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禮泉縣蘋果發展經歷了上世紀70年代打基礎,80年代大發展,已成為我國蘋果十大主產縣之一。但由于起步早,加之受當時條件制約,在灌區還有相當面積喬化密植果園,受果農技術水平的影響,其經濟效益遠低于矮化栽培果園。為此我們結合當地條件,經過對現有果園更新模式和效益的調查,提出了多砧穗以矮換喬的果園更新技術模式,并取得了較好效果?,F介紹如下。
1多砧穗以矮換喬技術
1.1樹體處理
對于要改造果樹,當冬季養分充分回流根系后,從低于地面3~5cm處鋸除,覆膜后覆土堆覆蓋(圖1)。
1.2接穗及其數量、質量要求
根據嫁接果樹的多少,準備2倍其數量的接穗,5倍數量的矮化砧木。要求從健壯樹體采穗采砧,最好使用無病毒砧穗。先在室內二重接,即將品種和中間砧用舌接法嫁接好后沙藏待用(圖2)。
1.3嫁接
春季果樹樹液流動后刨開土堆,采用皮下接技術進行嫁接。為保證成活,一般每樹嫁接準備好的2個二重接的接穗,并與2~3個矮化砧木靠接(圖3),一般每株嫁接4~5個接穗,甚至還可以更多,主要根據原有樹干的粗細、品種及中間砧,嫁接后要求地面以上部分用塑料膜全部包扎(圖4)。
1.4及時進行品種靠接
當品種枝條半木質化后及時進行靠接(圖5),靠接后枝條相互支撐牢靠,一般不需設立支柱,但對于沒有靠接的單個砧、穗,因為樹體貯藏養分僅僅供應有限的幾個砧穗生長,根冠比失調,所以生長特別快,牢固性差,容易被風劈裂,要進行綁縛固定。
2技術優點
多砧穗以矮換喬技術變高接為超低干根接,使果樹原有枝干獲得更新,樹干光滑健壯,不易被枝干病害病菌侵染,減輕和杜絕了腐爛病的危害。同時,變一砧穗嫁接為多砧穗靠接,減少了根系死亡,有利于樹體樹勢的穩定。一砧穗嫁接由于生長點少,枝條制造的養分遠不能滿足根系生長的要求,因而造成果樹根系大量饑餓死亡,而衰弱或死亡的根系又為各種土壤病害病菌的侵入創造了條件,造成根系病害蔓延,嫁接的果樹呈現出未結果前長勢旺盛,結果后樹勢大衰,甚至會突然死亡。
(收稿日期:201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