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冬云
(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圖書館,哈爾濱150080)
基于政府主導的低碳信息資源管理對策
姜冬云
(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圖書館,哈爾濱150080)
近年來,世界氣候變化的壓力越來越引起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關注,低碳對人類的生存方式和生產方式的沖擊也越來越大。在沖擊中,中國經濟發展不僅面臨著環境安全、能源安全、鎖定效應等方面的嚴重威脅,也面臨著能源利用率較低、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等問題。面對“碳關稅”的考驗,專家學者也對中國未來的發展進行了相關研究,但對低碳信息資源管理開展專門研究的尚不多。為此,建立一個以政府宏觀規劃為指導,政府以及社會各類企業、組織和機構多主體參與的多元化信息資源管理模式非常必要。
低碳;信息資源管理;政府主導
近年來,世界氣候變化的壓力越來越引起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關注,低碳對人類的生存方式和生產方式的沖擊也越來越大。在沖擊中,每個國家都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每個行業都將面臨發展方向的調整,每個企業都需要在全新的經濟模態中重新定位。中國作為以第一、二產業為主的發展中國家,低碳轉變成本更高。面對“碳關稅”的考驗,一個新的命題由此提出:低碳時代,中國經濟落棋何處?為此,一些專家學者也對中國未來的發展進行了相關研究,但研究大多集中在低碳技術、低碳經濟、低碳城市等方面,而對低碳信息資源管理開展專門研究的尚不多。基于此,本文擬對低碳信息資源管理進行相關分析,希望對低碳發展尤其是低碳研究有所啟示。
“低碳信息資源”是指經過加工整理的有使用價值或者潛在使用價值的有關“低碳”方面信息及信息集合的總稱,低碳信息資源不僅具有一般信息資源的海量性、復雜性、不穩定性,還具有專業性強、涉及面廣等特性。目前,低碳信息資源管理的必要性日益凸顯。
1.促進中國低碳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目前,中國經濟發展不僅面臨著環境安全、能源安全、鎖定效應等方面的嚴重威脅,也面臨著能源利用率較低、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等問題。2007年9月,胡錦濤總書記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短短的一篇講話中有四句話提到了“碳”,表明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理念和決心。“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深入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節約能源,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發展循環經濟,推廣低碳技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在政府的經濟激勵計劃中,也把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開發和能效提高作為重點投資領域。
2.實現信息資源管理發展的需要。當今世界正進入信息時代,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水平已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各國政府也紛紛加強對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但中國的信息共享程度還很低,深度開發與利用也不足,過去集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和社會信息資源管理等功能于一體的政府行政結構正在分化成多樣化的信息資源管理渠道。與此同時,現代社會人們對信息的需求則涉及社會的各個方面,并呈現明顯的多層次化、個性化等特征,從信息資源自身、信息資源管理的服務目標上看,信息資源管理的復雜性也越來越凸顯。
中國《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指出:“信息資源日益成為重要生產要素、無形資產和社會財富”。只有將信息資源進行現代化的管理、整合、利用,才能有效地發揮其作用。所以,建立一個以政府宏觀規劃為指導,政府以及社會各類企業、組織和機構多主體參與的多元化信息資源管理模式已迫在眉睫。為此,相應機構既要保持學科特色和信息載體特色,也要保證信息資源建設的針對性和及時性,并在此基礎上開展專業化和特色化服務。這對于提高中國信息資源的管理與利用水平,以及滿足低碳發展的多種需求十分有益。
3.低碳信息資源管理的自身需要。“十二五”規劃指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加快低碳技術研發和應用。”2008年全球性保護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啟動“中國低碳城市發展項目”,上海市和河北保定市入選首批試點城市。《中國碳平衡交易框架研究》(2008年)報告首次提出以“碳”這一可定量分析要素作為硬性指標,對經濟活動加以監測、識別和調控。2009年英國碳信托有限公司與中國節能投資公司成立合資企業,將成為國際間合作加速低碳創新和技術轉讓的成功典范,并成為未來國際合作協議的模式。2010年2月份,隨著首批交易合同的簽約,天津能效市場啟動,國內首部關于碳交易具有可操作性的規范性文件《天津市民用建筑能效交易實施方案》正式頒布。上述低碳信息昭示我們:低碳信息的發展是瞬息萬變的,為了更快地捕捉到有關低碳信息,既需要我們及時了解和掌握國內外的相關低碳技術發展的最新動態、理論和方法,也需要管理、整合、利用國內外低碳信息資源,并通過對不同層次、性質、種類的低碳信息資源的分類管理,以此解決低碳信息分布的分散性和無序性問題、信息過載和信息資源不足的矛盾等,并由此滿足各類群體個性化與層次化的需求。
近幾年,西方發達國家在低碳經濟發展的戰略規劃中和政策措施上,政府發揮的主導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中國政府也應在低碳信息資源管理方面發揮主導作用。
1.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政府是信息資源的最大擁有者、生產者、使用者、發布者和決策者,要按照“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在以下幾方面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1)政府要充分發揮宏觀調控功能,將低碳發展納入國家戰略,制定國家戰略層面的低碳發展體系和中長期發展規劃,正確引導社會、企業、市場向低碳轉化;(2)抓緊制定有利于低碳發展的法律法規和《信息資源法》,逐步完善相關法律體系,尤其要建立中國碳基金制度和中國生態補償金制度,并積極推行“碳源—碳匯”交易制度;(3)加強信息資源管理的組織建設,強化在國家層面上的宣傳和教育,引導全社會和公眾提高保護生態環境和低碳的意識;(4)加快培育和建立省級統一、規范、有序的低碳信息市場和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庫,實施碳信息披露制度,以為企業提供完整的信息和穩定的減排環境;(5)加大技術研發的投入,尤其要發揮政府和企業、基礎研究與產業發展之間的紐帶作用,促進發達國家對中國的技術轉讓,增強低碳技術的國際引進、消化和二次創新。
2.發揮教育部門的功能。(1)高校教師應帶頭宣傳低碳觀念,并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做到低碳消費、低碳工作和低碳生活,以實際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2)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主體,可以舉辦相關講座或圖片展覽等手段,積極培養大學生的低碳生活、意識、觀念和思維方式,使高校成為培養大學生低碳的主課堂;(3)將低碳理念、低碳消費等內容納入普通高等學校各專業學生的公共基礎課之一,并逐步在中小學普及計算機、網絡、信息、低碳等教育;(4)加強與產業界和信息界的交流,舉辦各種講座和培訓班,采用多種方式培育培養擁有專門技術、創新能力強、能適應市場變化的復合型人才。
3.發揮信息機構的專業管理優勢。(1)建立對海量、異構信息的采集、組織、整合以及提供個性化服務的低碳信息資源管理平臺,廣泛收集、開發、整理和利用國內外低碳信息資源;(2)建立不同領域和多層次的低碳信息共享服務網絡,整合資源、降低成本、有機協同,實現不同層次低碳信息資源的無縫管理和綜合利用;(3)發揮整序信息、開發資源、分流管理、促進選擇、保證利用的組織職能,促進低碳信息資源管理的“低碳”化;(4)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內外合作、聯合經營”等多種發展模式,鼓勵支持各方力量以各種形式參與低碳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
4.發揮企業主體作用。(1)企業應在了解和掌握低碳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低碳經濟貿易的國際規則的基礎上,積極開展低碳技術開發及成果轉化,并大力推廣和應用低碳技術;(2)企業應及時了解市場需求信息,并根據消費者的需求,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研發生產低碳產品;(3)配合國家輿論宣傳,建立企業低碳文化和引導職工低碳工作、生活。
Z8
A
1007-4937(2012)04-0157-02
2012-06-06
姜冬云(1964-),女,黑龍江哈爾濱人,研究館員,從事圖書館學研究。
〔責任編輯:陳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