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甲 □韓品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管理局河南直管項目建設管理局)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包含很多渠道工程,所有渠道過水斷面均為梯形斷面,很多設計單元內的全渠段采用混凝土襯砌,襯砌混凝土屬于薄壁結構,本地區屬于溫博段,地處中原地區,白晝氣溫溫差大,多風,失水很快,容易產生裂縫。其裂縫的判別標準主要有以下兩種:Ⅰ類裂縫(縫寬<0.2 m,縫深較淺,呈細微不規則狀或為龜裂);ⅠⅠ類裂縫(縫長>200 cm,縫寬>0.2 mm,縫深基本達到結構厚度)。針對這些裂縫的處理,必須遵照相關規范、規程和業主,監理批令等。處理裂縫時應考慮材料的不同特性,裂縫的寬度和分布數量,且堅持不能改變結構原有的防水防滲漏的要求以及整體性的原則。本工程采取的方案是表面涂刷及縫口鑿槽嵌。
2.1.1 Ⅰ類質量缺陷:施工單位應將檢查結果及處理方案,報送監理批準后,進行處理。
2.1.2 ⅠⅠ類質量缺陷:施工單位應按本規定檢查(測)、分析、判斷并提出處理方案,報送監理等單位。修補前需經建設、監理、設計、施工四方聯合檢查驗收,處理修補方案需經監理批準后實施修補。
2.2.1 檢測項目為裂縫寬度、裂縫深度、裂縫長度。
2.2.2 檢測儀器為裂縫觀測儀、放大鏡、鋼卷尺。
2.2.3 檢測依據為:《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主要技術標準匯編》、渠道襯砌施工圖。
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水泥基柔性防水材料、聚密封膠。電動機具:電動攪拌器、打磨機、空壓機。手用工具:鋼絲刷、攪拌桶、小鐵桶弋噴槍、刮刀、毛刷、消防器材等。
處理縫寬δ<0.2 mm的裂縫,可以表面涂抹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不僅可以保證原混凝土的整體性,又可利用防水材料的滲透作用,填塞縫隙,起到防水的目的。對于縫寬為0.2~0.4 mm的裂縫,表面處理時可以采用抹水泥基柔性防水材料,可以防止裂縫的變化造成處理失效。
3.2.1 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
3.2.1.1 處理防水基面:處理防水基面是應將油污、浮灰、浮漿等物清除,祛除疙瘩、空鼓以及起皮等疏松部位;用水清洗干凈;同時將表面打磨粗糙,然后用水浸透防水基層。
3.2.1.2 制備料漿: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和水均勻混合進行配置,按體積比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水=5:2,且應在25 min內拌料成功后用完,在使用過程中不得再次加水,料漿用量以干粉計約1 kg/m2。
3.2.1.3 直接涂在縫寬δ<0.2 mm的裂縫混凝土表面,涂刷1遍,涂刷厚度約1 mm,范圍為裂縫兩側各10 mm。
3.2.1.4 養護:當涂層固化到不會被灑水損壞時開始養護,保持涂層濕潤,以噴灑水霧為主,養護3 d以上。以盡早體現防水涂層的強度、防止開裂、促進更好的滲透。
3.2.1.5 施工溫度:施工環境溫度保持在5℃~40℃。
3.2.2 水泥基柔性防水材料
3.2.2.1 基層混凝土強度至少達到設計值的80%時涂抹水泥基柔性防水材料。
3.2.2.2 如果有孔洞、油污等要進行修補、清洗處理,保證基層潔凈、堅固、平整。
3.2.2.3 保證施工在基層面干燥的情況下進行。
3.2.2.4 按重量比1:1的配比混合水泥基柔性防水材料中的A與B組分,攪拌均勻。攪拌時間比普通砂漿要延長2~3 min,攪拌時用手提電鉆或砂漿攪拌機配以攪拌齒進行現場攪拌。
3.2.2.5 在裂縫兩側涂刷,表面應抹、壓實,兩側各10 mm范圍內涂刷1遍,厚度2 mm。
3.2.2.6 進行自然養護前,水泥基柔性防水材料要凝結,且養護溫度不低于5℃。未達到硬化狀態時,不得直接受雨水沖刷或澆水養護。
縫寬δ>0.4 mm的裂縫,因為裂縫較寬,故使用鑿槽嵌縫處理的方法,環氧砂漿作為嵌縫材料。
環氧砂漿具有優異的抗凍、抗滲、耐堿、耐鹽、耐弱酸防腐蝕性能及修補加固性能,是以環氧樹脂主劑,以促進劑等一系列為助劑,經混合固化后形成一種高粘結力、高強度的固結體。
沿裂縫方向鑿成一個“U”型槽溝寬25 mm、深38 mm,槽深為槽寬的1.5倍。保持縫內干燥同時清除縫內的雜質及污物。為增加老混凝土與環氧砂漿的粘接力,先在槽內涂刷1層環氧基液,其配方為(重量比)環氧樹脂100,二丁酯18,乙二胺8~10,并熟化2O~30 min然后抹填環氧砂漿,壓實壓平壓光。
裂縫的出現具有隨機性,如澆筑時過大的風速、偶爾過大的晝夜溫差、拆模時氣溫過低則均有可能產生表面裂縫,突然的寒潮襲擊就可能引起不利的結構性裂縫,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的疏忽(如振搗不實)導致的混凝土質量缺陷也易導致裂縫發生等等,因而裂縫的修復是十分常見和必要的。根據《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混凝土質量缺陷及裂縫處理技術規定(試行)》,ⅠⅠ類質量缺陷,由監理組織建設、設計、施工單位,在檢查滿足有關規范要求后,對處理結果進行驗收,并將處理及驗收結果報建設單位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