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菲爾鐵塔,世界上最受人矚目的建筑之一,很多人心目中浪漫的代名詞。
提到法國,提到巴黎,第一個聯想到的景物非埃菲爾鐵塔莫屬。埃菲爾鐵塔完工于1889年4月25日,坐落在巴黎最寬闊的廣場之一戰神廣場,這座高324米的鏤空結構鐵塔直到1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被看作是一個建筑上的奇跡。雖然其“世界最高建筑”的稱號僅僅保持了45年,并且現在被越來越多的摩天大樓超越,但是其結構的復雜與巧妙,達到的建筑美感高度一直沒有被逾越。
世界上沒有一個建筑像這座鐵塔一樣,被賦予了如此濃厚的浪漫主義情調,也沒有一個建筑可以獨自象征著這個世界所邁過的工業時代。埃菲爾鐵塔是當年為了迎接世博會而建造的,當然現在你已經完全感受不到當年建筑建造的初衷了,替代這些的、不斷填充的新內涵包括了“世界上最浪漫的求婚地點”這一說法。
我個人認為這個說法并不成立,先看看登塔的排隊場景吧。除非你在沒開門的時候就來排隊,否則買票并排隊進入電梯這個環節大概需要1小時以上的時間。而當你站到腰酸背痛,乘電梯到達二層的時候,會發現這里幾乎無法支持你拍出一張眼前沒有游人的照片來,事實是你只能跟著隊伍慢慢地按照既定路線移動,并且很快你會發現到三層的電梯前也有長長的隊伍。
在登塔等電梯的無聊過程中,經常會看到一些維修鐵塔的工人,他們像蜘蛛人一樣在鐵塔的鋼梁上爬上爬下,甚至在距離地面100多米的第二層平臺上都能看到這些勇敢的工人翻身跳進來的英姿,引得大家一陣熱烈鼓掌。
巴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都市之一,也是當年的規劃藍圖保留得最好的城市之一。今天的巴黎基本遵循著法蘭西第二帝國時期的規劃。在這里,高于37米的建筑將非常難以通過審批,并且巴黎市政規劃部門嚴格地要求所有建筑的外輪廓必須要對齊成一條直線。就是因為這樣,使得站在埃菲爾鐵塔上看到的景象十分奇特,你將看到沒有高樓的、整齊劃一的都市,所有房頂都整齊地排成排,并在某個地標建筑處沿著公路放射狀排列,這種傳統的規劃使得“戰神廣場”這樣縱深很遠的廣場或公路都顯得非常宏偉。
但當你登上最高點遠眺,而時間又恰好不是清晨或夜里,你會發現巴黎的空氣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雖然在地面看上去天空湛藍,但登高后就會發現灰色的污濁空氣像鍋蓋一樣覆蓋在整個巴黎郊區上空,遠處高樓林立的拉德芳斯CBD辦公區模糊不清,像是霧里看花。因此,拍出漂亮的巴黎遠眺照片需要一些天時地利,并不那么簡單。
游覽埃菲爾鐵塔需要充裕的時間,上下一趟就算什么都不看也要花費將近2小時,可謂是歐洲大陸上排隊景象最壯觀的旅游景點。經過全面勘察后我得出結論,比起在塔頂看到的景色來,這個過程可能更有意思一些,而埃菲爾鐵塔真正讓我感到浪漫還是在它的周圍遙望這座建筑的時候。
在巴黎的幾乎所有開闊地帶都可以看見埃菲爾鐵塔,因此,你可以嘗試在各種構圖、各種前景遠景搭配的情況下,欣賞它的雄偉與非凡的文藝氣質。而白天與黑夜的埃菲爾鐵塔也完全是兩種感覺。
清晨的時候,多霧的巴黎會將它置于薄薄的霧靄之中,給人一種憂郁沉靜的感覺;艷陽高照的時候,碧藍的天空掩映著尖塔,會讓你贊嘆其挺拔的身姿與優美的流線形線條。而夜晚則是一個最夢幻的時刻,從入夜時分開始,除了塔身上的幾千盞照明燈散發出的暖黃色光芒,每到整點的時候還會通體快速地閃耀白色閃光。每到夜晚整點時分,走在街上的情侶、游客以及沒有什么急事兒的市民們,都會駐足于塞納河邊、協和廣場上、塞納河的數十座橋梁上,屏住呼吸感受這完美的一刻。
夜晚的埃菲爾鐵塔確實是完美景致的體現,這個時候的戰神廣場上的草坪會打開圍欄,涌入晚餐后消磨時光的巴黎市民,人們可以在草坪上席地而坐,喝點飲料,品品咖啡,觀看不遠處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車流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接受柔和清風的吹拂;也可以帶著家人漫步于戰神廣場,欣賞美輪美奐的城市建筑,拋開工作的苦惱,盡情享受平靜的夜晚帶來的超脫。甚至有很多狂歡的人群也會選擇這里作為他們的舞臺,但肆意的狂歡最終會招來警察干預控制,不過加入這個過程對于靦腆的亞洲人來說是一種不錯的體驗。
在巴黎極致浪漫的夜晚,我們選擇了巴黎的最佳景觀餐廳Les Omeres就餐。這是一家位于博物館頂樓的餐廳,夜里依然可以看到博物館庭院里五顏六色的裝飾燈,當就坐于六層露臺上時,就可以一覽無余地盡賞埃菲爾鐵塔的全景。這家餐廳的價格很貴,但享有這種景觀的地方并不多見,更不要說在這里享用純正細膩的法式餐點了。在巴黎這個地方,在浪漫與美麗面前,價格什么的似乎往往會被忘卻或忽略不計。
很難想象,被稱為“浪漫之都”的巴黎如果沒有了埃菲爾鐵塔,將會用什么建筑來繼續承載這一美名。盡管鐵塔本身的美感也經受過嚴苛的波折與漫長的被接受的過程,并曾經面臨著被推倒的危險,要不是當時當局發展廣播和電報業務使得它具有了實際用途,說不定我們今天也沒法目睹這壯觀的景象了。雖然它存在排隊這樣嚴酷的問題,但依然無法阻止每年近200萬人次登塔參觀的熱情。
(摘自《旅游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