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沉回望
1931年9月18日晚10時許,疏星點點,高粱地里一片黑沉沉。日本關東軍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查鐵路線為名,率部下數人向柳條湖方向走去。他們在距離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南部約800米的地方停下,河本末守親自把炸藥安放在鐵軌下,并點了火,“轟”的一聲響,鐵軌和枕木被炸飛了。
蓄謀已久的日軍還在這里制造了一個假現場:將3具身穿東北軍制服的尸體放在鐵路邊,反誣是中國東北軍破壞鐵路。爆炸后,河本末守立刻向日軍獨立守備隊報告:“北大營的中國軍隊,炸毀鐵路,攻擊守備隊。”日軍隨即向中國東北軍北大營發動進攻。當時,駐守北大營的東北軍毫無防備,被打得措手不及。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9月19日上午8時,日軍幾乎未受到抵抗便將沈陽全城占領。
國恥勿忘
“高粱葉子青又青,九月十八來了日本兵;先占火藥庫,后占北大營,殺人放火真是兇。中國軍隊好幾十萬,恭恭敬敬地讓出了沈陽城……”這首流傳東北的民間歌曲《九·一八小調》,真實地再現了那段難忘的歷史。
“九·一八”事變后,東北幾千萬老百姓淪為了亡國奴。但令侵略者沒想到的是,這一事件激起了中華民族的抗日怒潮,中國人民從此進行了長達十幾年的不屈不撓的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