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安縣農機安全監理站 唐道權
(1)由路面監管向源頭管理轉變。首先,農機安全監理機構要依法、遵規、按程序、方便快捷地為農機手做好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工程機械等的注冊登記工作,嚴把注冊登記關。督促新機主及時參加農機駕駛操作技術培訓,嚴把考試關。其二,是做好安全隱患排查和治理工作。監理機構除了開展例行的田檢路查外,還要在冰霜雨雪等極端天氣期間、重要節假日期間、春耕和“雙搶”等農忙季節,切實做好農機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確保農機安全高效投入生產。其三,農機監理機構要積極與當地公安交警部門加強協調和配合,定期和不定期地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強化對上道路行駛的拖拉機的動態監管,嚴厲查處無牌無證、違法載客、酒后駕駛、不按期參加檢驗等違法違章行為。
(2)由被動管理向主動服務轉變。農機安全監理機構要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和服務模式,轉變工作方式,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變窗口服務為上門服務,積極推進預約上門服務。組織農機監理人員深入農村、農家、田間、場院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宣傳和監督檢查,以增強農機手的安全生產自覺性。在強化源頭安全監管的同時,積極推進培訓服務到鄉村、實地檢驗到村屯、隱患排查到田頭、技術咨詢到農戶、信息發布到機手的安全服務形式。努力把農機監理機構打造成學習型、節約型、服務型機關和農機手之家。
(3)監管環節由使用操作向農機化全過程轉變。依照《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等法規和政策要求,主動與工業、公安交警、質監、工商等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強化對農業機械生產、銷售、維修、使用與報廢等全過程的安全監管與服務。將安全理念貫穿于農業機械科研開發、試驗鑒定、技術推廣、教育培訓、生產作業、維修服務和回收報廢等各個環節。全面推進農機安全生產進農村、進農戶、進學校、進企業、社區,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參與、密切配合、綜合治理的農機安全監管局面。
(4)監管范圍由牌證管理機械向所有農業機械轉變。要不斷拓展監管范圍,延伸監管領域,創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全面履行農機械安全監管職責,全面開展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農業機械的監督管理和免費實地檢驗工作。積極推進農業機械免費管理、免費核發牌證、農機駕駛操作人員免費培訓及駕駛人免費考試等。切實做好卷簾機、微耕機、機動植保機械、機動脫粒機、飼料粉碎機、插秧機、鍘草機等農業機械的安全監督管理,消除農機安全監管“死角”,確保農機生產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