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三優”栽培集“優良品種”、“優良砧木”和“優化的配套栽培技術”為一體,一般選用矮化中間砧苗建園,搭配優良品種及配套栽培技術,具有結果早、豐產穩產、樹體較小、易管理等特點。近年來,遵化市“三優”蘋果栽培面積逐漸增加,但在栽植過程中仍存在不少問題,現將其應對措施介紹如下,以引導果農正確生產。
1 存在問題
1.1 矮化中間砧選擇不合理 在遵化采用M26做矮化中間砧建園,冬季防寒措施不到位,易發生抽條,有時會造成全園苗木幾乎全部死亡。
1.2 園址選擇不當 在土層瘠薄,沒有灌水、排水的地塊建園。山地建園不進行整地和修筑梯田。
1.3 栽植深度不合理 栽植時將中間砧全部露出地面,矮砧作用雖然強但幼樹生長緩慢,易歪斜;或將中間砧全部埋入地下,使品種段生根,失去了矮砧的作用。
1.4 栽后不及時定干 苗木栽后不及時定干或是栽后雖能及時定干,但留下的是弱芽,不能適時萌發,影響苗木的成活率。
1.5 間作物不合理 有的將蘋果苗木套栽在麥田中,且栽植帶很窄,造成苗木與小麥爭奪肥水,延長苗木的緩苗期,使苗木的成活率下降;有的蘋果苗套栽在老果園中,由于老果園樹樹體高大,造成園內通風不暢,不利于苗木生長;還有一部分將蘋果苗木與核桃苗木混栽在一個園內,核桃葉的分泌物核桃醌經雨淋后滴入土中,對蘋果根有危害,抑制蘋果樹的生長。
2 解決對策
2.1 選擇正確的園址建園 選擇適合于蘋果生長的地塊建園,要求土層深厚、肥沃、交通方便,并且有較好的灌、排水條件,栽植地前3年未栽過任何果樹。
2.2 選擇適合本地矮化中間砧 在遵化市可選用SH系做矮化中間砧木,如SH6、SH38等。
2.3 苗木栽植前處理 栽植前對苗木根系進行整理,并用清水浸泡12~24h,栽前蘸ABT生根粉和泥漿,防止失水,促進生根,以保證成活。
2.4 合理的栽植深度 “三優”蘋果苗栽植時一般采用“深栽淺埋”的方法,即第1次埋土至苗木在苗圃時的土印位置,秋季再培土至中間砧一半的位置,此時埋土位置與地面相平。
2.5 栽后合理定干 栽植后及時定干,一般在第2道嫁接口以上品種枝段上留80~100cm定干,整形帶內留飽滿芽。
2.6 選擇合理的間作物 栽植后的前2年可以在果樹行間間作一些農作物,但間作物要距離果樹遠些,一般應在苗木的兩側各預留50cm的空間。不能間作根系發達、扎根較深的作物,如小麥、玉米、高梁等,以免與果樹爭肥爭水;不能間作秋季需大肥大水的蔬菜,如白菜、蘿卜等,以免造成果樹后期徒長;不能間作生長期長的作物,特別是多年生作物,以免影響施肥及耕作管理。最好間作一些豆科作物和一些能增肥土壤的作物,如花生、大豆、白三葉、黑麥草等。
河北省遵化市林業局(064200)
任淑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