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興朝 李貴琴
(保康縣植保站 441600)
近年來,保康縣大力發展核桃栽植,提出了“打造全省乃至全國核桃第一縣”的發展目標。通過幾年的發展,全縣核桃栽植面積已達20000hm2。未來3年,將發展到40 000hm2的種植規模。隨著核桃種植面積的擴大,核桃病蟲害的發生與危害也呈現出逐年加重的趨勢,嚴重制約了產業的健康發展,影響了果農的收益。
1.1.1 病害
目前在本縣可以確定的病害有8種,即核桃褐斑病、炭疽病、枝枯病、白粉病、腐爛病、細菌性黑斑病、日灼病、膏藥病,已經發現但尚不能確定的有4種。
1.1.2 蟲害
可以確定的有30種,即銀杏大蠶蛾、綠尾大蠶蛾、核桃扁葉甲、核桃細蛾、毒蛾類(6種)、核桃綴葉螟、黑尾葉蟬、刺蛾類(黃刺蛾、綠刺蛾)、核桃舉肢蛾、果象甲、日本球堅蚧、金龜子、蚜蟲、叩頭甲、大猿葉甲、尺蛾類(8種)、桃駐螟,疑似1種,即尖尾蠅,已經見到但暫時不明的害蟲13種。
1.2.1 新建果園和苗圃病害發生重于成年大樹
2008年至2010年,我縣核桃苗木連續三年重發褐斑病、炭疽病、日灼病,導致葉片大量枯死,嚴重的致使整個苗木死亡。
1.2.2 成年大樹蟲害危害重于苗圃和新栽木
2009年~2010年,成年核桃樹大面積發生尺蠖、銀杏大蠶蛾的危害,造成大量成年樹木死亡。據不完全統計,銀杏大蠶蛾危害造成全縣核桃成樹死亡超過500株。
1.2.3 蛀果類害蟲危害呈逐步加重趨勢
保康縣核桃常年發生的蛀果類害蟲主要有核桃舉肢蛾、果象甲、果潛蠅、桃駐螟及疑似尖尾蠅等,通過近幾年的調查,發生面積和危害程度都呈逐步加重趨勢。同時,隨著大量新建果園進入結果期,所造成的損失會越來越大。
2.1.1 苗木繁育基地和栽植地區氣候差異
保康縣新建核桃園采用的苗木主要從河北等北方地區引進,苗木繁育基地和栽植地區氣候差異較大,導致部分病害出現變異,容易引起苗木出現一系列不正常的生理反應,出現生理性病害。
2.1.2 高溫高濕有利于病害發生
保康縣處于南北過渡地帶,氣溫高、濕度大、霧露重,有利于病害發生,核桃南北主產區的病害在我縣都會發生,發生的種類多、發生規律復雜,危害程度嚴重,防控難度大。從7月上旬開始,日灼病、炭疽病、黑斑病等混合發生,特別是在苗圃和新建果園出現一個明顯的病害高發期。
保康縣從外地引進的品種主要有綠嶺、清香等,其中清香抗病性較好,耐瘠薄,綠嶺抗性較弱,不耐瘠薄。近3年連續調查顯示,同等條件下,綠嶺枝枯病、炭疽病、黑斑病發病率平均比清香高20%以上,損失率高15%以上。
一是苗圃基地選擇在低海拔地區病害發生嚴重,而建在海拔700m以上地區病害發生較輕,且嫁接成活率高;二是建園前沒有進行全園深耕,土壤板結,排水不暢,管理差,雜草叢生,蔭蔽的地方病蟲害發生嚴重;三是靠近山林的園地蟲害發生較重。危害核桃的害蟲大多都是雜食性害蟲,不僅危害核桃,在山林中也有發生。2009年和2010年春季,在保康縣森林大面積發生尺蠖類害蟲危害,最后轉移危害核桃樹,隨著核桃面積的擴大,將會有更多的害蟲從林木上遷往核桃樹上危害。
一是核桃上出現了一些病蟲害,對其在保康縣生活習性、發生規律還沒有一個準確的認識,增加了防治難度;二是果農對核桃病蟲害發生和危害程度的認識嚴重滯后,導致防治行動滯后和防治效果不佳,加劇了病蟲害的發展蔓延;三是針對核桃病蟲害綜合防治還沒有提出科學的、系統的防控方案,目前的防治工作僅僅是在發生病蟲害后采取應急措施,缺乏系統的監測與防控。
近幾年,雖然對保康縣核桃病蟲進行了一些鑒定,如:果象甲、日本球堅蚧、大猿葉甲、叩頭甲、膏藥病、綴葉螟等,但是遠遠跟不上病蟲發生種類的增加,不能滿足防治的需要。一是現有設備無法滿足病蟲種類鑒定的需要,缺乏必要的設施。二是病蟲鑒定是一個系統的、連續的工作,既需要野外認真的觀察記載,更需要室內的培養、鑒定,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三是現有可參考的資料較少,特別是對一些新發現,無法準確界定的病蟲種類缺乏參考信息。這些都增加了保康縣核桃病蟲害防治的難度,影響了防控效果。
迅速掌握本地的實際發生情況是搞好病蟲防治的基礎。因此,當務之急是進一步加大核桃病蟲全方位、系統性的調查、鑒定和研究力度,盡早掌握病蟲發生種類,了解其生活習性、發生規律,危害程度,制訂出有效的防治方法。
要加大試驗資金和人員的投入力度,開展同種病害不同藥劑的防效試驗、一種藥劑對不同病害的防效實驗、病害發生不同時期的防效試驗,盡快篩選出高效的防治藥劑。
近兩年,保康縣在防治核桃病蟲害的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經驗,掌握了一些較好的方法,如:適時防治食葉性害蟲,花期預防病害和蛀果性害蟲,秋冬季節加強果園管理,減少越冬病蟲源,藥液注射防治蛀干性害蟲等。針對這些好的經驗和做法,我們要積極總結,同時結合果農在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好的做法,加以提純、歸納和規范,制定出一套規范的標準化防控方案。
一是建立交流學習的途經和機制,要加強與外地核桃主產地學習交流,引進先進經驗和技術,快速提高我縣核桃病蟲防控水平。二是加大技術培訓力度,提高現有核桃技術力量。三是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添置必要的病蟲防治和研究設備,提升全縣核桃病蟲害防治的整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