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收費一直是備受廣大家長關注的熱點問題。目前,國內公辦幼兒園收費由物價部門明碼標價,民辦幼兒園收費則跟著市場走,收費項目和標準都由學校通過成本核算自主決定。正因為如此,國內現在年收費達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的天價幼兒園不斷涌現,收費一個比一個高,引發的爭議也一個比一個大。
天價幼兒園不斷涌現,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目前我國的幼兒教育體系和教育理念,還不能滿足部分家長的特殊需求——他們崇尚西方的教育理念,對于公辦幼兒園的教師和教育理念有一定的不滿,這部分群體通常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經濟實力,愿意為孩子的教育投資,從而促生了天價幼兒園的出現。
不可否認,西方的幼兒教育理念更強調對孩子的賞識教育,建立和健全孩子的人格等,有一定的合理之處,值得我們借鑒。然而,借鑒西方的幼兒教育理念不能成為學校收取高價的理由??v觀目前的天價幼兒園,其收取高價的理由大多是強調學校引進了外籍教師,打著雙語甚至全英文的旗號,這種對語言能力的過度重視,并沒有真正把孩子的自由發展放在首位,是對西方幼兒教育理念的偷梁換柱。
天價幼兒園的天價,一方面給自己帶來了高額利潤;另一方面,又滿足了部分家長對自身社會地位的炫耀。它已成為一些經濟實力較強的家長用來和其他社會階層有效區分開來的手段,演變成為一種炫耀性消費。這點被越來越多打著所謂“優質教育”幌子的天價幼兒園看到,并加以利用,致使部分家長報名天價幼兒園的初衷,從一開始看重其先進的教育理念,轉變成家長之間對社會地位的比拼。而一些經濟實力并不雄厚的家長,為了能夠讓孩子被名流,“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同時也試圖通過模仿社會地位較高的家長的這種行為,來提升自身的社會地位,也加入到對天價幼兒園的追捧隊伍中。
當天價幼兒園的實際運行、效果和其宣稱的“目標”——引進新的教育理念、鼓勵孩子自由發展背道而馳時;當幼兒教育的出發點不再僅僅是為了孩子的發展,而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家長社會地位比拼的工具時,天價幼兒園對于實現教育公平,對于促進我國幼兒教育理念的多元化,都構成了威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新的社會隔離,使得不同的社會階層之間的流動可能進一步降低,從而對于社會穩定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只有放下對天價的追求,把孩子真正放在第一位的幼兒園,才是我們這個社會所迫切需要的。
編輯 陳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