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萍 范瑛 宋坪
中醫醫院國際醫療與護理服務特點淺析
王振萍 范瑛 宋坪
近年來,中醫藥的國際地位不斷攀升,國際化已成為當今中醫藥發展的大趨勢。中醫藥以其特有的優勢,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外患者到中國接受傳統中醫治療,同時也為廣大中醫院開展國際醫療工作創造了良好契機。本文以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為例,從多角度對中醫院國際醫療與護理服務的特點進行分析,旨在提高服務水平,以滿足廣大國際患者的需求。
中醫;國際醫療;護理
近年來,隨著中國中醫藥對外交流工作不斷深入,合作范圍逐漸擴大,影響力進一步加強,中醫藥的國際地位也在不斷攀升,國際化已成為當今中醫藥發展的大趨勢。中醫藥以其取自天然的特點以及簡、便、廉、驗的優勢,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外患者到中國接受傳統中醫治療,同時也為廣大中醫醫院開展國際醫療工作創造了良好契機。
隨著改革開放,北京陸續出臺對外籍人士實行7日過境免簽、在境外設立辦事機構、開發入境旅游等政策,吸引了大批外籍人士前來旅游、學習和工作,各大醫院國際醫療部也應運而生。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解放軍總醫院等實力雄厚的西醫醫院均開設了國際醫療部以滿足外籍人士就診需求。而對于廣大中醫醫院,國際醫療服務剛剛起步。目前僅有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一家率先開展。廣安門醫院國際醫療部成立于2010年,成立前外賓就診量僅為80~100人次/年,2011年全年國際患者就診量已達到2267人次,其中男性1288人次,女性979人次,就診人數大幅度增加。前來就診的國際患者來自32個國家及地區,以俄羅斯、美國、日本、歐盟國家為主,其中近1/3患者專程從國外前往廣安門醫院尋求醫療服務。由此可見,中醫院開展國際醫療服務前景廣闊,對自身發展大有裨益。以下從三方面淺析中醫院國際醫療服務特點。
從患者選擇醫院的信息來源來看,患者首先通過網絡宣傳介紹了解醫院。廣安門醫院的門戶網站建設于1996年,同年即開設了英文版面的“中醫之窗”,旨在面向國際進行中醫科普宣傳,同時讓全世界了解廣安門醫院的醫療狀況。其次,患者獲得的醫院信息來自當地醫院中醫師的推薦。廣安門醫院自1981年開始對國際學員進行醫療培訓,如今國際學員已達到3000余人,遍布全世界50余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半數以上學員在當地開設中醫門診,近1/4學員多次到廣安門醫院進修學習。這些中醫師的學術體系來自廣安門醫院,他們亦為醫院輸送更多的中醫愛好者和中醫求治患者。例如一位芬蘭中醫師在廣安門醫院學習皮膚病治療后,在當地為一位患病20余年的銀屑病患者治療,8個月后皮疹基本消退,此事在當地報刊報道后,引起不小轟動。第三個信息來源是患者的口口相傳。在俄羅斯、烏克蘭、立陶宛等國家,患者往往更相信親屬的介紹。有一位立陶宛患者帶小孩來廣安門醫院國際部看病,獲得滿意的療效,半年后又帶著全家前來進行中醫調養。
從就診的病種來看,廣安門醫院的國際醫療工作具有鮮明的特色。其就診病種以各種痛證、腫瘤、內分泌及代謝類疾病、泌尿生殖及男性疾病、皮膚病為主。其中,頸椎病、腰背痛及其他風濕痹癥等痛證最多。這是由于中醫治療痛證有著較好的效果,而作為非藥物療法的針灸及推拿在緩解疼痛方面更有獨到的優勢,受到眾多外賓的青睞。針灸療法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也成為國際患者專程前來就診的原因之一[1]。同時,患者的就診意向與醫院的醫療特色密切相關。廣安門醫院腫瘤科是全國的中醫腫瘤中心,在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等方面具有肯定療效,中醫藥治療的同時還注重患者精神支持與情志調理,因此逐漸被國際患者所接受。腫瘤科長期與國外各大醫療及科研機構合作,外派醫療以及科研人員參與臨床及科研工作,亦提升了廣安門醫院腫瘤專業的國際地位。而內分泌、皮膚病等專業在全國中醫領域有著較高地位,其與國外專業團體的廣泛溝通與交流,亦使影響力不斷擴大,吸引更多國際患者前來就診。由此可見,國際醫療工作的開展與醫院的特色及優勢密不可分。此外,許多前來就診的國際患者,均是長期接受西醫治療而效果不理想,進而尋求中醫診治。面對這些疑難雜癥,面對不同人種的體質差異,從事國際醫療的中醫醫生們,必須潛心深研經典,反復歸納總結臨床經驗,靈活運用岐黃之術,才能妙手起沉疴。
從采用的治療方式來看,國際患者最傾向接受針灸及推拿療法,占總就診人數的35%。這源于針灸推拿作為中醫文化的先驅,已大規模走出國門,遍及世界各地,為國際患者所熟悉。其次為中藥湯劑、配方顆粒及中成藥。其中,配方顆粒無需煎煮,服用簡便,易于攜帶出入境,因而受到國際患者的歡迎。中國文化的背景及習慣,使中國人從小就知道樹葉、昆蟲、礦石可以入藥,也習慣于喝湯藥。而對于國際患者,尤其是初次接受中醫治療的患者,面臨著異族文化和飲食習慣的差異。許多外國患者如目睹這些草根、樹皮、昆蟲、礦石等中藥后,很難接受和咽下。煎煮中藥的過程本身亦是門學問,且煎煮過程中所散發出的藥味,也易招致家人和鄰里們的投訴[2]。因此,配方顆粒作為中藥劑型改革的良好嘗試,既是解決中藥國際化的關鍵之一,也是中醫院國際醫療工作開展的有力保障。目前國際患者選擇的中醫治療方式較為固定,一些特色治療例如氣功療法、穴位貼敷、浸浴療法等尚待推廣。
高水平的護理服務亦是國際患者選擇就診醫院的重要條件。國際醫療部門是醫院對外交流的窗口,是國際友人認識及體驗中醫藥的窗口,也是各中醫特色學科與國際溝通交流的平臺。前來就診的國際患者來自世界各地多個國家,涉及多語種,年齡跨度大,文化背景各異,因此高水平的護理服務必不可缺。
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積極的溝通十分重要。國際患者前來就診,首先接觸的就是護理人員,接待護士會詳細了解患者病情,翻譯相關醫療文件;就診過程中會向患者介紹服藥方法及注意事項;就診完成后,還會定期電話及網絡隨訪,指導后續護理工作。溝通過程中,護理人員會盡量避免使用患者聽不懂的醫學術語,以免引起患者的不安和誤解[3]。由于中醫醫院的許多名老專家英語不夠熟練,護理人員還承擔著翻譯工作。一些專業操作,例如拔罐、刮痧、放血等,以及針灸穴位、中藥名稱,護理人員都能做到翻譯準確無歧義,并能深入淺出地為國際患者講明作用機理,打消其顧慮。此外,由于患者來自不同的國家和民族,宗教信仰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形成了患者在觀念和意識上的差別,其對護理服務亦有相應要求。因此,中醫院從事國際服務的護理人員會特別尊重患者的民族及宗教習慣。例如,來自阿拉伯國家的女性患者大多數需要女性醫生為其診治,對就診的私密性要求極高,且不宜采用過重的針灸推拿手法,同時要考慮到禮拜等宗教習慣。
護理人員作為國際患者與中醫醫生之間聯系的橋梁,一方面一對一全程陪診,幫助患者解決就診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包括預約醫生,做各種輔助檢查及告知注意事項,以及協助取藥并告知煎煮方法,例如先煎、后下、包煎、沖服等。另一方面,會將醫生的所有醫囑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給患者,并且承擔著介紹中醫藥知識、傳播中醫藥文化的任務。此外,對于一些損傷性的中醫特色治療,護理人員會預先告知國際患者。例如,拔火罐后皮膚可能出現水泡或留下紫色印記,中藥丸外面的蠟丸包裝要先去除再服用等等,這些看起來無需叮囑的問題卻往往讓國際患者產生歧義。來中醫院國際部門就診的外賓,往往是反復經西醫診斷治療,仍不能達到滿意效果,才不遠跋涉,到中國求助傳統醫療的患者。其疾病常常隱匿復雜,或者涉及到多個專業領域。因此,需要護理人員掌握綜合和全面的護理知識,才能針對具體的情況,根據病情準確分診。同時需要有豐富的護理經驗,敏銳的觀察能力,以及熟練的臨床急救技能,才能夠保證患者的安全。
目前,傳統的醫院管理模式受到了挑戰,國際醫療服務市場要滿足各國患者的不同需求,就必須拓寬服務領域,創新服務理念,實施全程人性化護理,這就需要建立一個同心同德、具有戰斗力的護理團隊,。從患者來中國之前的醫療咨詢、網絡溝通、醫療文件傳輸、向相關專家匯報病情到患者來診接待、院內外會診交流、診后服務等一系列的工作,均需要護理人員相互協作且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國際醫療護理工作不僅要解決患者的疾病問題,還要考慮到語言、生活習慣、陌生感等,甚至要考慮到家屬的服務,全方位的護理無法單獨完成,而相互之間的協作顯得尤為重要[4]。
國際醫療部門就診的患者來自世界各地,護理人員在熱情周到服務的同時,會時刻警惕患者可能攜帶各種傳染病,嚴格執行傳染病篩查。對于國際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熱、嘔吐、腹瀉、皮膚斑疹,絕不掉以輕心。護理人員會引領此類患者前往醫院發熱門診、腸道門診等傳染病專業接收門診就診,并耐心細致地向患者解釋原因,解除患者顧慮。在傳染病防治上,護理人員必須做到早發現、早匯報、早隔離。這是保障外賓生命安全以及在醫院就診的其他患者安危的重要環節。
中醫藥是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服務項目,發展中醫院國際醫療服務,不僅有利于中醫藥文化的傳播,而且可以調整并優化中醫藥產業的結構,提升中醫藥國際地位。這既是國家政策管理部門思考的關鍵問題,也是每一個中醫工作者的份內之舉。而優質的護理服務在中醫院國際醫療工作中亦不可或缺,護理人員只有具備一定的醫學英語基礎,良好的護患溝通技巧,團結協作的工作態度,以及嚴謹專業的醫學精神,才能為患者提供多方面、多層次、全方位、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1]周一辰,徐世芬,Lixing Lao,等.針灸和中醫藥在美國的發展現況[J].環球中醫藥,2011,4(1):58-61.
[2]吳濱江.本世紀中醫國際化發展的趨勢及思考[J].環球中醫藥,2011,4(5):377-380.
[3]張麗紅.醫患溝通在國際醫療服務中的實踐[J].首都醫藥,2009,(4):31.
[4]卞伶玲,霍小鵬.團隊合作精神在國際醫療部護理工作中的作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1,10(2):52-53,47.
(本文編輯:秦楠)
R197.1
A
10.3969/j.issn.1674-1749.2012.05.027
北京市中醫藥科技項目(JJ2010-27)
100053北京,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國際部
王振萍(1964-),女,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中醫藥國際化護理研究。E-mail:WZP1117@sina.com
宋坪(1971-),女,博士,主任醫師。研究方向:中醫藥國際化,中醫皮膚科。E-mail:songping@medmail.com.cn
2012-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