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著王安石的這首描寫宋代人過春節的詩句,新年的喜慶景象一定又浮現在大家的腦海中,尤其是那陣陣爆竹聲與綻放在高空的美麗煙花,把春節的歡騰推向了高潮。 好奇的咖啡們一定想知道,那些小小的爆竹和煙花怎會有如此威力呢?要想揭開爆竹的奧秘,咱們先從爆竹的誕生說起吧。
最早的爆竹可不是裝著火藥芯的哦,它們是真正的竹子。那是古時候,人們發現火燒竹子時,會發出噼噼啪啪的爆裂聲,于是人們每逢節日便燃燒竹子來嚇走鬼怪。燃燒竹子就被稱為了爆竹。
直到火藥發明以后,人們用紙把火藥包裹起來燃放,與爆竹的作用一樣,便一直稱其為爆竹。
爆竹其實就是一截紙筒里裝著黑黑的混合物——火藥,接上小辮子,然后用泥灰封住兩頭的洞口,再在外層包上喜慶的紅紙。
爆竹要產生威力,火藥自然是主角。火藥不是紅紅的,也不是黃黃的東西,而是黑黑的混合粉末,主要由木炭粉、硫黃和硝酸鉀組成。木炭粉和硫黃都很容易燃燒。當你點燃爆竹的小辮子時,火就順著辮子進入紙筒,引起黑色火藥的強烈化學反應,產生大量氣體,同時釋放出很多熱量。氣體受熱膨脹,體積瞬間增大了好幾千倍,在這樣強大的氣體壓力下,紙殼被炸裂,震動空氣發出巨響。
爆竹家族還有一位美麗的公主——煙花。煙花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那些絢麗的焰火。所以,除了黑色的火藥粉,煙花內部還加入了發光劑和發色劑。
綻放在天空中不同形狀的煙花,與發光劑和發色劑在煙花球內部的排列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