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省瀘州、宜賓、自貢等市旱情十分嚴重。為切實做好科技抗旱,確保大春生產抗旱減災技術培訓和服務到位,四川省農業廳組織實施的“千名農業科技人員抗旱減災技術指導活動”于2012年1月31日正式啟動。省農業廳已組織省農科院、四川農大、宜賓市農科院和省級農技推廣部門等單位30名專家,組成由省農業廳潘海平總農藝師為組長、省農科院任光俊副院長、省農技推廣總站劉代銀站長為副組長的川南旱區抗旱減災省級專家指導組,并分成水稻、玉米、高粱、植保4個專業組,由任光俊副院長技術上總負責,分縣(片)深入旱區生產第一線,進行技術培訓和科技服務;旱區各市、縣(區)也組織了廣大農業科技人員深入旱區鄉鎮和村組開展技術指導。
2012年2月2日上午,四川省農業廳召集有關農業科研教學、推廣單位代表,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和省級專家指導組帶隊專家,就川南旱區科技抗旱工作進行了專題研究,并對下一階段川南科技抗旱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一是要把當前川南抗旱減災技術指導活動作為“農業科技行動年”和當前農業科技工作的重點內容來抓。在關鍵時候,省級專家指導組各首席專家要帶領自己的團隊“下得去、呆得住”,切實深入基層和生產一線全程搞好科技服務。二是要落實科技抗旱措施,針對關鍵環節和主要作物,因地適宜制定科技抗旱實施方案,抓好技術培訓和科技服務工作。三是要創新活動機制、體現科技水平,緊密結合陽光工程培訓、糧食高產創建、農技推廣示范縣等項目,分作物、分片區抓好抗旱減災技術示范點的建設,充分發揮示范效應和帶動作用,真正做到“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四是省、市、縣(區)三級專家和農業科技人員要密切配合、上下聯動、形成合力,整體推進千名農業科技人員抗旱減災技術指導活動的深入開展。五是要加強協調和加大宣傳力度,對科技抗旱活動中涌現出的典型事例和先進經驗進行廣泛宣傳,積極營造千名農業科技人員開展抗旱減災技術指導活動的良好氛圍。
(四川省農業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