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業
(深圳市普羅技科技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000)
機械產品綠色設計是一種基于產品整個生命周期,并以產品的環境資源屬性為核心的現代設計理念和方法,在設計中,除考慮產品的功能、性能、壽命、成本等技術和經濟屬性外,還要重點考慮產品在生產、使用、廢棄和回收的過程中,對環境和資源的影響。 其基本的內涵有:
(1)在產品設計的全過程中,產品的基本技術性能屬性與環境資源屬性、經濟屬性并重,且環境資源屬性優先。
(2)在設計階段應充分考慮產品在使用廢棄后的可拆性和回收利用性。
(3)提出了產品設計者和生產企業在環境保護、節約資源方面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即對大宗工業產品,企業不但要生產產品,同時,還應在可能的范圍內,承擔產品回收和再利用的義務。
(4)它是對傳統設計方法、設計理念的發展和創新,體現了人類對機械產品設計學科認識的深化。
所以,綠色設計與傳統設計的根本區別在于:綠色設計要考慮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從產品的構思開始,在產品的結構設計、零部件的選材、制造、使用、報廢和回收利用過程中對環境、資源的影響。
(1)設計目標。設計目標中除考慮功能、性能、質量、成本等方面外,還必須考慮機械化產品在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與環境和人的友好性。
(2)設計技術。除常規設計方法外,還必須人可拆卸設計、可回收設計、模塊化設計等新的設計思想和方法。
(3)設計評價。全面考慮從原材料提煉、材料加工、部件制造、產品裝配、產品包裝、產品運輸、產品使用、產品廢棄后的回收、重用和處理等整個周期中對環境造成的總負荷為最小。
(4)設計流程。是并行閉環設計。綠色設計中產品廢棄后并不是作為垃圾排人環境,而是考慮通過重用、修理、再加工、回收等手段重新應用于新產品的制造過程,從而使理想的綠色產品可以接近實現對環境的零排放。
(5)設計目的。兼顧需求和環境。
(1)生態效益最好原則綠色設計強調不論是在產品制造過程中,還是在產品使用過程中,都要求產品對周圍環境“零污染”。這就要求在設計過程中盡量選擇低污染的材料及零部件,避免選用有毒、有害和有輻射性的材料;設計能源消耗少的產品,減少對材料和資源的需求,保護地球的礦物資源。噪聲也是一種環境污染,影響到人體健康。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人們對環境要求越來越苛刻,低噪聲設計日趨重要。從設計上就考慮產品的生態平衡性,應用綠色設計理念,是一種從源頭上控制污染的有效策略。
(2)經濟效益最好原則設計的機械零件既要功能滿足客戶要求,又要成本低廉??紤]經濟最佳性必須從設計和制造兩個方面上入手。設計上保證合理的原理方案,選用正確的材料;制造上考慮零件的加工工藝性和裝配工藝性。
(3)安全可靠原則安全可靠是機械產品品質的保證,必須確定零件在強度、剛度、耐磨性、穩定性及熱平衡性上滿足設計要求。對于重型機械,一般要求有自鎖裝置和保險裝置,以確保操作員人身安全。
(4)人機工程學原則綠色設計倡導“以人為本”,進行人性化設計,實現對人體的良好保護。通過研究組成人機系統的人和機器的相互關系,以提高整個系統的工作效率,并使“人一機器一環境”相互協調,以求達到人的能力與作業活動要求相適應,創造高效、舒適、安全的勞動條件。機器外觀造型應比例協調、大方,給人以時代感和美感,色彩要和產品功能相適應。如醫療器械要用淺色,給人以衛生、安靜感;冰箱、制冷器要用冷色,給人以清涼感。綠色設計與傳統設計的根本區別在于:綠色設計要考慮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從產品的構思開始,在產品的結構設計、零部件的選材、制造、使用、報廢和回收利用過程中對環境、資源的影響,希望以最小的代價實現產品“從搖籃到再現”的循環。綠色設計綜合考慮環境因素和資源利用率等。
(1)逆向設計法逆向設計是相對正向設計而言,其基礎是應用逆向思維,利用事物的對立面。如對立、對立并存、對立綜合等,從原理逆向、大小逆向和屬性逆向等方面進行綠色創新設計。①簡化。簡化產品結構。如減少部件的數量,以便于裝備、拆卸、減少緊固件數量等;簡化拆卸過程。如結構設計時,采用易于拆卸的連接方式,減少緊固件數量等;簡化回收工藝:廢舊產品的回收工藝技術應簡單可行。②極小化。朝極小化方向思考:如產品的輕、薄、短、小化。③極大化。朝極大化方向思考:如采用新技術、新原理、新材料等構思功能極大化的結構簡單、材料少、體積小、重量輕、可靠性高、壽命長的產品。④廢舊產品的回收利用。利用新構思、新技術、回收利用廢舊產品?;厥召Y源、減少環境污染,如對全塑汽車的回收利用。
(2)組合法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技術要素通過巧妙的組合,獲得創新綠色產品的方法。①料組合。如A綠色材料+B綠色材料→C綠色材料。②工藝組合。如標賣內噴涂絳子激光處理新工藝。③技術組合。如以無污染、資源廣泛的純水作為液壓傳動的工作介質,加快研制適用于純水的液壓元件與系統。④模塊組合。不同功能模塊的有機組合,構成不同的產品,如集成罰。模塊組合有利于產品的更新換代,維修、廢棄產品的拆卸回收。
(3)移植法運用其它領域綠色設計和創新設計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研究本領域綠色設計和創新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開發具有綠色特點的新產品。①原理移植。如將太陽能炊具的集熱原理移植到雨傘上,研制成雨天擋雨,晴天能燒水或做飯的新型多功能傘。②結構移植。如將機床滑動摩擦導軌的摩擦面置于滾子間,則得到牽引力小,傳動效率高,潤滑系統簡單,維修方便的滾動摩擦導軌。這種新型導軌是平面滾動軸承結構方式的一種移植。③材料移植。如將工業陶瓷用于發動機氣缸,可大幅度提高熱效率,降低燃料消耗,是材料的創造性移植。④方法移植。如突變論→材料的突變論→新型綠色材料。
(4)選擇綠色材料是構成綠色產品的基礎,綠色創新設計應選擇綠色材料。選擇的綠色材料應是能耗低、成本低、來源廣泛、污染小、易回收、可降解的材料。
總之,綠色設計理念的提出,是人類在探索實現可持續發展途徑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成果,是機械設計學科發展歷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是機械設計理念的一次革命和飛躍,為機械產品設計指明道路
[1]申永勝.機械原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2]劉光復.綠色設計與綠色制造[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3]張春林.機械創新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