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我的題目,你一定會提出各種各樣的疑問:它是什么呢?植物?動物?不,不,它是一個生僻的漢字寶寶。我是怎么認識它的呢?聽我慢慢道來。
媽媽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博覽群書對我的成長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所以,只要有閑暇時間,我就會捧著書看,去尋找“黃金屋”、“顏如玉”。讀書有時帶給我無盡的快樂,有時也讓我為難。
記得有一次,當我正津津有味地品讀一篇童話時,一個攔路虎突然擋在了我的眼前——爔。它叫什么呢?我想來想去,忽然想起了沈老師曾經說過的話:“當你遇到不認識的字時,你可以聯系上下文來猜這個字讀什么。”于是,我就開始猜了起來:“晨曦”里的“曦”讀“xī”,和“爔”比較,它們倆只有左邊偏旁不一樣,右邊一模一樣,“爔”會不會也讀“xī”呢?我無法確定,決定去向媽媽請教。
可是,媽媽正在電腦前加班,忙得焦頭爛額。面對我的詢問,媽媽有些不耐煩地說:“哎喲,天哪,媽媽正忙工作呢,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吧,去查字典!”
對呀,我怎么忘了我最真誠、最有學問的朋友了呢?我找來字典,準備查個究竟。我心想:我學過拼音查字法、部首查字法、難檢字查字法,到底用哪種辦法好呢?我權衡了一下,還是用我最得心應手的“部首查字法”吧。“爔”的部首是“火”字旁,共有4畫,在68頁,除部首外共有17畫,我迅速找到了它的“門牌號”——574頁。好家伙,原來真的讀“xi”,讓我找得好辛苦啊,不過,工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認識你了。
認識“爔”的過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許多困難,只要我們不做縮頭烏龜,而是做一個迎難而上的勇者,相信沒有我們辦不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