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昆曲表演中,舞蹈動作與歌唱巧妙地融合為一體。隨著樂器的伴奏,表演者載歌載舞,在空曠的舞臺上演繹出一幕幕動人的悲歡離合。
因此,昆曲可“聽”,也可“看”;可“悅耳”,也可“悅目”。聽——唱詞文采飛揚,聲腔柔潤婉轉,節奏抑揚頓挫,給人聽覺的享受。看——舞蹈優美典雅,動作細膩輕柔,眼神顧盼生輝,讓人觀之難忘。
舞蹈
昆曲的舞蹈婀娜多姿,伴著舒緩的曲調,真是“輕歌曼舞”。比如《長生殿》一劇中的“霓裳羽衣舞”。
為配合唱詞的內容,表演者也要做出相應的動作。比如,《牡丹亭》的《游園》一折中,女主角杜麗娘與丫鬟春香游園。當杜麗娘唱到“生生燕語明如剪”時,主仆二人輕移蓮步,緩慢轉身,像是要尋覓燕兒在何處“竊竊私語”一樣。
動作
看似尋常的每一個動作,都要力求細膩輕柔。再比如《游園》中,調皮的春香蹲下身來撿石子,應該是用拇指與中指輕輕地“拈”;如果五根手指并用,一把“抓”起石子,看起來就顯得粗野,沒那么美了。
眼神
眼神也是表演者須著重表現的一個元素。如果眼神傳神,人物的性格、戲劇的情節很容易就能表現出來。《西游記》的《借扇》一折,鐵扇公主與孫悟空對視時,孫悟空眼神中透著機智與狡猾,鐵扇公主的眼神中則滿是懷疑與防范。
如今,其他劇種的演員,甚至是舞蹈演員,都會專門向經驗豐富的昆曲表演藝術家學習舞臺表演。這再一次見證了昆曲“百戲之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