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豪,戴慶敏
(浙江省麗水學院生態學院園林園藝研究所,浙江 麗水 323000)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工作分工日益細化,工作環境、休息空間也日益豐富,公共設施也隨之完善發展起來。為滿足城市居民的日常休憩活動,在城市空間環境中的廣場、街道、公園等場所,常設置座椅,以供人們休息、讀書、交流。座椅相對整個園林設計來說,只能算是個小配景,但它同時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構成元素,是與游人直接溝通、接觸交流的重要途徑,是人的交往空間的主要設施,也是體現整體園林設計思想的關鍵性細節。座椅是城市環境中應用率最高的休息設施,在優秀的園林設計中,休閑座椅的精心設計是不可或缺的,好的休閑座椅設計不僅讓游客得到舒適的休息,而且也是一種美的體驗與享受,它既具有很好的使用功能,也能體現設計者的審美意識,使整體園林的設計思想更具體,美感情趣更深刻。
座椅的種類很多,有單人的、雙人的、帶靠背的、不帶靠背的等。從外形上看,座椅有規則型、不規則型;從設置上看,除普通平置式、嵌砌式外,還有設置在樹木周圍兼作保護設施的圈樹式等。經過對麗水市公共空間座椅的調查,現以麗水市處州公園為例專門介紹幾種常見的座椅形式:①欄桿式的座椅通常為長條形,其中也包括單個靠背椅組合成連續的座椅,它們常可供多人使用,常見于建筑長廊中或中國傳統的廳、廊建筑的柱間。②靠背椅是常見于公共開放空間的設置形式,它的適應性較強,無論是路邊、公園或廣場都可采用。③圍樹椅常設于一些硬質地面廣場的邊緣空間,營造出一種良好的休閑環境空間。④廣場邊上的金屬欄桿、花壇邊的矮墻、臺階,或傳統園林人工湖邊的假山、怪石都可用來做輔助座位。
為了服務于多種使用者,每一空間應提供多種尺度的座位。在處州公園內,我們常可以看到0.9 m×1.8 m寬的無靠背長椅,以滿足不同人群和視線要求。若是3~4個人使用,也不會侵犯太多別人的私密性。除此之外0.9 m×0.9 m的無靠背長椅則受到單獨游覽的游客所喜愛。在公園內座位的布置有線式、平行、垂直、U形、環繞、散落、三三兩兩、規則矩陣式的等等。恰當選擇座位的布置方式能滿足人們對私密性和社會交往的需要,座椅擺放的位置和關系既可以促進也可以阻礙社會交往。
從處州公園的園林座椅設計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園林設計中首先休閑座椅要與園林整體設計風格相統一。在此基礎上還要保持與周圍環境相協調,注重人的心理感受,使座椅在環境中產生的獨特的情趣。設置休閑座椅的根本目的是服務于游人,使得功能與形式相統一,達到與環境融合,對環境起到美化和點綴的作用。
麗水市經過撤地設市十年來的奮斗實踐,正逐步走出了一條生態文明發展之路。面臨著發展基礎日益夯實、發展條件不斷優化、發展方式逐步成型、生態優勢進一步顯現以及浙江省里對欠發達地區幫扶力度持續加大等諸多機遇。在這樣一個新興的旅游、生態型城市,麗水的公共設施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城市座椅就是其中之一。麗水市設在公交站、公園、街頭綠地等地方的的城市座椅建設較之其他發達城市而言還處于落后的狀態,它的作用往往被人們所忽視。這種狀況在國內諸多城市中也較為普遍地存在著。
以麗水市座椅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數量有限。麗水市區的街道兩側,座椅都是從屬于公交站的,只有一些人流較多的區域附近有獨立于公交站的座椅,而且一些小的公交站也沒有設置座椅。而在一些干道的街角花園中,雖然綠化良好,卻很少設置座椅。目前城市老齡人口的增加也迫切需要為老年人休閑購物提供休息的場所,解決座椅問題刻不容緩。
(2)舒適性欠佳。在對公交站點、公園廣場等場所的座椅的調查中發現,很多座椅的舒適性都有待提高。座椅幾何參數設置不合理:座面座深要么太大,入座者正常就座,后背靠不到靠背;要么座面座深很小,使用者只能勉強就座。或者靠背的大小、曲線不合理,使用者靠在上面很不舒服;部分座椅的座面曲線形狀不合理,更是對人的小腿、膝關節后部造成壓迫。
(3)材料缺乏地域特色和時代特色。麗水市園林設計中的座椅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木材、石材和金屬,這些材料的地域色彩不濃。而一些新型、環保節能材料沒有被應用,體現不出麗水市作為新興的旅游、生態型城市的精神面貌。
(4)與環境不相融合。在一些公共場所,城市座椅的設置僅作為個體來對待,沒有考慮座椅的造型、選用的材料等方面是否與周圍的環境相協調。座椅的造型粗陋,不能給人以美的視覺感受,甚至對整體環境造成負面的影響。
(1)提高座椅的舒適性、安全性。“坐”是座椅的最主要的功能。所以座面寬度、深度、高度、座面傾角、靠背高度、靠背傾角、座面和靠背的曲線等都應滿足人體工程學的尺度要求,以便使座椅使用起來更舒適,能適合大多數人使用。座椅整體結構要穩固,座椅的零部件盡可能標準化,結構合理,便于拆裝,零部件容易更換。座椅的位置朝向還要結合當地的氣候,并且要考慮與喬灌木的結合,
(2)提升審美功能。座椅本身既是一種工業產品,也是一件景觀小品。座椅應該具有優美的造型,線條流暢,色彩搭配合理,比例得當。在園林設計中座椅的設計要靈活運用形式美法則,如模擬、仿生等設計手法的應用會有助于提高座椅外觀的親和力,而視錯覺、透視原理等手法的合理運用則可引發人們探究的欲望。在整體大環境中,座椅的造型、所采用的文化元素還要與環境所要體現的文化氛圍相適應。座椅造型恰當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尤其是位于城市街道兩側、堤岸和文化旅游景點周邊等場所的座椅,其上所蘊含的地域文化元素可以不斷地得到再現,強化了觀者的記憶,能夠加深觀者對城市地域特色的認識,進而對城市留下深刻印象。
(3)材料選擇科學合理。在園林設計中,座椅的材料要根據座椅所處的場所,所要反映的文化特色,結合座椅構造特點,靈活運用各種材料。盡量突出材料自身的材質美,反映出材料的時代文化特色。材料的選用應就地取材,有利于節約生產、運輸成本,材料破損后也便于更換。應用當地的鄉土材料也是體現地域特色的一種途徑。除此之外還要考慮材料的耐久性,因為這同時也影響維護的成本。最后考慮使用者的觸覺感受。根據座椅的不同部位,合理選用材料,盡量提高使用的舒適性
現如今,各大城市都在樹立城市形象,以提高城市的競爭力。座位作為提供給人們坐的地方,與人的心理、活動、周邊環境以及微氣候等因素密切相關,良好的座位布置和設計是公共空間中富有吸引力的前提,對完善整個空間景觀具有重要意義。座椅在塑造城市形象方面的作用是值得深入挖掘的。城市座椅對提高城市的宜居水平,改善人際關系淡漠、人與自然關系的疏遠大有裨益。實現座椅的人性化設計可以使座椅的功能得到充分地發揮,讓身處城市中的人深刻地感受到城市的人文關懷,生發出對城市的無限熱愛。
[1]譚巍.公共設施設計[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
[2]楊再輝.開放空間作為考察[J].有色冶金設計與研究,2004,25(3):47-49.
[3]ARCHIWORLD公司.國外最新公共空間景觀設計[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
[4]景峰.戶外公共空間中坐與座位探討[J].藝術與設計,2011,(3):102-104.
[5]閔麗紅.城市座椅人性化設計[J].藝術與設計,2010,(11):241-243.
[5]克萊爾.庫博.馬庫斯.人性場所[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