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時期,剛剛登上文壇的沈從文曾經和胡也頻有過一段真摯的友誼。
當時,因為投稿,沈從文在北京結識了《京報·民眾文藝》的編輯胡也頻,兩個人由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沈從文在自己居住、寫作的“窄而霉齋”里,用白開水招待了與他志趣相投的胡也頻。后來,沈從文和胡也頻、丁玲一起搬到沙灘附近的漢園公寓,每到月底,房租和伙食費總是讓沈從文的生活頗為窘迫。但是,沈從文卻憑著他不向命運低頭的倔勁和韌性,仍然堅持寫作和投稿,終于,他的作品在《晨報》 副刊、《現代評論》、《小說月報》上陸續發表了。這時,胡也頻通過熟人,把沈從文的文章轉給了周作人,發表在《語絲》上。不久,沈從文的最初的兩本書分別由上海的北新書局和新月書店出版。但是,沈從文與胡也頻、丁玲一起,希望有一個自己的刊物。為此,他們于 1927年4月和1928年2月分別離開了北京,到上海去尋求發展。
1929年1月,沈從文和胡也頻、丁玲終于在上海創辦了《中央日報》副刊《紅黑》和人間書店的《人間》月刊,于是,沈從文和胡也頻一起做了編輯。
但是,因為無法籌措資金,這兩個刊物不到一年就先后停辦了,留給沈從文和胡也頻的,是一大堆債務。
為了還債,胡也頻經人介紹,到山東濟南的一所中學教書,丁玲隨即也去了濟南,沈從文則到中國公學任教,后又到武漢大學教散文寫作。當沈從文寒假里回到上海時,胡也頻也因在濟南參加學生運動,受到當局的通緝,已被迫與丁玲一起返回了上海。不知為什么,短暫的分別使沈從文和胡也頻這兩個朋友之間的思想距離有了隔閡。
這時,胡也頻和丁玲已經加入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簡稱“左聯”),胡也頻被選為“左聯”的執行委員,并擔任“左聯”的工農兵文學委員會主席。沈從文覺得胡也頻這個昔日熟識的朋友完全變了樣。此時的胡也頻,已經全身心地投入了革命活動中去了。
思想認識上的分歧,使沈從文和胡也頻的距離越來越大,胡也頻勸說沈從文加入“左聯”,與他一起搞革命文學,但是,沈從文對當時文壇上種種舉動抱著懷疑的態度,他痛感政治的復雜和殘酷,他只想有充分的自由來用自己手中的筆進行寫作,不愿有任何的束縛。胡也頻感嘆他與沈從文在精神上開始產生距離,但是,他們不愿有所爭執,破壞舊誼, 因為他們曾經有著手足之情。
1931年,胡也頻已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一年的1月17日,胡也頻穿著沈從文給他的?;⒔q棉袍去參加中共江蘇省委負責人何孟雄主持召開的會議,被國民黨軍警逮捕。當天深夜,沈從文就收到了胡也頻托人從獄中帶給他的便條,讓他趕快去找胡適商量,保自己出去。第二天,沈從文趕緊找到胡適,又將消息告訴了丁玲,并找到李達、施存統一起商量營救胡也頻的辦法,最后決定請胡適、徐志摩寫信給蔡元培設法營救。
為了營救胡也頻,沈從文到南京找蔡元培和邵力子,均無能為力。沈從文只得返回上海,后又與丁玲一起再次來到南京。沈從文去找陳立夫,要求國民黨政府放人。陳立夫聲稱這事不歸他管,反過來勸說沈從文到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去做事。營救無門,沈從文和丁玲只好再次返回上海。
一個寒風凜冽的日子,沈從文陪丁玲去監獄探望胡也頻,隔著鐵柵欄,沈從文從遠處看到了胡也頻帶著手鐐的雙手很有力地一揚。這次見面也成了這兩個朋友之間的訣別。
1931年2月7日,胡也頻與林育南、李求實、何孟雄等23位烈士英勇就義。沈從文懷著對胡也頻的沉痛哀思,寫下了長篇散文《記胡也頻》,他寫道:“我覺得,這個人(胡也頻)假若死了,他的精神雄強處,比目下許多據說活著的人,還更像一個活人。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使我們像一個活人,是些什么事,這是我們應當了解的?!北磉_了他對胡也頻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