟲雙+噻嗪酮(撲虱靈),⑤敵敵畏+葉蟬散。
三、施藥方法要得當。一是施藥量要充足,每667m2需噴足藥液60kg~75kg;二是噴藥時要盡量對準稻叢基部(因稻飛虱多集中在基部為害);三是噴灑要均勻;四是施藥時田間要保持一定水層(以保持5cm左右的淺水層為好);五是補施藥的田塊應輪換藥劑;六是高溫天氣期間應避免中午施藥;七是無水田塊可選用敵敵畏拌細砂撒施防治(用80%敵敵畏乳油150ml/667m2加少量水稀釋后,用噴霧器噴入干細土20kg左右,拌勻后帶防毒手套撒施,要現拌現撒)或以速效藥劑為主進行防治。
四、統防統治。要做到“三個統一”,即統一時間、統一藥劑、統一技術進行防治,提高防治效果,減少防治成本。
五、及時補救。對田間蟲口密度高的田塊,一定要及時檢查防治效果,對防治效果欠佳的稻田應及時采取應急補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