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阿克蘇地區通過多年試驗探索,總結出了用核桃實生小苗秋季栽植建園技術,即當年育苗,當年秋季定植,以及三次截干、三次摘心低位嫁接技術。該技術有效解決了核桃在苗圃地凍害問題,使造林成活率提高了20%以上,嫁接成活率達95%以上,實現了核桃早成園(提早成園1~2年以上)、低投入(每667m2節約建園成本220元以上)、矮密栽培(667m2有效株數≥44株)、3年見果、5年投產、7年豐產的目標,極大地推動了地區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核桃產業化跨越式發展。新疆阿克蘇地區從2007年開始大面積推廣此項技術,目前推廣面積達7萬hm2。
1園地選擇與規劃
1.1園地選擇
應選擇在無污染和土壤pH值小于8.2,有機質含量1%以上,土層厚度1m以上,地下水位2m以下,土壤含鹽量低于0.25%,生態條件良好的地區建園,熟地和新開荒沙壤地均可。要求年均氣溫在9℃以上,年最低氣溫不低于-25℃,絕對最高氣溫在38℃以下;相對濕度在40%以上;無霜期180d以上。不宜選擇經常出現干旱風的地帶。
1.2園地規劃
園地的規劃設計要有利于果園生產管理,面積較大時要劃分小區,小區3.3~6.7hm2,長方形,長邊為南北向。渠、林、路、房屋等配套設施,統一規劃布置。配置相應林帶,林帶占果園面積的5%~10%,設主林帶和副林帶,主林帶與主風向垂直,寬10~15m,副林帶寬4~6m,樹種以新疆楊、胡楊為主。道路和灌排渠道配套,機井每眼灌溉10hm2,道路占總面積的2%~3%。面積在10hm2以上設主路、支路、小路,4~10hm2設主路、支路,3.4hm2以下設小路。定植前對土地進行平整,小區面積內高差±5cm,便于灌溉和排水,如土壤含鹽量大要進行改良。
2起苗
秋季10月中旬至11月初起苗,起苗前苗圃地應灌水1次。采用人工起苗,主根未切斷時不要用力硬拔,防止根系劈裂,力求多帶側根和細根。挖好的苗木要及時進行假植,切忌根系裸露在外暴曬。
3建園
選擇當年育的實生小苗,要求苗木地徑≥1.5cm,苗木高度≥25cm,主根長度≥25cm,須根完整,根系無劈裂,苗木無病蟲害,枝干充實并無機械損傷。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定植,采用3m×5m或2m×3m。目前新疆阿克蘇地區采用最普遍的是3m×5m。
定植前先要開溝起壟,南北行向按行距挖深10cm的溝,兩邊起下寬80cm、上寬60cm、高30cm的壟,再在溝內挖深0.6m、寬0.6m的定植穴。將充分混合的表土、農家肥、過磷酸鈣或三料等混合后施入坑底,栽植溝穴內施入的有機肥應是《NY/T394-2000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中規定的農家肥料和商品肥料。在準備好的定植溝中放入用生根粉處理過的苗木,使苗木根系伸展,然后埋土,分層踩實,并輕提苗木,使根與土密接,栽植深度以覆土略高于根頸部3~5cm為宜。栽植當天及時澆頭水,水下滲后栽植穴凹陷的及時填土,并將歪斜苗扶正。
4實生苗管理
土壤結凍前應全苗埋土防寒。苗木比較高時,可以彎倒埋土。埋土厚度30cm以上。第2年春季,3月10日左右,土壤解凍以后,去土扶正苗木,耙平土地。于核桃發芽前,在小苗20cm飽滿芽處進行截干。
春季核桃發芽前,灌1次萌芽水。5月20日左右進行追肥,株施尿素50g、二銨50g,追肥后及時灌水,清除保護溝內的雜草。8月20日后控制肥水。8月中旬,對沒有停止生長的秋梢進行摘心,提高苗木的木質化程度。10月中旬冬灌1次。土壤封凍前,對苗木進行全埋,埋土要求同上。第2年春季除土。
5品種及配置
選用經國家及自治區鑒定確認的核桃良種。如溫185和新新2,適合集約密植栽培,其中品種溫185為雌先型,新新2為雄先型,二者可互為授粉品種。根據需要可進行適當的配置,主栽品種和授粉品種以(3~5)∶1的比例配置為宜。
6嫁接
6.1嫁接前準備
第2年春季,核桃萌芽前,在苗高30cm飽滿芽處截干,為夏季芽接做準備。及時做好萌芽前追肥工作,即株施尿素50g、二銨50g;5月20日左右進行第2次追肥灌水,并清除保護溝內的雜草,提前做好嫁接前的準備工作。對春季截干后萌發的新梢,留一個壯梢,其余的全部抹除。5月底,當新梢長至40cm以上時,在40cm處進行摘心。
6.2嫁接
在當地嫁接最佳時間為夏季6月5-25日,所用穗條,最好隨采隨接,放置不宜超過2d。穗條采下后留下1~2cm葉柄,立即剪去葉片,標明品種,低溫保濕。嫁接時,在距離地面45cm處剪砧(截干),砧木上部留兩個復葉,每個復葉留兩片葉片做為提水葉。然后在離地40cm的位置進行貼芽(見圖1),上部留5cm的短樁,可做為以后防風支柱(見圖2)。
嫁接方法以“工”字形芽接或嵌芽接為主。①“工”字形芽接(圖3)。在接芽上下各環切一刀,深達木質部,長3~4cm,寬1.5~2.5cm。再從接穗背面取下0.3~0.5cm寬的樹皮做為“尺子”,在砧木40cm左右的光滑部位,量取同樣長度,上下各切一刀,寬度達干周的2/3左右,從中間撕去0.3~0.5cm寬的皮,然后剝開兩邊的皮層,將芽片四周剝離,用拇指按住接芽側面,向左推下芽片(帶一塊護芽肉),將芽片嵌入砧木切口中,用塑料條自上而下包扎嚴密。②嵌芽接(圖4)。在接穗枝條上切取飽滿芽,用芽接刀在芽上、下各留1.5cm,自上而下斜切下去,厚度0.2~0.3cm,寬度0.5~0.7cm,再在芽下部成45°角斜切長約0.8~1.0cm的切口,取下芽體。在砧木40cm左右光滑處,用同樣方法切取掉砧木,形成與芽體同樣大小的接口,然后將削好的芽體迅速嵌在砧木接口內,使形成層對齊,除接芽露在外面,其他部位用塑料條將嫁接部位包扎嚴實。
6.3嫁接后管理
接后7~10d及時檢查成活率,對沒有成活的應及時補接,并及時抹除實生砧芽。加強嫁接苗肥水管理,每株穴施二銨50g,追肥后及時灌水;嫁接芽長至8~10cm時,及時進行解膜松綁和固定。新梢長至離地面80cm時及時摘心。8月中旬控制肥水,噴施磷酸二氫鉀,提高苗木的木質化程度,有利于越冬。
(收稿日期:201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