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記者 韓堯)2012年6月21日上午,“首都兒科研究所新聞媒體見面會”在北京國際飯店召開。北京市醫院管理局副局長毛羽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宣布成立首都兒科研究所(簡稱“首兒所”)宣傳中心,并就該所2012年的重點工作進行介紹。
2012年,首兒所將通過改造工程和加強管理兩方面的努力,逐步實現門診樓就醫環境的徹底改觀。例如:加大候診區、輸液室等人員密集區域的秩序和衛生清潔的維護力度;結合門急診功能區域調整,對醫院衛生間進行改造。為優化門診服務流程,首兒所將逐步實現和不斷完善預約掛號等服務功能;規范醫院標識,并在人員密集區域設立屏幕顯示及叫號系統,改善候診秩序。
自2012年3月以來,首兒所采取了一系列門診便民措施:增加了夜間門診的醫護人員數量;實施節假日醫生工作站復診預約掛號;為方便慢性病患者開藥,開設便民門診;開展輸液復診預約,免除連續輸液患者反復排隊掛號。此外,該所還計劃在年內增設耳鼻喉診室,增加皮膚科診室數量。
“醫院計劃按照門診病人時間分布、專業分布和就診級別需求,在2012年制定新的門診醫生出診排班方案,匹配相應出診醫生;通過壓縮非醫療用房增加專家診室數量,開展外科門診手術和‘一日病房’增加手術量。”會上,首都兒科研究所所長羅毅就該院提高門診服務能力的舉措進行了介紹。據悉,2012年,首兒所還將與北京市區縣婦幼保健院和社區醫療中心合作,實行專家下基層、點對點預約掛號、開辟危重癥和專業病等轉診綠色通道。
由于兒科臨床工作有其特殊性,患兒年齡小、認知能力差、病情變化快,大多數孩子又是獨生子女,因此家長對醫護人員的專業技術和服務態度的要求越來越高。“雖然工作很辛苦,但作為一名醫生,是非常有幸福感的,因為我愛孩子,愛這個職業。”會上,首都兒科研究所皮科主任劉曉雁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