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顫顫地踩著她的小腳,結滿老繭的雙手里捧著一只麻雀,滿含喜悅地喊我,說小鳥飛落在她腳邊,她一下子用蒲扇蓋住了。這是我童年的記憶。
小時候,印象最深的鳥就是麻雀。那時,成群結對的麻雀如網般在天空飛翔,夜晚它們棲息在院子里的梧桐樹上、屋檐下的縫隙間,清晨則嘰嘰喳喳,喧響了一天的開始。
村里人常在麥地里,用舊衣服做成假人,嚇唬前來啄食麥穗的麻雀。麻雀剛開始有些懼怕,后來好像發現其中端倪,干脆在假人身上嬉戲,好像說:我們識破了你們的詭計了。夏日晾曬麥子,我們小孩端坐在麥場的一隅,如果發現前來討食吃的雞鴨等家禽,則揚起竹竿驅趕,但大多時候哄趕的是麻雀,它們旁若無人地紛至沓來,那份勇敢和執著,真讓人無奈。
麻雀小而無奇,平平淡淡,毫無艷麗之處,嗓音唧唧喳喳,不及其它鳥兒婉轉動聽,勇猛與猛禽無法相提并論。然而,這一切并沒有阻撓它不屈的性格,“士可殺不可辱”,麻雀號稱鳥類“精神之王”。
我們從沒有看見過誰養活過一只麻雀,從你捉住它那一刻起,它就開始絕食。在麻雀的邏輯中,要么自由,要么死。小時候,哥哥曾逮麻雀哄我玩,母親說它會氣死的,麻雀脾氣大得很。我們把麻雀放進籠子里,并放入它最愛吃的谷子和小蟲,可麻雀連理都不理,只是瞪著一雙不屈的眼睛,在籠子里拼命地往外闖,兩天后就氣絕身亡了。那時我想這鳥真傻,不用外出覓食多好。父親說麻雀是不會享清福的鳥。
記憶里有一場暴風雨,一連下了一個星期,雨水齊腰深,槐樹林里麻雀窩被雨淋得支離破碎,饑餓加上無處藏身,可憐的麻雀被淋死了好多。但是麻雀的繁衍能力特別強,一段時間過后又是一派生機勃勃。后來我去外地求學,再回村莊卻很少見到麻雀了。哥哥說,蘋果樹上蟲子多,農民只得噴灑農藥,麻雀吃了毒死的蟲子,也被毒死了,所以麻雀很少見了。我心里一陣悵然……
猶記小時我家屋檐下,有大大小小的麻雀洞,麻雀在這里繁衍了一代又一代,暖意融融的春日里,幼雀鳴啾聲新鮮醉人,院子里充滿了寧靜祥和的煙火氣息。
我忽地懷念起麻雀來,沒有了麻雀,整個村莊死氣沉沉的,少了許多生機。燕子與麻雀是人類最親近的鳥了,燕子的呢喃,麻雀的鳴啾,對于一個村莊是種祝愿,對于居家是種福氣。
[編輯:付洋]
fyjieji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