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首先就我國廢舊家用電器處理的現狀進行了必要的分析,而后從加強廢舊家電循環監管以及推動廢舊電器產業鏈的完善兩個方面,對我國廢舊家電處理過程中的問題進行了說明并給出了相關改進建議。
關鍵詞:家電;廢舊;管理;處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X7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0-0001-01
我國對家用電器的生產以及消費能力向來不容質疑,隨著近年來經濟的發展,家電在社會中日益普及并且多樣化。這種發展趨勢帶來的另一個顯著表現就是我國的廢舊家電在最近幾年呈現出明顯的增長,這種增長以很多種方式影響著我國的社會環境以及自然環境,已經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因此,為了我國能夠在各個方面實現可持續發展,有必要對廢舊家電投以必要的關注和整頓。
一、我國廢舊家用電器處理的現狀
對于家用電器的消費以及淘汰,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我國的經濟發展狀況。我國人口基數較大,因此對于家用電器的消費水平也相對較高。目前洗衣機、電冰箱、空調、電視以及個人電腦是報廢量居于榜首的廢舊家電類目,同時各種小家電也成為報廢家電的一大來源。
對于我國的廢舊家電處理狀態,同國外有著很大的差異。
首先從處理方式方法看,國外的環保產業鏈已經相對成熟,在西方發達國家,對于處理廢舊家電的費用由廢棄者負擔,并且對于廢舊家電的處理也都采用自動化機械設備進行分解,借以降低人力成本。但是對于我國而言,對廢舊家電的處理則多采用手工操作,這一現象的主要起因是我國勞動力成本的相對低廉。然而另一個不能忽視的方面是我國對于廢舊家電處理產業鏈的不完善,這種不完善不僅僅會直接影響到這一產業鏈的生產效率以及其自身發展和對于社會環境以及生態環境的影響。成熟的產業形態,無疑有助于產業中相應科技的發展,方便有關部門進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將對環境的危害降至最低,同時對于提高整個產業的生產力,提升經濟效益大有裨益。
其次,從廢舊家電的流向看,我國同發達國家也有著自身的特征。對于發達國家,由于已經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因此經濟的成熟,使得其全國上下對于家電的需求基本保持同步,這種同步進一步演變成了對家電淘汰步伐的一致,因此家電遭到淘汰廢棄以后,基本只有一個處理方式就是拆分歸類。但是對于我國而言,情況大不相同。我國地域廣大,經濟發展速度各異且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廢棄家電在我國的走向。相關統計表明,在我國只有大約20%的廢舊電器進行了拆分歸類處理,剩余月80%的廢舊電器,都通過各種形式重返市場繼續投入到消費過程中。
二、我國廢舊家電處理過程中的問題以及改進建議
針對于上文中論述到的關于我國廢舊家電的處理狀況,不難發現在目前階段,我國在廢舊家電問題上存在的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可以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建議如下:
(一)加強廢舊家電循環監管
現在對于廢舊家電的流向,在我國已經成為一個問題。進行拆分的家電難以實現產業經濟效益,還會對環境造成污染。而對于未拆分的家電,其流向同樣令人擔憂。
未經拆分的家電通常都進行了一定的維護而后進一步投入市場,再一次進入消費環境中,但是對于這種再消費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隱患。部分被淘汰的家電在進行必要的維護和翻新之后,直接進入流通領域以次充好,形成流通領域的欺詐行為,直接損害消費者利益,甚至在特殊情況下可能會造成對消費者的人身傷害。另外一些廢棄家電,在淘汰以后經過維修,然后轉賣到我國經濟相對不發達的地區進行繼續使用,這一類家電有的時候在功能方面雖然能夠保持相對穩定,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售后維護服務,因此會降低其使用效果,損害消費者利益;更為嚴重的是,很多家用電器在超過正常的服役期限以后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這些家電直接進入二次消費,直接對經濟水平較低地區的消費者構成潛在威脅。
針對這一問題,應當針對于淘汰的廢舊電器進行必要的流通控制,對其流向進行登記,確保安全性能。在可能的情況下設置必要的經濟杠桿,帶動相應生產廠充分參與,對相應的廢舊家電進行檢修,并且嚴格控制質量,在可能的情況下附加必要的服務。一方面使廢舊電器得以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也能夠確保消費者的人身安全。
(二)推動廢舊電器產業鏈的完善
廢舊電器在進行處理的過程中,如果產業鏈得不到完善,一方面相應的科技會出現停滯局面,造成環境的污染以及資源的浪費,阻礙生產力的前景;另一方面,產業鏈質量的提升也有利于迅速拉動經濟的發展。
丹麥研究人員的分析結果顯示,1噸隨意搜集的電子線路板中,可以分離出286磅銅、1磅黃金、44磅錫,其回收利用具有廣闊前景,而電子線路板在廢舊家電中尚處于低價值產物。與此同時,環境的污染在我國而言更是刻不容緩的問題,一個有限的生態環境承載了太多的人口和經濟發展的壓力。從這兩個方面看,我國廢舊電器產業鏈亟待完善。
對于相關產業鏈的完善,首先是需要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采用獎懲分明的手法,對環境進行保護,并且對參與產業鏈建設的企業進行必要的補貼。日本早在1998年6月就頒布了《家用電器資源回收法》,而我國的《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一直到2007年才開始施行,并且還并沒有涵蓋所有的廢棄家電產品。此外,對于已有法律法規的落實也必須加以重視,唯有如此才能收到理想的治理效果。
其次,推動相應文化建設。文化的范圍很大,其中包括了科技、宣傳、認識方法等眾多方面。對于廢舊電器產業的相關方面而言,一方面應當出臺相應的政策促進并且推動相應的科技發展,確保對廢舊電器的拆分和拋棄過程不會對環境帶來隱患。另一方面應當加大宣傳力度,讓全社會都對廢舊電器走向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呼吁全面參與正確處理廢舊電器,才能夠獲得良好效果。
三、結論
廢舊電器的處理涉及到社會和生態的眾多方面,因此應當慎重和妥善處理。唯有整個社會都充分認識到其重要性,才有可能使廢舊電器獲得妥善處理。
參考文獻:
[1]戴桂林,張永強.城市可持續發展思路下廢舊家電回收模式探討[J].商業研究,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