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可觀的預算,也沒有華麗的動機。在大二的暑假,萌生了買臺相機的念頭。作為一名學設計的人,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靈感來自于生活,生活也來自于靈感。為了更好更快地找到靈感,我需要一個記錄靈感的工具。當時,正巧我們準備到安徽采風寫生,時機正合,所以東借西挪,買了一臺入門級的單反——索尼α390。
這是我的第一臺單反,也可能是最后一臺。為什么這么說?真正決定一張作品優劣的,不是相機前面的鏡頭,而且相機后面的“人頭”。不敢說自己拍的相片有多精彩,只愿可以給朋友們和自己一個視角:保持清醒,審視自己,體味真正的攝影所帶來的樂趣!
新的相機,新的環境,新的心情,猶如孩童獲得新的玩具一樣,在傳統的村落里不斷體驗到攝影的樂趣。在安徽宏村的日子里,走過許多的路,淌過許多的河,在清晨,在夜里,熱鬧孤單的時候,相機都是最好的陪伴,又或者說,最好的鏡子。
慶幸自己當時沒有過多地學過攝影,只是單純地利用鏡頭留下定格的回憶。這是一種全新的感覺,世界可以是你一生的感受,也可以是一部2小時的電影,也可以是一張張簡單靜止的照片。通過鏡頭留下的瞬間,化成四四方方的圖片,反而更能剔除很多鏡頭外的雜質,單純地敘述一個人,一片景,一個故事。所以我更喜歡拍的是鏡頭里的故事。對于我來說,每張相片都有一個故事,每次出發,都是人生嶄新的體驗,讓美麗的時刻點燃夢想,一起旅行吧,身和心,總有一個要在路上。
在我眾多的作品當中,《旅游區的老人》是我最喜歡的一張。這是風景區內普通的一個屋子,老人的兒子在門口賣紀念品,生活了幾十年的家,卻作為了景觀之一,與川流不息的觀光客為鄰。老人在院內默默摘菜,忽然間卻停了下來,低頭凝視著自己的雙手……殘舊的女像,長綠的蘇鐵,褪色的粉沙發,半屋的陽光,仿佛訴說著跨越大半個世紀的故事。這是個怎么樣的故事?不得而知。只知道快門按下的那刻,畫面靜止了。掙扎著要拍下角度更好的一個瞬間,卻遲遲不忍心按下第二次快門,只留下了滿腔的感動。
曾俊銘的茶言觀攝
從來沒有想過成為偉大的攝影師,也沒有想過拍出驚世駭俗的作品,只想當一名平凡的攝影者,單純地只為攝影而攝影,只為記錄生活中最平凡的事。因此在以后的日子里,并沒有想過添置新的相機或者鏡頭。雖然手中的這臺索尼α390也只有普通相機一般的功能,但我愛不釋手,因為只想守住屬于自己世界的快門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