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環
(吉林省安圖縣職業教育中心,吉林 安圖1 33600)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長吉圖》規劃綱要的實施,近年來,安圖縣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與周邊發達縣市相比,與安圖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怎樣才能縮小差距,充分發揮招商引資對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為了尋找答案和對策,筆者以“安圖縣招商引資工作現狀研究及對策”這一課題進行了深入調研,開展了廣泛的調研:一是對全縣各鄉鎮的工作進行實地調研;二是對周邊招商引資工作做得好的延吉、敦化、琿春、圖們等地進行學習考察;三是召開外來投資者座談會。在這些調研活動的基礎上,對安圖縣招商引資工作的現狀作了客觀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1)安圖縣的地理位置:安圖縣位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西南部。東南以南崗山脈為界與和龍市相鄰;東北部以哈爾巴嶺為界,與龍井市相接;西北部以牡丹嶺、新開嶺、馬趟嶺、陽保太大頂子、尖山為界,與敦化市毗鄰;西部以錯草頂子、馬鞍山、東土頂子、二道松花江為界,與撫松縣接壤;南部以長白山天池、雙目峰為界,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兩江道三池淵郡山水相連。
總面積7444.19km2,轄7個鎮、2個鄉。安圖縣境內群山起伏,溝壑縱橫,長白山脈由南向北延伸,使全縣地勢呈現南高北低、東高西低、南北長東西窄的特點。這里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安圖水資源充沛,長白山天池是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三江之源,全縣共有大小河流88條,河流總長1 800多公里,年徑流量40多億m3,水能理論蘊藏量28.6萬kW。
(2)安圖的交通:經過多年努力,安圖的對外交通日趨便捷。明長公路縱貫南北,直達長白山天池,雙目峰通道是中朝邊界唯一的陸界通道。有圖(們)烏(蘭浩特)、鶴(崗)大(連)、松(江)老(松嶺)三條國家級公路和長(春)圖(們)線、通(化)白 (二道白河)線兩條鐵路通過安圖境內,縣城距延吉機場63km。
(3)安圖的資源:安圖森林資源豐富,長白山的原始森林大部分集中在安圖境內,全縣森林覆蓋率達85.1%,活立木總蓄積量9800萬m3,是我國重要木材生產基地之一。長白山是國家十大名山之一,水利資源得天獨厚。縣境內已發現的52眼長白山優質天然礦泉,總日流量達15.27萬m3,其水質可與世界著名的法國“維奇”礦泉水相媲美,與法國阿爾卑斯山礦泉、俄羅斯阿爾邁山礦泉并稱為全球三大礦泉水系。安圖縣被中國礦業聯合會授予“中國礦泉水之鄉”榮譽稱號。
安圖境內礦產資源分布面廣量多,已探明儲量的金、鉬、浮石、地熱、大理石、礦泉水等各類礦藏多達66種。尤其縣內已探明的黃金儲量達28t,是全國年產黃金萬兩縣之一。
(4)安圖的產業:安圖的工農業發展迅速。全縣擁有旅游業、礦產業、礦泉水業三大支柱產業。擁有綠色能源業、現代林木特產業、醫藥產業和節能環保建材四大優勢產業。2007年。安圖縣提出“建設以長白山文化為底蘊的生態經濟強縣”發展目標,因勢利導利用生態環境優勢包裝投資項目,推出了涵蓋基礎設施建設、資源加工、生態旅游、生態工業等領域的多個項目,形成了豐富的“項目超市”。
安圖縣“十一五”期間,全縣共招商引資項目138個,其中續建項目64個,擬新開工項目26個、推進前期爭取項目48個,總投資177。4億元,年內計劃完成投資61.7億元,目前,續建項目開工31個,擬新開工項目開工2個,開工率24%,已完成投資20071萬元,其中5個礦產類項目完成投資2950萬元,2個旅游類項目完成投資1100萬元,1個綠色能源類項目完成投資135萬元,9個現代林牧特產類項目完成投資1700萬元,1個醫藥類項目完成投資100萬元,11個基礎設施項目完成投資13330萬元,2個社會事業類項目完成投資620萬元,2個其它項目完成投資136萬元,招商引資方面,全縣已實際到位資金1.6億元,其中工業類資金1.2億元。
(1)引責領域不斷拓展。招商引資領域由以工業為主,逐步向農業、旅游、醫藥、林特木等以資源為依托,一個多領域、多層次、大開放、大引進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2)帶動作用不斷增強。通過引入資金、人才,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也進一步加快,企業閑置資產得到有效盤活,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原伯山木業等企業的閑置廠房等資產通過招商得以重新盤活,重現了生機;通過借助外力,促進了我縣農業結構調整、民營經濟發展、企業改制等工作。社會就業崗位不斷增加,為農村剩余勞動力和下崗失業人員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
(3)軟硬環境不斷優化。堅持“政策跟著項目走”的原則,經濟發展軟環境建設取得實效。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招商優惠政策,建立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縣領導聯系制度,加強為招商項目服務工作;實行鑒約項目辦證一條龍服務制度,專門開辟“綠色通道”,堅持每一個重大項目都建立一個專門的工作班子,一個明確的責任體系,一套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交通、供水、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工業園區功能日臻完善。
(4)招商氛圍日益濃厚。通過反復宣傳,全民招商意識普遍增強。一方面,各鄉鎮、各部門都把招商引資工作擺上突出位置,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實,特別是縣政府出臺了招商引資“三年攻堅”的政策,形成了齊抓共引的濃厚氛圍。有不少職工、離退休人員和在外務工經商人員經常前來索要招商引資宣傳推介材料,主動介紹項目,幫助聯系客商。
(1)認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個別鄉鎮和部門、一些干部和群眾對擴大開放、招商引資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夠,沒有完全樹立起“人人都是投資環境”的觀念,缺乏壓力和動力,缺乏敢闖、敢拼、敢爭和奮勇爭先的意識。
(2)對外宣傳力度不夠。外地人一提到安圖基本上只知道朝鮮族民族村,對安圖本身了解甚少,對安圖經濟行業發展更是知道不多,這說明我們宣傳不夠。
(3)招商引資環境不盡人意。在經濟發展軟環境方面,有的職能部門把自己當作官員而不是公仆,工作中主動服務意識不強,部門利益至上,不顧及全縣長遠發展大局;有的部門重承諾不重踐諾,只“筑巢引風”,不“放水養魚”;陽光政務不到位,有的部門法律法規執行尺度不一,執行過程不公正、平等,政策保障體系不健全;有的行政審批程序復雜,關口過多,工作低效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
(4)引進項目質量不高。我縣所引進項目呈現“五少一低”的特點:即大項目少,外資項目少,高科技含量項目少,高附加值項目少,單項目投入少,資金到位率低。這充分暴露了我們的項目儲備還不夠充足。策劃論證和項目包裝等前期準備工作不充分,所以在引進大企業、大公司和高科技產業類項目上沒有實現質和量的突破。
項目建設是基礎,招商引資是源泉。2011年全縣的經濟社會發展能否實現由“高開”到“高走”,打好“十二五”規劃開局年基礎,亟需認真研究落實推進項目建設與招商引資工作,建議如下:
(1)以招商引資“三年攻堅”活動開展為契機,圍繞投資拉動和推進工業強縣戰略,加大宣傳力度,統一思想與行動,破除束縛,形成“人人重項目,個個拼招商”的濃厚氛圍和發展合力。
(2)嚴格落實項目建設有關責任制度,對重點項目特別是現有工業項目集中精力建設好,整合縣內部門資源,加大跟蹤、服務、督查力度,積極消除阻工因素,扶持重點項目、企業做大做強,盡快使其成為對內貢獻大、對外號召力強的 “樣板”。
(3)加強重點管理范圍的動態管理機制建設,及時納入新引進和新上的好項目、大項目,堅決調節器出建設速度慢、效益差、圈而不建的項目,支持保護建設大項目的積極性。
(4)組織有關部門及人員進一步摸清縣內資源底數,通過專業機構及人員,完成資源開發規劃和經濟發展戰略策劃。
(5)篩選、完善項目庫中的可行項目,并聘請資深專業人士會同項目主管部門、鄉鎮,指導、開發儲備一批體現政策導向、資源利用效益付佳、帶動作用強、市場前景最好的項目,及時公開項目庫儲備信息,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和爭取上級投資。
(6)通過爭取項目列入國家和省級重點建設項目解決用地指標,加強土地收儲。科學統籌利用好用地指標,確保重點項目建設用地需求,盡快形成開發區“落地開工”式。同時,深入研究統一征拆標準,大膽探索解決失地失業農民的生計機制,依法保障項目穩定順利實施。
(7)進一步更新有關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制定明確《招商規劃》及相關專題計劃,統籌設計安排招商引資工作的內容、重點、方式、步驟,及時發布招商信息,充分整合縣內招商資源,力求降低招商成本。
(8)建立健全投資環境評價體系和監控體系,堅決查處破壞投資環境的違法違紀案件,破除部門壟斷,升級改造電子審批監察系統,積極為投資者提供便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