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張 靜
近日讀報,某企業董事長率領4名高管,在公司門口向前來上班的員工鞠躬90度問候早上好。一個月后,原本窘迫的員工適應了這種“禮尚往來”,公司上下級之間的關系進一步融洽。該公司還專門印制2000冊《弟子規》,從高層到普通員工,人手一本,仔細研讀。
企業文化中,以文化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構建企業文化最終目的是實現員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而員工自我管理的實質就是“心”的管理。管理人就是要安心,當今社會人心浮躁、信仰缺失,社會道德體系沒有形成合力,所以管理住員工的心非常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古圣先賢留給我們的傳統文化精髓是一劑安心良藥,而共360句、1080個字的《弟子規》是其中出色的企業文化管理寶典。用《弟子規》的精神建立企業文化,是企業從人的心性本質出發建立的道德行為約束體系,是優秀傳統文化根植在企業文化中的成功實踐。
近年來,不少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栽了跟頭”。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可靠的“抓手”。中國傳統文化所推崇的仁、義、禮、智、信以及孝、悌等價值理念,有益于社會和諧,但過于虛幻,難以操作。《弟子規》細致入微地告訴人們為人處世之道,盡管其中一些內容已經過時,但總體思想依然對當今社會,特別是對企業文化建設不無裨益。
筆者以為,如果能把中國傳統文化精華注入企業文化,賦予企業精神厚重的人文基礎,以此來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充分調動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全力發揮員工的聰明才智,實現同頻共振,將會為企業發展帶來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