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尊稱為“奢侈護膚鼻祖”的雅詩蘭黛是全球女性化妝品牌的頭把交椅,在過去10年里,其每年10%的復合高增長令其它國際頂尖品牌望塵莫及。經濟學家評論蘭黛家族有一位上進、有能力、頭腦聰明的富二代羅納德·蘭黛,并將公司的成功經營歸功于他的卓越領導力及商業頭腦。然而,2012年新年伊始,媒體爆出雅詩蘭黛公司涉嫌偷逃稅款億萬美元,已被“IRS”(美國國稅局)調查,讓世人對頭頂諸多光環的雅詩蘭黛掌門人羅納德重新認知,過度的貪欲讓這個商業奇才一步步成為了逃稅大王。
●●●●
盛名之下有貓膩
出生于1933年的羅納德和哥哥倫納德一起就讀于美國沃頓商學院,羅納德在學校成績名列前茅,而哥哥則整天花天酒地,成績門門掛紅燈,時常被教授批評。倫納德滿不在乎地說:“我有個學習好的弟弟就行了,到時他幫公司賺錢,我幫公司花錢。”
羅納德從小表現出來的商業頭腦和優秀成績讓雅詩蘭黛夫人甚感欣慰。1958年,年僅25歲的他進入雅詩蘭黛公司。此時,雅詩蘭黛的年銷售額僅有80萬美元,依然是一個小型家族企業。
進入公司后,羅納德意識到產品單一的危機。經過多年調研,1968年,羅納德推出了與原有的雅詩蘭黛品牌一樣高端定位的倩碧品牌。盡管不少人擔心品牌的自相殘殺,但羅納德卻有自己的解釋:“這可以是良性的同門競爭,就像我的兩個兒子,在學習上和馬術上相互競爭,進步更快!”正如他所說,并沒有出現預期中的同門相煎情況,而是相得益彰,兩個品牌在競爭中共同發展。
同時,羅納德認為文化可以創造價值。“美麗就是對美的渴望”,“從來就不拒絕昂貴,但卻物有所值”等一系列廣為流傳的經典廣告語都是在他的帶領下創造出來的。經過長達十年的運作,雅詩蘭黛品牌終于成為時尚標符,就連好萊塢的國際巨星們也趨之若鶩。
1982年,羅納德在25年的歷練后出任集團CEO,1995年兼任董事長,并于當年策劃了雅詩蘭黛一個重要的轉折事件——上市。
羅納德還通過積極收購建立雅詩蘭黛的品牌陣容。上世紀90年代中期,雅詩蘭黛開始重視多品牌組合及特許經營的重要作用。隨著收購彩妝品牌M.A.C.和Bobbi Brown,羅納德通過內部良性競爭,激發創新精神和品牌活力,以應對更加無情的外部競爭。不管是內部研發還是外部收購,目的無非是為了激發雅詩蘭黛文化中的創新精神。
羅納德為雅詩蘭黛帶來了國際化開放色彩。他認為,自己繼承了父親的從容鎮定和母親的洞察力。曾有人請他用一個詞概括母親的最大特點,羅納德用了一個詞——野心。而正是不遜于母親的野心,讓羅納德引領集團實現脫胎換骨的改造,從上市到擴張,體現的是打造一家跨國巨企的野心。
羅納德說:“將美麗帶給全世界所有女性是我母親的夢想,也是雅詩蘭黛公司的遠景。“他與他的母親一樣,用畢生的熱情去締造世界上最大、最好的美容品帝國。羅納德被各大媒體譽為商界奇才,他上任后推行的系列收購、兼并重組、營銷策劃被哈佛等全球知名大學商學院寫成MBA案例,供學生們學習和研討。一時間,他的頭頂匯聚了各種光環。
然而,隨著光環和榮譽而來的,還有大量的稅務單。羅納德不愿意自己深謀遠慮、苦心經營的企業所創造的巨大利潤,被這些稅務單削薄。于是,這個商業天才開始謀劃另一件大事。
1989年,羅納德開始高薪招聘,組建了一個由哈佛大學畢業的會計師、耶魯大學畢業的律師和美國稅務機關退休稅務官組成的稅務管理小組,美其名曰稅務管理,實際上是要他們研究美國相關稅法及經濟法,找出公司避稅及逃稅的方法。
羅納德繼承了他母親雅詩蘭黛夫人的聰明、執著與熱情,但是沒有繼承她的遵紀守法與善良。羅納德也做了許多慈善,但他的善舉背后是精心設計的斤斤計較的利益,無時無刻不在考慮如何為他的公司節省稅收。
●●●●
逃稅花招層出不窮
在大多數人眼里,雅詩蘭黛家族的龐大資產是靠辛勤打拼得來的,但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羅納德的逃稅秘笈。
羅納德接手經營家族公司之后,發現在前有化妝品大鱷寶潔公司攔路,后有強勁對手歐萊雅步步緊逼的情況下,要保持公司收益的持續高增長非常困難。在一次看到美國某上市公司靠偷逃稅款保持每年高盈利的消息后,羅納德決定效仿這一做法。
于是,羅納德捐出了自己收藏的一幅價值200萬美元的中世紀名畫《艾蒂兒·布洛赫·鮑爾畫像一號》,果然為其帶來了40多萬美元的免稅額,而其所謂的捐贈,只不過是左手倒右手罷了,因為接受他捐贈的是他自己為館長的藝術品收藏館。也就是說這幅200萬美元的畫仍然屬于他,而這一轉手卻給他帶來了40余萬美元的免稅額。嘗到甜頭的羅納德覺得苦心經營還不如逃稅來得省心,于是他的專業班子“稅務管理小組”,專門研究在每一筆業務、每一個活動中如何逃稅。
不知內情的人以為羅納德酷愛收藏藝術品,因為他不但藏有大量奧地利、德國的藝術品,還有著名畫家梵高、塞尚、馬蒂斯等人的多幅名作,他的個人收藏總價值在10億美元左右。實際上他孜孜不倦地收藏藝術品,目的就是源源不斷地逃稅。
從1997年到2004年,羅納德把個人收藏的藝術品捐贈給私人基金會或藝術館,用這種方法,在幾年中就減免了數千萬美元稅款。根據美國的稅收政策,向免稅的非營利性組織捐贈藝術品,可以在捐贈人的應納稅款中扣除,這就是“捐贈免稅法”。
1995年,雅詩蘭黛公司上市后,羅納德把上億美元投進股市,這種對沖的方法使他成功逃稅近千萬美元。同時,羅納德從家族借來1380萬股雅詩蘭黛股票,以每股26美元的價格賣給公眾,因為不是他們自己名下的股票,所以避免了交納資產收益稅,逃了差不多9500萬美元稅款。而羅納德依然握有公司的股票,等待獲利。家族成員內部妥協一致,使得羅納德再一次成功鉆了稅法的空子。
2004年,雅詩·蘭黛去世,圍繞著將近40億美元的遺產繼承,羅納德這個逃稅高手再次大顯身手。
針對美國最高達55%的遺產稅稅率,羅納德一方面積極養生,探尋長壽之術,以免早死早交稅;另一方面他和顧問們絞盡腦汁思考如何將他的財產分散,但最終還是歸于子女名下。稅務專家后來測算,雅詩蘭黛家族只支付了大約16%的稅,這僅相當于當時最高稅率的三分之一,逃稅手段果然不凡。
羅納德的高明之處還在于,別的逃稅富翁被媒體謾罵,而他的名聲卻出奇的好,因為他是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圖書館等多家非營利性機構的捐贈人。而每次捐贈時,他都會安排媒體記者參加新聞發布會,當然去的記者都會收到一個不錯的紅包。
●●●●
誓將逃稅進行到底
可是,有時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盡管羅納德被譽為商業天才,又有專門的“逃稅小組”輔佐,但他企圖掩飾的逃稅行為仍然漏洞百出。
2006年,羅納德花了1.35億美元購買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一幅名為《阿德勒·布洛赫·鮑爾夫人》的畫。如此大手筆購買畫作,羅納德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他同意支付1.35億美元的買畫款之后3個月,他出售了旗下CME廣播電視網的股權,售價為1.9億美元。羅納德提前3個月買畫,只是為了在3個月后的股權交易中可以減稅。這一逃稅方法,不光是他旗下稅務管理小組的功勞,也是他多年流連于收藏品市場發現的稅務縫隙。
由于此次羅納德花費高昂,動靜很大,引起各界關注。2006年8月23日,《洛杉磯時報》針對他的行為進行抨擊,說他花1.35億美元買下名畫是假,逃稅才是真。
迫于輿論和媒體的壓力,2006年9月11日,美國稅務機關和美國議會召開緊急會議,美國再次修訂稅法,取消了藝術品“捐贈”的減稅,就是防止富翁用捐贈藝術品的方式來逃稅。這次修訂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因為美國全國的藝術館董事會都在極力游說,他們說如果修改稅法的話,美國的藝術館就再也收不到藝術品了,因為捐贈是美國藝術館藏品的最主要來源。
就是這起事件,羅納德引起了“IRS”(美國國稅局)的密切關注和秘密調查。調查中,“IRS”發現一個最有意思的狀況:有種捐贈方法叫做“禮贈”,雖然名義上藝術品被捐贈給博物館了,但實際上該藝術品仍在捐贈者的名下。他之所以兜了一圈,就是為了逃稅而已。這種“禮贈”是一種逐年讓渡擁有權的方式,捐贈者每次和藝術館約定“捐贈比例”百分之幾,捐贈者可以依照藝術品的市場價,再乘以相應的“捐贈比例”,獲得減稅,藝術館也同樣獲得一定天數的擁有權(用于展覽)或其它所有權,直到全部讓渡給藝術館。通常,藝術館都會在捐贈者去世之后才完全獲得該藝術品的所有權。官方的說法是,為了表達對捐贈者的尊重。
隨著調查的深入,“IRS”在查看羅納德旗下的CME電視網資料時,發現了羅納德的第二種逃稅方式——逃稅天堂。
這家電視網是由位于荷蘭的公司運營的,但總部卻位于百慕大群島,而1.9億美元的股權出售又是通過兩家位于開曼群島的公司操作的。羅納德之所以頻繁地與百慕大和開曼群島這些逃稅天堂發生關系,就是為了躲避美國的稅收。
另外,羅納德的巨額資產還包括位于華盛頓、佛羅里達州度假勝地棕櫚灘、漢普頓等地的房產和市值約為數億美元的股票,以及世界上獨一無二、最為龐大的中世紀武士盔甲收藏品。這些資產都由一個巨大的、迷宮一般的網絡所持有或運營,包括信托基金、有限公司、控股公司。而羅納德的一名被辭退的律師坦言:“搞得這么復雜,就是為了逃稅。”
羅納德將很多資產(尤其是房產)轉由基金和公司持有,以令其個人真正的資產數額難以計算。不僅蘭黛家族有自己的家族信托基金,羅納德夫婦還有自己的家庭信托基金,這些基金都可以幫他們以最低的稅率把資產傳給繼承人。通過這些機構,羅納德僅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棕櫚灘的房產,每年就可以少交40萬美元的稅款。
2010年5月,就在美國稅務機關認為已經準備充分,著手調查羅納德逃稅一案時,雅詩蘭黛集團為紐約州長選舉捐款1000萬美元,州長佩特森給曾是自己同學兼好友的紐約國稅局局長打了一通電話之后,羅納德又一次僥幸逃脫了調查。
“我們只是合理避稅,并沒有逃稅。”羅納德在一次面對稅務機關工作人員質問時答道。
如今的雅詩蘭黛集團年收入已超過50億美元,位列《財富》全球500強企業。雅詩蘭黛商業帝國,因“美”之名而起步并壯大,羅納德把母親的事業種子,在全球化版圖上實現王朝般的全新規模和影響力。目前,雅詩蘭黛集團旗下26個品牌幾乎鋪上了全球的貨架,公司近一半的收入來自美國本土以外市場,采購生產銷售環節也跨越了歐美亞三大洲。
然而商業帝國建立起來的背后又有多少稅款未交。雅詩蘭黛在世界其它國家的分公司也不時傳來逃稅丑聞,羅納德的逃稅理念已貫徹落實到各個分公司的每個細胞里。
最讓美國稅務專家“嘆為觀止”的是,羅納德不僅過去逃稅,現在逃稅,他還將逃稅計劃做到了2020年。真的是生命不止,逃稅不息!大有將逃稅進行到底之勢。
2011年,羅納德將價值1億2000萬美元的股票賣給一家投資銀行,但他卻將時間設定在2020年。作為協議的另一部分,他只得到了約為1億2000萬美元的75%的現金。乍一看,這絕對是一樁虧本的生意,但這種“乾坤大挪移式”的交易的結果,就是總價為1500萬美元的稅款本來應該在2011年支付,但現在可以推遲到2020年,因為那時交易才完成。他為了逃稅,已經把買賣做到了未來。
就算到了2020年,這名逃稅達人依舊可以找到其他的方式,讓這筆稅款繼續被推遲支付,而且是合法的。為了逃稅把近十年后的事情都計劃好,現年78歲的羅納德·蘭黛很有可能將他死后若干年的逃稅計劃都安排好了。“我建議美國政府在羅納德死后為他立一塊碑,墓志銘上寫‘逃稅大王羅納德,尚欠美國政府1億美元稅款,此塊墓基地稅除外’。”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大衛·萊特曼在他主持的CBS電視臺的《深夜秀》節目中調侃道。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這次盯上雅詩蘭黛集團的是美國國家稅務局。美國國稅局被稱為“美國最令人聞風喪膽的政府部門”,它無孔不入,威力甚至超過國防部、中情局。
2012年1月,這個被美國民眾稱為“惹誰也別惹它”的“IRS”正式傳喚雅詩蘭黛集團相關工作人員,但是羅納德早就聘請了一個10人組成的律師團來應對這次危機。美國知名法官蘭道爾說:“按照常規,這場稅務官司的審理有可能持續數年。”
羅納德主政的雅詩蘭黛集團與美國稅務機關的斗法大戲一時半會結束不了,這場逃稅與反逃稅的戰爭到底鹿死誰手,誰是最后贏家,結果不得而知。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一旦證據確鑿,雅詩蘭黛將遭到毀滅性打擊。這名商業奇才本已獲得世人無法企及的成功和財富,但無限膨脹的貪欲,最終將他和他的事業引向了懸崖。
(責編/方堃)
E-mail:fangkun212@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