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計算機的普及,信息化的深入發展,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到了課堂教學中,本文根據多年《電工基礎》課程應用多媒體教學的諸多體會,從教學內容的選擇、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及多媒體教學中要注意的幾個問題等方面進行了總結,以期與同道交流。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電工基礎;電子電工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0-0222-01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信息化的深入發展,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到了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對象和所要達成的教學目標,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以多種媒體信息指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手段?!峨姽せA》是電子電工專業課程的核心基礎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它直接影響到后續課程的學習及從事實際工作的能力。筆者在多年《電工基礎》課程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有諸多體會,現總結如下。
一、要把握課程特點,選擇適合發揮多媒體特性的教學內容
《電工基礎》主要講述的內容是電工基礎理論及其在直流、交流電路分析計算上的應用;常見電路元件以及動態電路的分析等。課程內容的理論性強,抽象概念多,涉及理論和實際方面的知識多。選擇制作適合發揮多媒體特性的教學內容,如電磁感應現象、發電機、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含有電容與電感的交流電路中電壓與電流的相位關系等教學內容可充分顯示多媒體的優勢,制作多媒體課件,采用新穎多樣、生動有趣的動畫、圖像、聲響來展現教學內容,可使課堂教學更形象、生動和有趣,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率。
二、多媒體教學在《電工基礎》理論教學中的作用
(一)使抽象內容形象化,增強學習趣味性。多媒體課件能綜合處理聲音、文字、圖像和視頻,可以形象豐富地表述課程內容。在《電工基礎》理論教學中,充分使用精心制作的多媒體課件,可以使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例如,在電容器充、放電過程的教學中,可以用動畫的形式來表示在充(放)電時電流的大小變化,以及隨充(放)電時間的變化電容器電量變化的過程。這樣讓本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體化,有利于學生理解其物理過程,進而通過教師的講解,讓學生充分掌握這一物理過程,為以后學習電容器的“隔直通交”特性、濾波電路等知識打下基礎。
(二)節省課堂時間,相對擴大教學容量。應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與傳統黑板-粉筆式教學相比節省了板書、畫圖的時間,相對節省了課堂時間,為擴大教學容量,增強師生間交流提供了時間條件,從而避免老師一言堂、滿堂灌、學生被動接受的情況。例如講解磁的基本概念時畫地球的磁極、一根條形磁鐵的磁感應線、兩個異性磁極磁感應線、兩個同性磁極的磁感應線,既費時又不一定畫的好,而用多媒體課件則可將這些畫面完美的展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可以利用節省的時間和學生交流學習中的問題,拓展知識面,一方面幫助學生消化知識、豐富知識,另一方面可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三)使靜態問題動態化,有利于突破教學難點。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將原本靜態的內容以動態的形式表現出來,使學生如同身臨其境,這能極大地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從而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例如,發電機、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一教學難點,假如“照本宣科”,老師講起來費勁,學生聽起來就更費勁,難以理解。若制作一些多媒體課件,來模擬顯示線圈的轉動過程、電流的變化過程以及換向器和電刷的滑動接觸情況,則會使學生看得見,弄得懂,易講易學。又如,對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的講述,如果老師僅憑語言來講述電子、空穴對PN結的影響,那么對初學電子的學生來說就比較抽象,學生很難充分理解。若利用多媒體課件形象地演示PN結加正向電壓導通、加反向電壓截止的現象,就會起到靜態問題動態化、變難為易的作用,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三、多媒體教學在《電工基礎》實踐教學中的作用
實驗是電子電工專業課教學中重要而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學生實驗或演示實驗,可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進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彌補實驗條件不足,充分展現實驗內容。《電工基礎》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實踐教學一方面印證了學習的理論知識,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從業能力。但實驗前學生往往對實驗儀器設備、工具和實驗材料都缺乏感性認識,甚至對實驗本身也不能很好的理解。另外,由于教學條件的限制,如演示實驗中部分儀器不便來回移動,再如部分實驗因器材缺少而不能開設等。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充分應用電子仿真軟件,既可以讓學生在進入實驗室前,充分認識實驗儀器,材料和工具,又可以系統地了解實驗方法、實驗過程,看到實驗結果。為學生動手設計實驗,完成實驗起到示范作用,保證了實驗進行的可靠性。同時,對部分操作難度大或者實驗條件不滿足的實踐活動,可能通過仿真實驗或者教學錄像來完成。
(二)減少危險傷害,擴充實驗內容。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對具有一定操作危險性的實驗,通過多媒體音頻、視頻、動畫等的合成,制作成課件,進行模擬演示,可減少實際操作危險實驗所帶來的不必要的危險傷害,既擴充了實驗內容,也拓展了思維空間。
如供電系統中發生串聯諧振的危害、不對稱三相電路為什么不能取消中線,再如觸電、短路等。這些事故再現,有一定的危險性,而要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防止此類事故發生,又必須講解。這時,可利用多媒體課件模擬事故發生時的情景,讓學生從栩栩如生的情景中,領悟其中的內容及防止方法,將會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四、多媒體教學中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要把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結合起來。多媒體不是萬能的,有優勢也有不足。多媒體是教師教學活動的輔助手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是不能改變的。不分課程內容,過分依賴多媒體技術,僵化地使用多媒體教學,忽視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作用,會使教師成為課件的放映員,學生成為缺乏活力的觀眾。
(二)課件制作要注重有效性和實用性。多媒體課件制作時,應把多媒體與教學內容充分整合,備課時應考慮周密、精心設計,不能只圖表面熱鬧而不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多媒體的巨大功能,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總之,多媒體教學是實現《電工基礎》教學過程優化的一種手段,有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突破教學難點,而且可在一定范圍內能解決技工學校中存在的教學設備相對緊張的問題,彌補實驗條件不足,擴充實驗內容。因此,恰當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促進《電工基礎》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敬梅.電工基礎[M].第2版.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3
[2]劉健仁.多媒體在電工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科技,2010,26(11):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