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揚州供電公司,江蘇揚州225009)
為適應“大運行”體系建設要求,揚州供電局建設一套“大運行”技術支持系統即地縣一體化系統,在現有的地調運行系統上進行軟硬件平臺升級改造,升級過程中不能影響現有調度自動化系統的用戶對電網的監控。在完成系統平臺升級后,縣一體化系統實現各縣公司所有變電站監控信號的直采直收。但由于縣公司原系統110kV以上變電站的實時信息按照監控功能直采直收,而地調自動化系統對110kV以上變電站的實時信息按照調度信息要求定義采集,將原縣調變電站按照監控信息要求接入地調系統時,由于縣、地調所收信息的“三遙”點號不同,原縣調通道直接接入地調系統時與原系統定義點號不對應,影響地調的信號采集,從而影響系統用戶對電網的監控。如何實現調度信息向監控信息的無縫切換,同時不影響向省調的數據轉發,是專業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為實現原縣調變電站調度信息向監控信息的無縫切換,必須保證廠站端新的監控信號接入通道數據與原地調自動化系統中的“三遙“數據定義一致。在保持地調調度自動化系統原有廠站“三遙”信息表順序不變的前提下,將新需要的監控信號添加到原點表后進行排序,再采用變電站廠站端修改地調轉發信息表,將監控要求的信號在變電站廠站端進行添加并轉發,即保持原有“三遙”信號順序不變,將按監控信號規范新增的信號在主站和廠站同時添加。該方案在廠站接入切換期間需要對變電站端自動化總控裝置進行重新組態下裝,會有信號的短時中斷,不能實現信息的真正無縫接入,同時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在變電站側大規模修改調度轉發表,出錯概率比較大,同時要求對所有監控信號都進行試驗,廠站端工作量比較大。
采用前置多點數據源,在主站前置上對同一測點ID定義多條記錄,不同記錄對應于該廠站的不同通道和點號,即主站前置機可對同一測點ID進行多點數據源的處理,通過主站端人工切換值班通道實現采用哪個數據源進行后臺處理,廠站端只要將原轉發縣調的通道直接轉發地調即可。該方案可實現地縣一體化系統廠站監控信號的無縫接入,對系統用戶的業務使用無任何影響。但需在主站系統中添加許多相同測點ID的記錄,導致數據庫記錄的管理復雜,對調度主站系統維護人員的要求比較高。
比較上述2種方案,從安全性、易操作性等方面綜合考慮,在揚州地縣一體化系統升級改造過程中采用前置多點數據源進行數據處理,而廠站端只要將原轉發縣調的通道直接轉發地調即可。
地調主站端。揚州地調自動化系統為南瑞科技OPEN 3000系統平臺,在地調OPEN 3000系統按照監控要求維護好以上變電站的圖形、數據庫資料;地調系統與原縣調轉發點號沖突的遙測、遙信信息,利用前置多點數據源的方法,在FES類表中復制所有沖突記錄,并按縣調直采的通道遙測、遙信號錄入新點號。同時在數據庫新建該廠站新的網絡104通道,通道參數與現有縣調通道參數一致,為便于排序搜索,FES類遙測、遙信表通道一、二域暫不填寫、通道三域填寫新的網絡通道。
變電站廠站端。廠站端做好總控單元的數據備份,遙控試驗前將站內所有斷路器、隔離刀閘、接地刀閘等的遠方遙控出口閉鎖(斷開)。
揚州地區調度地縣一體化系統實時數據采集現狀如圖1所示。
變電站廠站端。需接入的變電站地調原有采集通道兩路,一路網絡104、一路專線101,對于廠站端有2臺遠動總控單元[1]的變電站,為不影響系統數據的實時采集,在確認值班總控的前提下,廠站端首先在第一臺遠動總控單元(備機)進行配置,新建到地調系統的104規約鏈路,轉發信息表應同縣調轉發信息表一致,并下裝到備用總控單元,重啟總控單元,啟動結束后將該總控升為值班總控,此時對廠站端值班總控來說,向地調轉發的專線101通道不變,新建的向地調轉發網絡104已采用與縣調一致的轉發信息表。
地調主站端。先調試新建的網絡104通道,同時保證原專線101通道值班不變,利用新建的網絡104通道的前置數據與縣調系統進行核對。信息核對無誤后,主站切換新104通道為值班通道,檢查狀態估計等軟件運行情況,并進行遙測、遙信、遙控預置試驗。由于新建通道在值班前已經進行了前置數據的核對,將該通道轉為值班通時發往SCADA后臺的已經是正確的數據,所以對系統用戶來說該切換是無縫的,該切換方案對系統實時數據處理無任何影響。
新建網絡104通道調試成功后,按照同樣的方法可進行專線101通道和備用總控裝置的配置切換,將地調2路通道網絡104通道、專線101通道在廠站端均切換為與縣調相同的調度轉發表。采用該切換方案,在廠站端只進行調度轉發表的簡單復制,降低了廠站端的安全風險,增加地調系統管理人員對于廠站端監控信號接入的可控度,實現了地調自動化系統所采集的變電站信號由調度信號向監控信號的轉變,廠站無縫接入了地縣一體化系統。

在揚州地區調度自動化系統升級為地縣一體化系統的過程中,縣調所屬變電站監控信號的無縫接入在線運行系統是升級工作的重點。為了不影響調度員等系統用戶的業務使用和向上級調度實時信息的轉發,經多種方案篩選,最終采用了前置多點數據源的方法解決了由于廠站端地、縣調轉發表不一致導致的主站端調度信號與監控信號點號不對應的問題。同時降低了廠站端的安全風險,增加地調系統管理人員對于廠站端監控信號接入的可控度,實現了縣調變電站監控信息無縫接入地縣一體化系統,將揚州地區調度自動化系統成功在線升級為“大運行”技術支持系統地縣一體化系統。地縣一體化主系統設置在揚州供電公司本部,數據采集功能由分布在揚州供電公司及儀征、江都、高郵、寶應縣4個縣供電公司的廣域節點共同完成,從而實現一地區一系統平臺,為揚州電網的“大運行”體系建設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持。
[1] 張永健.電網監控與調度自動化[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