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立珍
(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北京100081)
文化生態視野下的赫哲族伊瑪堪的傳承與價值
汪立珍
(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北京100081)
伊瑪堪是中國赫哲族獨有的口頭傳統文化代表性杰作。“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獨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身份標識”。蘊含赫哲族精神文化底蘊的伊瑪堪是赫哲族傳統文化的標志,也是赫哲族屹立于世界的身份標識。然而,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赫哲族的生產生活方式以及生態環境發生變遷,作為赫哲族傳統精神生活的主要方式“伊瑪堪”卻成為“世界級瀕危文化遺產之一”。在這種情況下,除了從世界與國家的層面展開伊瑪堪的保護和研究之外,從地域生態學視角提出問題進行回應,是伊瑪堪傳承與保護研究的必要措施。本論文主要論述伊瑪堪面臨的生態困境、當下伊瑪堪傳承的有效途徑和伊瑪堪的傳承價值。
2010年7月,我帶我的學生到黑龍江省同江縣街津口赫哲族鄉對史詩《伊瑪堪》傳承現狀進行深度調查。通過調查發現,當地能夠用赫哲族語言流利地講唱伊瑪堪的歌手幾乎沒有。根據訪談得知,20世紀80年代,當地還有赫哲族老人能夠用流利的赫哲語說唱長篇赫哲族史詩《伊瑪堪》。時隔30年發生的這種傳承人斷層現象讓我們深感震驚!
面對這種現實,伊瑪堪文化持有者、傳承歌手、研究者以及各級政府應該聯合起來,從文學、民族學、語言學、音樂學等多學科角度,深入赫哲族居住區域進行系統而有效的搶救、挖掘、整理研究,從而真正為保護與傳承赫哲族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伊瑪堪做出科學有效的工作。
2012-06-15
汪立珍(1965-),女,哈爾濱人,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滿—通古斯民族歷史、語言與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