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型實驗室,是一個高校創新研究的基地,同時高校也是創新人才培養的搖籃,但是就目前而言,研究型實驗室在高校創新人才培養中,并為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研究型實驗室只是為項目研發而設置,高校學生并未加入其中,本文就研究型實驗室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為發揮實驗室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如何發揮作用提出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研究型實驗室;創新;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2012)20-0084-01
為了應對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在我國數量多達三分之一新建本科院校提出以應用型本科教育為發展方向,在經歷了應用型本科培養和職業培養混淆不清階段后,大家也認識到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的學生和職業培訓出來的學生不同,在具備有相應的技能同時,也要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培養創新型人才已經成為世界高等教育界共同的價值追求,也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標和發展的方向。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是體現其人才培養目標、突出人才培養特色、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要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培養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大批拔尖的創新人才。為此大量的關于如何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中培養具備一定創新能力的學生研究在各個高校展開[1-7]。
一、研究型實驗室定位
實驗室在現代高等教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實驗室也是現代高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實驗室總體上可以分為基礎型實驗室、綜合型實驗室和研究型實驗室,其中基礎實驗室和綜合型實驗室以應用研究為主,而研究型實驗室以發明發現和創新為目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特別是新建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大多數都是脫胎于高職高專類的院校,因此對技能培訓比較看重,這就造成了現階段對圍繞著實驗室的相關人才培養方面研究,都是針對于基礎型和綜合型實驗室進行[9-10]。
為了提高自身辦學能力和層次,也為了配合當地的產業研究情況,很多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建設基礎型實驗室和綜合型實驗室的同時,也集中了學校的財力物力和人力,對研究型實驗室也進行了一定的建設。因為集中了學校的大型、高端或者精密的儀器設備等優勢資源,在技術和設備上在校內都是領先的,但是研究型實驗室的建設一般都是以承接國家、省部級研究課題為日常工作目的,在師生眼里,研究型實驗室總是充滿著神秘感,參與到研究型實驗室工作的學生也以研究生為主,一般的本科生很難參與其中。
二、創新人才培養趨勢
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首次提出了高校協同創新的理念,他強調高校在積極提升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的同時應積極推動協同創新,促進教育、科技、經濟、文化的有機結合,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和人力資源強國建設。同時他進一步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必須大力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增強科學研究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進文化傳承創新”。隨后,教育部擬定《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自2012年啟動實施,四年為一個周期。
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充分發揮研究型實驗室的優勢,推進研究型實驗室協同創新,在創新型人才培養中發揮自己的作用,是研究型實驗室在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研究的趨勢。在這個大的趨勢下,很多省份也展開了以協同創新為題材的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活動,例如廣東省2012年提出的“以協同創新為領,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活動”。在這種大的趨勢下,很多研究型實驗室在打造產學研創新性人才培上,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方面,進行了開拓性的研究,例如利用研究型實驗室的課題團隊優勢,構建交叉學科人才培養的北京大學元培學院的淡化專業的培養模式研究;利用研究型實驗室項目優勢,進行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進行聯合的山東大學利用醫學研究實驗室對古人類牙齒進行研究發現古代人類的年代探索方面的研究;利用研究型實驗室的科研成果優勢,打造產學研合作創新平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德州學院基于太陽能研究的協同創新探索。
三、研究型實驗室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難題
實驗室規章制度問題:要參加人才培養,實驗室就要引進實驗室以外的師生加入到實驗室的日常工作,要保證實驗室的日常研究工作正常進行,原來實行的實驗室內部人員管理辦法就必須進行新的擴充,因此如何創建新的管理辦法是每個研究型實驗室走向開放的第一個問題。
學生參與課題研究:研究型實驗室所做的課題一般都具有前沿性,這就必須要求參與者具備很強的專業知識,而現在高校學生,特別是本科生的基礎知識還是比較薄弱,如何帶領學生隊伍參與課題研究而非流于形式也是現實的問題。
設備管理:研究型實驗室的設備都及其昂貴,在實驗室內部人員操作都進行過很長時間的培訓,而學生在校參與實驗室工作,也就一兩年的時間,因此很難進行長時間培訓,這就位如何進行日常的設備維護,保證實驗室設備安全帶來了很大的問題,也是很多實驗室不愿開放的原因。
參考文獻:
[1]吳安平,邢鶴.應用型本科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長春大學學報,2011,12.
[2]萬東升,王飛.論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科研與人才培養[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2,11.
[3]杜永紅.構建應用型本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11,10.
[4]林雪燕.從應用型本科教育看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J].集美大學學報,2011,1.
[5]周書靈,陳蘇,李仲軼.會計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的構建-基于新建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J].宿州學院學報,2011,11.
[6]陳思美,陳前亮.機械類應用型本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科技信息,2011,5.
[7]潘華,王樂鵬,施泉生.立足專業特色產學研結合構建應用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以上海電力學院經管學院信管專業為例,特別關注,2012,9.
[8]陳華鋼,方建松.應用型本科院校實驗室隊伍建設與創新改革實踐[J].院校連接,2012,11.
[9]林王兵,王剛,劉磊.應用型本科高校嵌入式實驗室建設探索[J].電子世界,2012,8.
[10]溫衛敏,王友社,姚光順.應用型本科高校計算機專業實驗教學改革探討,計算機教育,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