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春
(榆樹市農機推廣站,吉林 榆樹 130400)
幾年來,榆樹市政府積極推進全程機械化,利用國家到縣四級資金2億元,重點向機插機收傾斜,扶持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戶,帶動社會和農戶投入4.6億元,全程農機化步伐明顯加快。2011年,全市農機總動力發展到106萬k W,拖拉機保有量達到3.2萬臺。建成固定資產超過50萬元的農機大戶223個,發展農機合作組織154個,全程機械化作業面積達200萬畝,全市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1%。在農機手操作過程中,維修技術水平偏低,人為地降低了拖拉機的使用壽命和安全系數,出現意料不到的故障或問題。現就在培訓過程中總結出以下幾條,希望能給廣大農機手帶來有益的啟迪和幫助。
(1)不要將螺釘和螺栓使勁擰緊,拖拉機傳動箱、汽缸蓋、輪轂、連桿和前橋等重要部位的螺釘或螺栓,其使用工具和擰緊力矩在說明書中有專門規定,如人為擰緊會造成螺釘和螺栓折斷,或螺紋滑絲或撥扣而引起故障。普通螺釘或螺栓,其擰緊力矩一般可按4倍于螺紋直徑的擰緊力矩來擰緊。
(2)更換潤滑油時要清洗油道,很多農機手缺乏維修常識或懶惰,在更換潤滑油時不清洗油道,自己為自己埋下安全隱患。要知道,潤滑油經過使用后,油中機械雜質殘留很多,即使放盡潤滑油,而油底殼及油路中仍存有雜質。尤其是新的或大修后的機車,試運轉之后雜質更多,倘若不清洗干凈就急于投入使用,很容易引起燒瓦、抱軸等意外事故。
(3)要按季節選用潤滑油,很多農機手不注意按季節選用潤滑油,冬季使用夏季潤滑油,夏季使用冬季潤滑油,不管質量如何,廉價就買,結果造成機車啟動困難和燒軸瓦等不良現象。希望農機手要選用經過質量檢測和適用氣溫標號的潤滑油。
(4)安裝活塞不要用明火加溫活塞,各部位薄厚不勻,熱脹冷縮度不一,容易引起變形。如用明火加溫活塞達到一定高溫,自然冷卻后金屬組織會遭到損壞而降低耐磨性,其使用壽命會大大縮短。
(5)安裝汽缸墊時涂黃油不要很多,農機手在安裝汽缸墊時習慣涂黃油,認為這樣可增加汽缸的密封性,殊不知如此做法恰恰適得其反。因為黃油遇高溫后部分流失,缸墊、缸蓋與機體平面之間產生縫隙,高溫高壓燃氣易從此處沖擊,毀壞缸墊,造成漏氣。此外,黃油長時間處在高溫狀態下會產生積炭,造成缸墊過早老化變質。
(6)不要將油門置于最大供油位置,一些農機手啟動機車時,習慣于將油門置于最大供油位置,這樣造成噴入汽缸里燃油過多,混合氣過濃,很難啟動著。油門科學定位是:當氣溫在15℃以上時,略高于怠速。氣溫在15℃以下時,開始應空轉曲軸數圈,感到輕松時,再用小油門啟動方可。此外,切忌轟油門,以免因轉速忽高忽低,燃油與空氣混合不均,使汽缸等零件產生積炭,或造成連桿彎曲、曲軸斷裂等意外故障。
(7)對新車要認真檢查保養,一些年輕農機手錯誤地認為,隨著科技發展,當前機車安全性能非常可靠,所以新車買到手后除磨合試運轉外就不認真進行檢查保養,結果問題頻出,追悔莫及。檢查保養的方法是:①檢查三級空氣濾清器中油盤內是否有機油。②檢查各部螺栓的緊固情況。③對噴油壓力進行檢查調整。④要換油底殼內機油,清洗油底殼及潤滑油路。
此外,有些用戶購買新農機后,僅是季節性使用,用后就任其日曬雨淋,待到季節來了再用。此時,常出現機具不能轉動,如發動機內的氣缸、活塞環、氣門、座圈、導管等銹死,損失非常大。為了避免此種情況發生,對用后停留較長時間再用的機具,須作如下的特殊保養:①把機具外表清洗干凈。②把機具放在通風干燥處。③把機體水管及水箱的冷卻水全部排放干凈。④啟動機具運轉約20秒鐘,以便機體內的殘留水分揮發。⑤搖轉曲軸,置柴油機在壓縮行程開始位置(此時,進排氣門處于關閉狀態,高壓油泵的滾輪又不受凸輪軸的凸輪緊壓),保持此位置不動,把進排氣管口包扎起來(目的是不讓蟲子及塵埃、雜質進到里面)。⑥對農機具及發動機外表容易生銹的部位,涂抹一層新鮮機油。⑦每停2個月,解開進排氣管口的包扎,啟動發動機運轉十幾秒鐘(不用加冷卻水),再置機具于原來的停放位置,并重新包扎好進排氣管口。 對脫粒機、抽水機、粉碎機等機具外表要清理干凈其,并在易銹部位上好防銹油,然后把入料口與出料口蓋好,以防硬物掉進里面。對于抽水機,還要把泵殼內的水排放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