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櫻桃葉斑病
1.1 發病特點 此病侵入后,潛伏期為1~2周。在葉表皮下形成1個濃菌絲團,這個菌絲團突破表皮而產生分生孢子,以后借雨水傳播,進行重復侵染。被侵染的葉片正面葉脈之間產生色澤不同的死斑,擴大后成褐色或紫色,中部先壞死,逐漸向外枯死,斑點形狀不規則。病斑出現后,葉片變黃及脫落,斑點亦可能形成穿孔癥。斑點背面往往出現粉紅色的霉,有時葉柄及果實可能被
山西果樹 SHANXI FRUITS2012(4)
侵染而產生褐色斑。病菌通常不侵染幼小葉片。
1.2 防治方法 ①噴藥防治。在落花后,病斑初現時即開始噴藥防治。通常噴施1次1∶2∶160倍的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8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200~1500倍液等。施用時一般每隔7~10d噴1次,連續3~4次。在多雨地區要增加噴藥次數。②加強管理。及時開溝排水,疏除過密枝條,改善櫻桃園通風透光條件。③減少菌源。葉斑病菌在落葉上越冬,因此防治的關鍵在于掃除落葉并徹底燒毀或秋末進行翻耕,以減少越冬菌源。
2 櫻桃褐斑穿孔病
2.1 發病特點 5月上旬被侵染葉子的病痕分布在壞死的紅褐色斑周圍,隨后擴大到直徑4~5mm大小,中心部分變成淺褐色,邊緣呈褐紅色。一些合并的病痕形成大的死亡區域。病痕在葉子表面也有發展,有時壞死的組織脫落,留下穿孔病的癥狀。這種病害早期引起落葉,受害嚴重的樹在7月底8月初葉子全部脫落。這種現象導致秋季開花和新葉的產生,往往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新葉子仍留在樹上。
2.2 防治方法 ①噴藥防治。發芽前噴施4~5°Be石硫合劑以殺死樹皮內潛伏的病菌;從4月中旬開始,每月噴施4次苯菌靈、涕泌靈或代森錳,可以有效地防治褐斑穿孔病;在5-6月可噴施65%代森鋅400~600倍液。②加強管理。加強肥水和樹體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體的抗病能力。③降低菌源。結合剪枝徹底剪除病枯枝,消除落葉、落果,集中埋掉或燒毀,以消滅越冬病源。
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澗頭集鎮
農業綜合辦公室(277415) 于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