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78歲的李奶奶總是咳嗽不止。她以為是受涼感冒所致,便自行服用消炎藥、止咳藥,連服了半個月,沒有絲毫好轉,只好到醫院診治。醫生建議做胸部X線檢查,沒有發現任何異常。仔細詢問病史,家人說李奶奶近來不知為何脾氣變得急躁易怒、記憶力差,且手腳笨拙。于是再做腦部CT造影檢查,結果確診為腔隙性腦梗塞。用改善腦循環的藥物治療后,咳嗽癥狀逐漸減輕,最終停止。
腔隙性腦梗塞是腦梗塞的一種特殊類型,是在高血壓、動脈硬化基礎上,發生腦深部的微小動脈閉塞,引起腦組織的缺血性軟化病變。約有75%的腔隙性腦梗塞患者沒有明顯的神經損害癥狀,或者僅有輕微的注意力不集中、久咳不止、記憶力下降、輕度頭痛、頭昏、眩暈、反應遲鈍等癥狀。由于人的吞咽反射和咳嗽都通過中樞神經支配,腦部血栓會導致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功能下降,在攝食或吞咽唾液時,經常會有少量食物進入呼吸道;又因咳嗽反射功能遲鈍,不能立即咳出,因此會引起久咳不止。
預防腦梗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老年人應當對自己的血壓、血糖、血脂水平,進行一次認真的檢查,看一看是否處于良好的控制之下。高血壓患者應當堅持服用降壓藥物,并根據血壓的變化,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調整用藥。糖尿病患者除了積極控制血糖外,如果血壓也高,必須嚴格控制血壓。對于冠心病人、糖尿病人、頸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者、血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高者,應當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或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藥物,以及他汀類調節血脂藥(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吸煙者發生腦梗塞的幾率高于其他人數倍,應當盡早下決心徹底戒煙,否則后患無窮。
其次,要注意飲食起居。應多吃蔬菜和水果,減少食鹽的攝入量(5克/日以下)。進食低脂乳制品,減少動物脂肪的攝入量。不要暴飲暴食,不要大量飲酒,要注意保證有規律的睡眠和保持愉快的心情。燥是秋之主氣,易傷津液,平時要多飲些開水、淡茶、豆漿等飲料。還應多吃些蘿卜、蕃茄、梨、香蕉等具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要禁煙、酒和辣椒等燥熱之品。《千金翼方》說:“秋冬間,暖里腹。”因此在飲食上應注意暖腹,禁食生冷。
再次,要科學補水。一是不渴也要喝水。秋燥耗傷陰津,導致皮膚干燥和體液大量丟失,使血液黏稠度升高。按照醫學要求,正常人除三餐外,每天需要另外補充1 500毫升的水,這對中老年人來說更為重要,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環,防治心腦血管病。二是睡前喝杯白開水。人的血黏度在一天之中不停地變化,并有自己一定的規律,在早晨4點至8點血黏度最高,以后逐漸降低,至凌晨達到最低點;以后再逐漸回升,至早晨再次達到峰值。因此,腦血栓的發病時間多在清晨至上午期間。醫學研究發現,如果在晚上入睡前喝下約200毫升水,第二天早晨人體的血黏度不僅不上升,反而有所下降,有利于維持血流通暢,防止血栓形成。
最后,運動休閑可以減少腦中風的發病風險,每日3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必要組成部分。但是,秋季進行戶外運動應注意防寒,天氣寒冷時可以選擇室內運動,或選擇中午日照充足,比較暖和的時刻進行戶外活動。
上述這些預防措施,可以有效減少腦梗塞的發病機會,但并不能完全防止腦梗塞的發病。腦梗塞發病后3小時內,是最佳治療時機,這就是所謂“時間即是大腦”的道理。所以,老年人一旦出現言語不清、流涎、口角歪斜、偏身麻木、無力或眩暈等癥狀,應當迅速前往具備腦CT檢查等條件的醫院急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