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調查顯示:1/4的人每天挖1次鼻孔;1/5的人每天挖5次鼻孔;還有1/4的人涉嫌患上了“挖鼻孔強迫癥”,每天花在挖鼻孔上的時間累計高達15分鐘。
別嫌惡心,在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大多數人都吃過鼻屎呢,有的好奇寶寶還不止吃過一次。也許,你還會有新發現:鼻屎是咸的。這是怎么回事?
原來,鼻腔分泌液(由位于鼻腔黏膜上的黏液腺分泌出)主要由黏液素和無機鹽組成,而無機鹽的主要成分是鉀和鈉,它們的味道嘗起來是咸的,所以,我們的鼻屎也是咸的。
鼻屎是怎樣形成的?
鼻屎是由鼻腔吸入的大量灰塵和鼻腔的黏液結合而成的。
人的鼻腔內壁上有一層黏膜,它會分泌大量的黏液(即鼻涕,正常人24小時要分泌500毫升~1000毫升),其中的一部分會順著鼻腔和喉嚨之間的通道直接淌進大家的胃里,也就是說,被吞掉了!
剩下的一部分鼻腔分泌液,則時刻準備著潤滑及保護鼻子內部——它們會和鼻毛一起組成一道防線,共同把空氣中的灰塵、細菌等有害物質留在鼻腔里,以免這些物質被吸入肺部,誘發疾病。隨著呼吸,它們就會一起干掉,最終變成鼻屎。如果我們吸入的灰塵太多,它們還可能會變色。例如,煤礦工人的鼻屎通常都是黑色的。
當我們遇到大量病菌的攻擊,比如感冒,這時,鼻腔就會分泌更多的鼻涕把病菌沖出去,而我們也不可避免地會變身“鼻涕蟲”。
鼻涕是健康的信號:
清澈的=正常
黃色=受到感染
綠色=受到感染/吸煙太多/吸入太多污染物
怎樣科學地挖鼻屎?
在我們鼻腔內那一層很薄的黏膜下,有著十分豐富的毛細血管,如果粗魯地把手指伸進去大挖,那些毛細血管可能會受損,甚至流血。此外,這么蠻干還可能會挖掉鼻毛,使得鼻腔“門戶大開”,引得無數微生物前來侵襲,造成前鼻腔感染,嚴重時還會造成顱內化膿性感染。
那么,怎樣才能文雅、科學地挖出鼻屎呢?
首先,尋找一個私密的地方,比如家里的衛生間。然后,用一根棉花棒蘸溫水濕潤鼻腔,等待鼻屎軟化后,再自然擤出來。最后,輕輕地將鼻屎和鼻涕擦凈。
鼻涕的花邊新聞
★鼻涕的速度
打噴嚏時噴出的鼻涕速度能達到160千米/小時。所以,我們打噴嚏的時候,最好用手帕或紙巾捂住,不然,10米外的人也有可能被“擊中”。
★最貴的鼻屎價值5 300美元
世界上最昂貴的鼻屎來自一位名叫斯嘉麗·約翰森的人,她曾經用一張紙巾擤鼻涕,然后把這張紙巾放在eBay(易趣網,美國的一個購物網站)上,賣了5 300美元(約35 000元人民幣),捐給了慈善事業。
★有趣的習俗
愛斯基摩人的習俗是媽媽用自己的嘴巴把小孩的鼻涕從鼻子里吸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