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女兒王穎中考時,鄉村教師郭梅患上了癌癥,健康狀況急劇惡化。原本成績很好的王穎,看著一天比一天憔悴的媽媽,再也沒有心思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為了挽救女兒,郭梅和女兒擊掌為誓:媽媽戰勝病魔,女兒好好讀書考上北京的大學!
如今,10年過去了,郭梅不僅重返講臺,還報名參加了川北教育學院的函授學習,拿到了“小學教育”大專畢業證,王穎也于4月21日正式收到了香港中文大學博士生錄取通知書——
中考前媽媽突患癌癥
患病前,郭梅是四川省綿陽市玉河鎮小學的民辦教師,她的丈夫王勇和她同校任教。1987年10月,女兒王穎呱呱墜地,為這個家庭帶來了無限的歡樂。
2001年初,上初三的王穎面臨中考,她學習成績很好,老師們都說她考綿陽最好的高中一點問題都沒有。郭梅和王勇都很為女兒高興,對未來也充滿了期待。可誰知,災難卻在這時降臨了。
3月的一天,郭梅突然感覺下腹劇痛,去醫院一檢查,竟患上了子宮絨膜癌!郭梅接受不了這樣的現實,對死亡的深深恐懼攫住了她。
王勇不停地安慰妻子:“小梅,你不會有事的,醫生說絨膜癌的治愈率很高,你很快就會好起來的。”但他的話對妻子一點作用也沒有。
晚上,郭梅怔怔地坐在病床上,不停地自言自語:“我要是死了,穎穎怎么辦?她還沒上高中呀!怎么辦?怎么辦?”
王勇看著妻子,忍住內心的悲痛,說:“小梅,你為什么要胡思亂想呢?癌癥雖然可怕,但并不是一定會死啊!”郭梅沉默了,心里卻掀起了波瀾——是呀,女兒才14歲,不能這樣早早地就沒了媽媽。這樣想著,她突然感覺自己又有了力量,一下子抓住丈夫的手,急切地說:“老王,你可不能把我的病告訴穎穎,要不會影響她中考……”可王勇并不打算對女兒隱瞞,他說:“穎穎從小就懂事,你的病應該讓她知道。”
癌癥需要化療,而化療是個漫長的過程,想要對女兒隱瞞也不可能,郭梅考慮再三同意丈夫告訴女兒。
周末這天,王穎放學后,坐車趕到了綿陽市中心醫院。
僅幾天不見,媽媽就瘦了很多。王穎不安地問:“媽,醫生說你的病……”“穎穎,你媽媽得的是絨膜癌,需要化療……”不等郭梅回答,王勇就平靜地說出了郭梅的病情。
王穎一聽,立馬哭了起來。
郭梅抱住女兒,笑著說:“穎穎別哭,這種病不會死人,醫生說媽媽會好起來的。”
此后兩天,王穎一直陪著媽媽,臉上沒有了往日開朗、活潑的笑容。女兒情緒上的變化讓郭梅很難受,她有些后悔對女兒說出實情,可王勇說應該讓女兒學會面對生活道路上的溝溝坎坎。
星期天下午,王穎要回去上學了,王勇在送她去車站的路上說:“你從小就是個懂事的孩子,如今媽媽生病了,她最害怕的就是影響你的學習,你答應爸爸,好好學習,不要讓媽媽擔心,好嗎?”
王穎點點頭。
郭梅開始接受化療,頭發大把大把地脫落,口腔也開始潰爛,什么東西都吃不下,一天比一天憔悴。每次看見媽媽,王穎都會難受得流眼淚。
這年6月,王穎沒能考上綿陽的重點高中。
“媽,對不起,我讓你失望了……”拿到成績單,王穎愧疚地說。
郭梅用手撫摸著女兒的頭發,說:“不怪你,是媽媽讓你擔心了……”孰料,郭梅的話音剛落,王穎又哭了:“媽,是我不好,我這幾個月太貪玩了!”
原來,自從知道媽媽患上癌癥,王穎就覺得到了世界末日,她再沒心思好好學習,經常和同學逃課去打游戲,在游戲的世界里,她暫時忘掉了媽媽隨時都可能離開所給她帶來的恐懼和痛苦。
病床上與女兒擊掌為誓
王穎沒能考上重點高中,郭梅很是自責,她對女兒說:“穎穎,家里還有些錢,叫爸爸去為你聯系一所好學校吧。”可王穎堅決不同意:“媽,中考沒考好是我的失誤,家里的錢要留下來給你治病。”
王勇很欣慰女兒能說出這樣的話,說:“穎穎,爸爸從小就教育你做任何事都要學會承擔后果,沒能考上重點高中就是你所需要承擔的后果,你應該有勇氣去面對。”王穎低下了頭,向父母保證:“就算上普通高中,只要努力,我一樣能考上好大學。”
可郭梅一點也樂觀不起來,未來三年,誰也說不準自己的病情會發生什么變化,要是惡化了會不會又影響女兒的高中學習呢?
“不管怎樣,我都得堅強起來,給女兒做個榜樣。”這年8月,在女兒收到綿陽普明中學的錄取通知書后,郭梅與女兒擊掌為誓:“媽媽好好治療,你也好好學習,咱們誰都不放棄!”
王穎的雙眼涌滿了淚水:“媽,女兒一定不會再讓你和爸爸失望了。”
可女兒剛上高中,郭梅的病情就惡化了,她出院回家還不到三個月,就又開始持續低燒、咳嗽。
郭梅去醫院復查,醫生叫她立即再做化療。
想到化療的痛苦,郭梅差點崩潰,王勇只得勸她說:“小梅,你不為自己著想,也應該為穎穎著想,她還需要媽媽……”
一提到女兒,郭梅立即冷靜下來,接受了醫生的安排。
一個療程接著一個療程的化療,讓郭梅剛剛長出來的頭發又開始脫落,可與此相比,更讓她痛苦的是,她的身體更加虛弱,劇烈的疼痛讓她整夜整夜睡不著覺,看到丈夫疲憊不堪的面容,她又怕驚醒他,只好咬著床單不讓自己呻吟出聲。看到妻子額頭上不時滾落的汗珠,醒來的王勇知道妻子正承受著病痛的折磨,無能為力的他只能摟緊妻子,安慰她:“小梅,你哭吧,哭出來會好受些。”
看著妻子強忍疼痛的樣子,王勇的心時常痛得滴血,他一次次背著妻子對女兒說:“看看你媽媽,她多堅強呀,你也應該像媽媽一樣,不畏生活中的挫折。”
就這樣,在王穎上高一的一年里,郭梅雖然時刻忍受著病痛的折磨,但她再沒萌生過放棄的念頭。
母女接力生命的狂奔
2002年9月,王穎上高二了,郭梅終于可以出院了。
回到家,她對王穎說:“媽媽打敗了病魔,你也要在學習上更努力呀!”
事實上,這一年多來,郭梅忍受著病痛折磨始終頑強抗爭的精神也時刻激勵著女兒,王穎明白,媽媽之所以和自己擊掌為誓,就是希望自己在學習上更努力,她是在用生命的狂奔為自己樹立人生的榜樣啊!
“媽,你放心,我不會輸給你!”女兒信誓旦旦,郭梅很欣慰。
郭梅看了很多癌癥患者所寫的文章,知道絕癥病人要想更好地生活下去,保持樂觀的心態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回歸正常的社會生活。于是,回玉河鎮后不久,她就提出要回學校教書:“老王,我不能天天在家里閑著呀!”
王勇說:“就算要教書也要再休養一段時間,你剛做完化療,身體還很虛弱呀!”
郭梅還是不愿意天天閑著,她白天買菜、洗衣服,有時候還會跑到母親家干農活。最初,王勇回家看見妻子干這干那,還會生氣,說:“要是再累壞了身體怎么辦?”可妻子回答:“我要是什么事也不做,不就成個廢人了嗎?”王勇終于發現,對于妻子,心情愉快才是最好的休息。
從此,郭梅不管再做什么,王勇都不阻攔了,他只是叮囑妻子:“做事可以,但千萬不要太累。”
有了事情可做,郭梅的心情更好了,有一天她還讓女兒教她用電腦。王穎連連搖頭:“電腦有輻射……”郭梅說她是教師,往后還要教學生,要是連電腦都不會用怎么行。
終于,王穎答應周末回家就教媽媽學電腦。
很快,郭梅就學會了操作電腦,她又開始利用網絡學習新的知識。
郭梅每天在電腦上如饑似渴地學習,王勇又擔心了:“穎穎說電腦有輻射,你不能天天坐在電腦前呀!”為減少妻子坐在電腦前的時間,王勇每天晚上都拉著郭梅出去逛街,看見鎮上的廣場上有老年人跳舞,王勇就拉著妻子一起去跳。有時候王穎回家,也會陪媽媽去跳舞。廣場上,他們一家三口的身影常會引來很多人羨慕的目光。
2003年9月,郭梅重返講臺,學校領導安排她教學前班。
“媽,你真棒!”郭梅上班的第一天,王穎緊緊擁抱了媽媽——這一年,王穎也要向高考發起最后沖刺,她發誓要考上北大,用北大的錄取通知書當做獎狀頒給媽媽。
可2004年高考,王穎只考了575分,她十分失落。
郭梅安慰女兒:“今年沒考好,明年可以再考,媽媽患上癌癥不是也復發了一次嗎?”王穎愣住了:“你是想叫我復讀一年嗎?”
不僅王穎,連王勇對妻子的這個想法也很吃驚,但郭梅說:“隨便上一所并不理想的大學,還不如讓穎穎明年再考,女兒又不是沒有考上好大學的能力。”可復讀一年又要花很多錢,王穎搖搖頭說:“媽,家里還欠著很多債呢……”郭梅勸慰女兒,說欠的債不用她擔心,但如果她考不上理想的大學,作為媽媽她會遺憾一輩子。她對女兒說:“穎穎,聽媽媽的話,你不是一直想上北大嗎?媽媽相信你明年一定能考上。”
王穎并不知道,郭梅此時還有個想法,她要用讀書的方式鼓勵女兒!
王穎復讀期間,郭梅報名參加了川北教育學院小學教育專業的函授班,她說:“女兒呀,再過幾年你就大學畢業了,媽媽可不能連個大專畢業證也沒有呀,要不媽媽多沒面子。”王穎被媽媽的話逗笑了,但她從這句話中明白了媽媽的用意。
母愛的天空下振翅高飛
郭梅白天教學生,晚上又坐在燈下自學,身兼教師和學生雙重身份。王穎每次回家都看見媽媽學習到深夜,無形中受到鼓舞,她發現在學習上媽媽就是個很好的領路人。
可王勇還是擔心妻子的病再次復發。
對此,郭梅說:“老王,你沒發現我的精神狀態越來越好了嗎?”妻子的樂觀、開朗,也漸漸感染了王勇,他在生活上更體貼、照顧妻子,他要讓妻子和女兒的賽跑一直持續下去……
2005年高考,王穎考出了630分的好成績,達到了北大錄取分數線!
可填報志愿時王穎卻猶豫了——上北大的學費會更高,她不能讓爸爸媽媽在經濟上承受更大的壓力呀。考慮再三,王穎選擇了北師大教育管理專業。
“媽,我雖然不能上北大,但將來能像你和爸爸一樣做一名優秀的教師不是也很有意義嗎?”郭梅還沒來得及安慰女兒,女兒竟安慰起了自己,郭梅的雙眼濕潤了——多懂事的女兒呀!
送女兒去北京之前,郭梅叮囑女兒:“穎穎,到北京上大學和在家不一樣,你要好好和同學們相處,遇上問題也要冷靜……”王穎一笑說:“媽,你放心,我會照顧好自己的。”
大一時,王穎常做家教,希望掙錢為爸爸媽媽減輕壓力,但期末時,因為幾分之差,王穎沒能獲得獎學金。2006年暑假回家,郭梅對她說:“做家教是為了掙錢,專心學習、考好成績拿獎學金,不是一樣可以多掙錢嗎?而且還能學到更多知識。”
王穎覺得媽媽的話很有道理,上大二后沒再去做家教,從那以后幾乎每年都會獲得國家獎學金,剛上大四又被保送讀研!
王穎欣喜若狂,但冷靜下來,她打起了退堂鼓——上大一時所貸的5000元學費還沒還上,要是再讀研,家里的壓力又會增加很多呀。可就在她打算放棄讀研時,郭梅的一個電話讓她改變了主意:“媽媽就希望你能讀書,媽媽不希望你過早考慮掙錢的事。”
媽媽的話再次鼓勵了王穎,她毅然選擇了讀研究生。
2011年夏,郭梅病愈后從一年級一直帶到六年級的小學班升入初中,媽媽的這個成績讓王穎欣喜不一,因為度過了這六年,郭梅的身體就達到了醫學上癌癥患者康復的標準,她和爸爸心里的石頭終于落地了。
“媽,我要報考博士!”王穎說出了她的新打算。郭梅很平靜:“穎穎,這是你自己對未來人生的規劃,我和爸爸支持你。”
2012年3月5日,玉河鎮舉行首屆“十大蘇母”頒獎典禮,郭梅榜上有名。4月21日,王穎正式收到了香港中文大學博士生錄取通知書。郭梅抗癌10年,與女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的故事一時間被傳為佳話。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