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劉 冰
電力調度中心,是整個電網的神經中樞。鄭州供電公司為進一步提高度夏時期負荷預測準確率而成立的“電網度夏監控及分析小組”就設立在這里。
走進他們的辦公室,三臺電腦、一塊黑板、四名成員、一場正在進行的“頭腦風暴”:
“月季變2號主變負載率從昨日的79%上升到97%,變化率達18%,建議重點關注;”
“根據天氣預報,明日氣溫還會走高,照這種趨勢,出現過載的概率會很大;”
“通知運行人員加強主變通風措施并監控上層油溫和溫升,讓配調耿琦做好負荷外倒準備;”
…… ……
電網度夏開始后,調度員武彬、冷冰、王彬楠和左航就多了個新身份——電網度夏監控員。由他們下發的“日元件負荷分析表”,就是鄭州供電公司今年迎峰度夏的新手段。
每日10時和18時,這份包含當日負荷分析、次日負荷及重載設備預測、同期對比曲線和主網、配網對過載設備線路的原因及建議執行措施分析表都會準時下發到當值調度員與公司有關部門,方便他們第一時間了解下一階段電網的負荷情況和可能重過負荷的設備。
“以前的負荷預測,對象是電網整體,眉毛胡子一把抓,比較宏觀也較為粗放;今年,我們將分析的重點放在了設備和具體電網異常及對重過負荷設備采取措施上,即微觀預測執行,方便技術人員針對重過負荷的薄弱環節提前入手,主動應對。”工作間隙,監控小組組長武斌介紹道。
這樣的轉變,是在理性分析形勢后作出的著力之舉。
今年1至6月,鄭州地區居民生活用電同比增長21.82%。同期工業用電(去除電解鋁電量)增幅回落15.6個百分點。一面是空調負荷猛增,一面是第二產業尤其是工業用電增速下滑。這一升一落之間,鄭州電網在今年度夏期間配網將面臨系統缺電和局部地區過負荷的雙重考驗。
據預測,度夏期間,鄭州電網將會有42臺110千伏主變過載,涉及30座變電站;197條10千伏配網線路出現重載或過載,占目前運行線路的17%。加之可調控加工、制造業等高耗能企業外遷,市區三環以內錯峰限電的空間嚴重壓縮,采取錯峰限電方式效果下降。于是,挖潛增效,就成為了鄭州電網迎峰度夏的主題。
針對這一現狀,鄭州公司在度夏前編制的《2012年迎峰度夏綜合分析報告》中所列出的重過載設備與線路,是監控小組成員每天需要高密度掃描預測的對象。“在發現重過載設備及電網異常后,我們會對重過載設備的負荷性質及負荷曲線進行分析,調查重過負荷發生的原因并有針對性地制定解決方案。”武斌指著調度數據采集和監控系統中的負荷曲線介紹道。
學23板姚橋四配線就是最早一批進入監控小組“預警名單”的線路,因為夏季氣壓較低,黃河漁場大量開啟增氧泵進行作業,導致線路負載陡增。“從6月18日開始,這條線路就成為了我們重點關照的對象。”小組中負責配網線路負荷統計與分析的王彬楠說。預警發出后,鄭州公司各部門聯動機制隨即啟動:配電服務中心人員對此條線路進行了重點測溫與巡視;客服人員也積極與客戶溝通,引導有序用電。7月16日,在監控小組的協調下,該公司變電檢修部為線路更換了600/5的大容量電流互感器,過負荷現象得到了解決。
在監控小組“統計—分析—協調”的閉環工作機制的帶動下,鄭州公司應對設備重過負荷的工作流程由被動處理變為了主動出擊。“有了扎實的數據支撐,工作能夠由面到點、主次分明,對各種隱患也可以早預防,電網度夏又多了道‘保險’。”武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