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放平
(廣東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800)
小型多缸柴油機多采用組合式噴油泵作為油泵,噴油泵可稱作是柴油機的“心臟”,其性能狀態(tài)如何,將直接影響到柴油機的性能。由于其結構比較精密,調試要求較高,一般都由有經驗的師傅來完成。噴油泵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其性能下降造成的柴油機故障現象主要有:柴油機爆炸壓力偏高或偏底;各缸負荷不平衡、排氣溫度升高;轉速不穩(wěn)定;起動困難;發(fā)不出額定功率等等。如果出現上述現象,那表明噴油泵可能出現問題了,必須對其進行檢修和調試。
在檢修之前須對其進行解體,解體過程要小心謹慎,保管好零部件,防止兩對精密偶件損傷。具體拆卸過程不詳細敘述,下面就其檢修過程進行分析。
(1)噴油泵的檢查。檢查泵體有無裂紋,彈簧有無裂紋或折斷,齒桿與扇形齒輪的配合有無阻滯現象、兩者嚙合間隙是否合適,柱塞撥叉與油量控制套筒直槽之間間隙是否得當,彈簧下座與柱塞下端凸肩的接觸面是否平順光滑。檢查兩精密偶件是否有穴蝕、磨損等等。還應對兩精密偶件進行滑動性能配合檢驗和密封性能檢驗。
(2)精密偶件的修理。兩偶件若不能達到滑動性能和密封性能的要求便應換新。但對有阻滯現象仍可使用的柱塞偶件可用拋光粉進行互研,但要注意使兩者成螺旋運動。對于輕度磨損的排油閥偶件,可在閥面上敷以研磨劑與座面互研。排油閥座與套筒接觸面若有輕微缺陷而不能緊密接觸時,可通過研磨予以修復。
(3)其它零部件的修理。若彈簧有裂紋或折斷應換新。泵體裂紋若細小可進行焊補修復。齒桿拉動有阻滯時,若阻滯大的應換新,小的可把齒桿插入泵體孔中加入研磨劑拉動至平滑為止。齒桿與扇形齒輪嚙合間隙不合要求時應換新。柱塞撥叉與油量控制套筒直槽之間間隙不當時應予調整。彈簧下座與柱塞下端凸肩接觸不平順光滑時可用油石修磨以消除缺陷。
檢修工作完成后,把解體后的噴油泵裝復。在安裝到柴油機上之前,必須對其進行試驗和調整,這項工作是非常關健的一環(huán),如若做得不好柴油機的性能將受到影響。組合式噴油泵的調試有兩種途徑,一種是通過燃油泵試驗臺進行調試,另一種是在沒有燃油泵試驗臺的情況下進行機旁調試。
(1)噴油泵供油時刻的調整。將噴油泵裝到燃油泵試驗臺上,啟動輸油泵進行排除噴油泵內的空氣。排除后停止輸油泵,這時進行下列試驗。①調速手柄拉到中間位置固定,拆去出油管接頭,順油泵工作轉向慢慢盤動凸輪軸,觀察第一缸出油面。當發(fā)現油面剛發(fā)生波動時即停止轉動,記下試驗臺刻度盤讀數。②以第一缸供油時刻為基準,用同樣方法測定其它缸的供油時刻。計算各缸供油間隔角度,6135柴油機B型泵各缸間隔角度應符合表1數據。

表16135柴油機B型泵角度數據表
間隔角度偏差過大或過小時,可調整滾輪體的高度來校正。
(2)噴油泵供油量的調整。首先應對油泵進行“零油位”的檢驗。將調速手柄置于停車位置,開動試驗臺主機,檢查各缸出油管有無噴油,若有則應進行調整。調整方法是松開齒圈向減油方向撥動油量控制套筒,調節(jié)后再開動試驗臺試驗直至不再噴油為調整完成。然后再進行下列其它調整。
(3)額定轉速時各缸噴油量的調節(jié):①調節(jié)試驗臺的無級變速機構,讓油泵凸輪軸以750 r/min穩(wěn)定運行。②撥動旋扭使計數器在200(次)處,提起調速手柄到高轉速位置,撳下自動計數按扭,到200次后量杯脫離噴油器。③觀察各缸量杯積油量。若多于或少于25 m l則應進行調整。調整方法是松開齒圈撥動油量控制套筒進行調整。
(4)怠速供油量調節(jié):①調整試驗臺轉速讓油泵在怠速運轉(250r/min);②全部退出低速限制螺釘,讓調速手柄從低速向高速位置移動,當發(fā)現各噴油器剛開始噴油時立刻度固定手柄。③檢查200次噴油量杯積油不均勻度。6135機B型泵在250 r/min時供油量為6~8 m l/200次,若達不到要求,則應調整低速穩(wěn)定器達到規(guī)定要求為止。
(5)調速器停止供油轉速的調整:①將調速手柄固定在標定轉速位置,使高速限制螺釘與手柄接觸。②慢慢提高噴油泵凸輪軸轉速。仔細觀察齒桿或齒圈剛剛出現動作時的轉速即為供油量開始減少的轉速。6135 B型泵調速器作用轉速高于760 r/min。③繼續(xù)提高轉速觀察出油口停止供油的轉速即為停止供油轉速。6135 B型泵應低于800 r/min。④如若停油轉速不符合上述規(guī)定,則應調整高速限制螺釘的位置。
(6)調速器轉速穩(wěn)定性的檢查和調整:①標定轉速穩(wěn)定性檢查。將調速手柄固定于額定轉速位置,慢慢提高凸輪軸轉速,當發(fā)現油泵開始減油的瞬間立即保持轉速不變,然后仔細觀察齒圈和齒桿是否有游動現象。②中速穩(wěn)定性檢查。在怠速到標定轉速之間任意若干轉速,檢查各齒圈與齒桿是否有游動現象。③怠速穩(wěn)定性檢查。將凸輪軸轉速調定在怠速狀態(tài),檢查齒圈與齒桿是否有游動現象。④若標定轉速發(fā)生游動現象,主要是各機構磨損過度或裝配間隙不恰當、調速彈簧剛度減弱等原因造成。若中速發(fā)生游動現象,主要是齒桿齒圈嚙合間隙過大、齒桿與調速杠桿連接銷孔松曠、轉速感應機構磨損過度等原因造成。若怠速發(fā)生游動現象,主要是機構松曠或磨損阻力過大、怠速位置的供油量過大等原因造成。
噴油泵安裝到柴油機上去以后,油泵的狀態(tài)一般很難一次就可配合良好,因此油泵還須進行機旁調試。由于機旁調試是油泵工作前的最終調試,因此此項工作更應結合柴油機的實際情況進行認真細致的調整。它的調整和試驗全憑人的經驗來進行。
(1)供油提前角的檢查和調整:①用手泵動輸油泵排除燃油系統(tǒng)內的空氣,拉動調速手柄到中間油量位置。②拆去第一缸出油管接頭,用起子或其它工具撬動油泵柱塞泵油,讓燃油充滿出油口的錐形容積。用嘴吹去其內的部分燃油,讓油面處于錐形底部口徑最小的地方。③順時針盤飛輪,眼睛盯住油面光斑。一旦發(fā)現光斑閃動(十分細微的小波動)即停止盤飛輪。讀出飛輪刻度值,即為第一缸的供油提前角。④與說明書上規(guī)定的供油提前角相比,如有偏差則需進行調整。調整方法是先松開聯軸器上兩只緊固螺栓。主動半聯軸節(jié)保持不動,順凸輪軸工作方向撥動被動半聯軸節(jié)可提前,反之則推遲。聯軸節(jié)上撥動一格相當于曲軸轉角5°。調整后上緊緊固螺栓,再重復檢查,直到符合規(guī)定為止。⑤若在燃油泵試驗臺調試過的噴油泵,只須校正第一缸或第六缸的供油提前角即可。
(2)“零油位”的檢查和調整。將調速手柄置于停車位置,用起子泵動各柱塞,出油管口上無油排出方為正確。如有少數泵仍有油排出,應松開齒圈向減油方向撥動油量控制套筒進行調整。
(3)各缸供油量均勻性檢查和調整。柴油機機旁檢查和調試供油量不用量杯,而是用手撬動柱塞泵油。用肉眼觀察各缸供油量差別,憑經驗保證其準確性。①先拆去各缸高壓油管,將調速手柄向加油方向提升,泵動柱塞驅氣后,讓所有出油管口充滿燃油(柱塞正處于上升段的盤動飛輪后才可泵出油)然后用嘴吹去管口內積油,應盡量保持殘留油量相等。②按順序用起子力度相同、幅度一樣、均勻地泵動柱塞,并記住各缸泵滿油腔的次數。次數越少說明該缸油量越大,次數越多則該缸油量越小。找出最大和最小的缸,松開齒圈進行調整。③當認為基本均勻以后,把調速手柄向加油方向移動一定距離,重復操作檢查直至滿意為止。④作單缸停油試驗。起動柴油機讓它在中速空車運轉。用起子撬起柱塞作單缸停油,然后觀察轉速表的變化,同時用耳分辯各缸工作情況。停油后對轉速影響大的油量可能偏大,對轉速影響小的油量可能偏小。跟據情況松開齒圈進行油量調整。
噴油泵進行上述調試后,便可正式投入使用了。在其以后的工作過種中,若發(fā)現油泵工作狀態(tài)不理想時,還應對其進行反復調試,力求使其更加精確,保證柴油機的良好運行。只有保證噴油泵的噴油質量才能使柴油機發(fā)揮正常的功率、節(jié)省燃油,達到動力性能和經濟性能的最大化。
[1]錢耀南.船舶柴油機[M].大連:大連海事出版社,1991.
[2]張興芝.輪機管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3.
[3]南通河運學校.船舶柴油機實踐指導[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