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確個體工商戶在消防行政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對于消防責任的履行及消防監督有很重要的意義。現行的新消防法對個體工商戶的法律主體并沒有提出具體規定。本文以江西省消防法律、規章為視角,厘清個體工商戶在消防法律體系上的地位,以明確其法律責任。
關鍵詞:個體工商戶;消防法律體系;法律地位
中圖分類號:F810.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0-0230-01
自改革開放以來,個體工商戶發展至今已經有三十余年的歷史,為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隨著個體工商戶規模的日益壯大,其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各地九小場所消防事故頻發,給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威脅。個體工商戶在新頒布的《消防法》中的法律地位究竟是什么?是看作個人,還是歸類為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消防法律法規、部門規章沒有明確個體工商戶在消防法律中的法律地位問題。這種不確定性給消防監督帶來了一定不便,也增加了個體工商戶的火災風險。
新《消防法》全文沒有涉及個體工商戶,涉及法律責任主體最多的是單位和個人。公安部第107號令第三十七條規定:有固定生產經營場所且具有一定規模的個體工商戶,應當納入消防監督檢查范圍,但也沒有對個體工商戶的法律地位予以明確。
單位,在法律上并沒有給單位這一概念進行明確的界定。刑法學的單位犯罪中單位是指依法設立的單位,包括五種單位: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具體來說是要具備法人資格,沒有法人資格的視同為個人。按照通常的理解,只有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才能視為單位。個體工商戶是指自然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依法經核準登記,從事工商業經營的,為個體工商戶。個體工商戶沒有獨立財產,其財產依附于開設個體工商戶的個人。因此,個體工商在法律上的地位等同于個人。可見,個體工商戶是與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存在很大的區別,不能混淆。因此,從新消防法和公安部第107號令的角度來說,對單位的規定及處罰不能適用于個體工商戶。
隨著個體經濟的日益活躍,個體工商戶的規模在不斷擴大。以筆者工作的城市為例,所有的歌舞娛樂場所登記的都是個體工商戶且不少面積超過500平米,雇員能達到數十人。有不少客房數超過30間的賓館也注冊為個體工商戶。如果在消防監督上按照個人的法律責任對上述個體工商戶進行要求,那么個體工商戶就不用履行消防法第十六條等一些最基本的義務,而且消防機構對其進行消防監督時也不能適用單位的罰則。這類個體工商戶的消防違法成本大大降低。這顯然是不符合消防工作的實際需要。為此,《江西省消防條例》附則第九十條規定,有固定生產經營場所且具有一定規模的個體工商戶,應當參照本條例有關單位的規定,履行消防安全職責,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根據江西省消防總隊《貫徹實施公安部<消防監督檢查規定>的若干意見》有固定生產經營場所且具有一定規模的個體工商戶范圍是1.建筑面積在100平方米以上(含本數,下同)且經營可燃物品的場所;2.建筑面積在100平方米以上的餐館、茶館、咖啡廳等非娛樂性質的餐飲、休閑場所;3.客房數在10間以上的賓館(旅館、旅社)等住宿場所;4.建筑面積在5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娛樂場所;5.醫院、養老院、學校、托兒所、幼兒園;6.建筑面積在100平方米以上的生產、制造、加工場所;7.易燃易爆場所。以上七個方面范圍內的個體工商戶在江西省區域內是比照消防法律關于單位的要求履行消防法律職責,消防部門對其進行監督時同樣適用消防法律關于單位的規定。上述范圍以外的個體工商戶按個人對待,依照《江西省消防條例》第二十三條的要求要履行公民的消防安全義務。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大致明確個體工商戶在我國消防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個體工商戶既不能簡單的擬制歸類為單位,也不能完全視之為個人,而因當根據具體情況做不同的劃分。類似于江西省地方消防法律規章對于個體工商戶范圍的劃分,既可以確保個體工商戶按照消防法律的要求履行相應法律職責,又能保證規模較小的個體工商戶不受太多的行政束縛,更好的發揮其在經濟活動中的活力,為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