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遠
(鳳岡縣林業局,貴州 鳳岡 564200)
根據貴州省林業廳統計顯示,貴州森林資源總量減少,森林質量也在下降。同時由于貴州多年來對森林的過量采伐,使大徑級木材減少,中幼林的比重較大,而且在人工林中,樹種比較單一,樹木的抗逆性差,容易誘發災害性病蟲害,林分質量不高,所以森林資源總量嚴重不足,產量低、效益低。林業經濟的發展主要依賴于森林資源,貴州省森林資源的總量不足、質量不高影響著貴州林業經濟的發展。
傳統的林業經濟是培育和保護森林取得木材和其他林產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發揮其作用的產業經濟,包括造林、育林、護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其他林產品的采集和加工。林業經濟以市場需求、產業資本、產業產品、產品質量、成本核算、社會經濟效益、價值規律等基本要素體現出產業經濟屬性;同時也以采掘業的典型特征,諸如產業鏈條短、產品結構單一、產業結構不一、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經濟轉型步伐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企業布局重構和分散等,具有資源型經濟的明顯弊端。
傳統林業經濟對可持續發展的局限越來越凸顯在林區經濟、社會、生態等各個方面。林業經濟屬于資源性的產業經濟,局限于林業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和各環節的相互聯系。林業經濟只搞森林培育、木材采運和木材加工利用,主要是木材生產,而其他產業都處在副業層次;林區由于單一發展“獨木支撐”的林業經濟,導致了可采森林資源消耗過快,森林資源危機和林區經濟危困加劇。由于森林資源的過度開采,造成目前森林資源匱乏,木材生產任務逐年削減,主產業生產已不能滿足林業發展的需要,隨著二期天保工程的實施以及林區“十二五”經濟轉型規劃,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經濟轉型勢在必行。
進入新的歷史時期,科學發展觀成為統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理念和指針,林業在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隨著對森林各種功能認識地提高和需要地轉變,對林業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在行業性質上,林業既是一項產業,又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二是在林業定位上,既是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更是生態建設的主體。
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但是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需要能力的發展。可持續發展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涵: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所謂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是指社會賴以生存的自然條件的可持續發展。人類的生存離不開一定的自然條件,而自然條件的優劣往往又會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造成影響。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是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筆者認為貴州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促進貴州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構建人才平臺,發展林業經濟。林業是重要的基礎產業,具有生態、社會和經濟三大效益,擔負著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發展的兩大任務。林業資源的合理利用需要知識需要人才。知識和占有知識的人才,是知識經濟社會最重要的資本。知識經濟,就是以知識為資本,主要依靠同代科學技術來發展經濟。人才是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資源。加快培養高素質的林業科技人才。緊緊抓住培養人才、吸收人才、用好人才三個環節,優化教育資源配置,采取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培養林業各類(含短缺學科)專業人才。要加強繼續教育法律法、規范化管理,培養人才的創新精神,圍繞創新能力建設,認真搞好高層次林業學術,技術帶頭人隊伍建設,培養高新技術人才,培養年輕創新型人才,建設一支高素質敢超國際先進水平的林業科技人才隊伍。
(2)完善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法律制度。隨著我國法治建設的開展,“依法治林”逐步成為貴州省林業建設的指導方針,法律在林業經濟的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地作用,法律是最有效的保證和監督執行機制。要讓貴州省的林業經濟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我們應該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林業立法的先進經驗和教訓,實行“環境保護優先”的原則。當生態利益和經濟利益及其他利益發生矛盾和沖突時,應當優先考慮生態利益,總之要樹林“生態優先”的立法思路。
(3)優化林業經濟結構。要實現貴州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調整和優化貴州省的林業經濟結構,促進林業經濟產業化發展,這是實現貴州省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物質保證。第一產業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短周期的工業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豐產林、竹林和名特優新經濟林的建設;第二產業要加大新產品的開發力度,促進低層次原料加工向高層次綜合精深加工的轉變;第三產業要加大森林旅游業、花卉業的發展。要采取利用第二產業帶動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策略,調整貴州省的生產力布局,淘汰落后的產業,改造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推動產業重組,解決貴州省林業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問題。調整林產工業產品的結構,大力發展精深加工、發展優勢產品,努力開拓木材林產品的新用途,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改變貴州省林產品結構不合理和產品缺乏競爭力的問題。調整企業布局和資產結構,實施大集團、大公司發展戰略,共同開發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市場,提高企業專業化程度和產品技術含量,提高市場的競爭力。
(4)建立林業生態評價體系。為了促進貴州省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應該建立林業生態評價系統。林業的生態效益是指林業的發展給生態帶來的積極影響。當今人們普遍認識到,森林不僅具有經濟效益,而且具有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等效益,其中生態效益價值遠遠大于其經濟價值。林業的發展可以帶來三種效益,在這三種效益中,經濟效益往往最先受到關注,但我們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況下,生態價值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而林業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有著密切的聯系,林業的生態效益可以創造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實質上有巨大的經濟價值,林業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時一致的。
林業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是密切聯系、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的關系。許多地區在盲目追求經濟發展之時,片面追求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忽視生態環境,盡管當期的經濟增長速度確實快,但是,后期的經濟發展卻遭到環境惡化的影響,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總之,貴州省林業經濟的發展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要實現貴州省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統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要正確處理貴州省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