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黎標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飲食觀念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水果是幸福生活的點綴,如今我國的水果已經從大眾化向品質化、綠色化和高檔化轉變,生產優質、安全的綠色果品已成為廣大消費者的共同要求。無公害綠色果品即無污染、安全、優質、營養的果品,筆者根據市場的發展需要,試對無公害綠色果園的管理要點作一概述。
1.劃分作業區 為了便于對果園的管理,應將整個果園劃分成若干個作業小區,小區的形狀和大小應根據地形、地勢、道路、排灌系統等情況來決定。每個小區的地形、坡向、土壤等條件要基本一致。若地形復雜,小區面積可小一些,一般為0.67~2.0hm2;若為緩坡地,小區面積以2.0~3.3hm2為宜;若為平川地,小區面積可大一些,一般以3.3~6.7hm2為宜。小區的形狀,根據果園的具體情況而定,其形狀以長方形為宜。若在山區,小區的長邊應與等高線平行或與等高線的彎度相適應;若是梯田,果園應以坡、溝為單位小區。
2.設置防護林 因為防護林能阻擋氣流,降低風速,減少風害,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減少地面徑流,調節溫度,增加濕度,改善小氣候等,所以,防護林可以栽在果園的四周。山地果園,可栽在溝谷兩邊或分水嶺上。防護林的方向與距離應根據主風方向和具體風力而定。一般主林帶與主風方向垂直,栽植4 行以上樹;副林帶與主林帶垂直,栽植2~4行樹;可采用喬、灌木混栽。林帶建在果園的北側,與果樹保持10~15m 的距離,林帶與果樹間的空地,可以種植綠肥及其他矮稈作物。
3.道路的設置 果園的道路由主路、支路和區內作業道組成。主路是貫穿全園的干道,與園內建筑物和公路相通,其寬度為6~8m,便于汽車運輸作業;支路與主路相連,其寬度為3~4m,支路一般設在作業區的邊緣,也是作業區之間的分界線;作業道與支路相連,其路寬1~2m,便于運肥、打藥、采收、運果等作業。
4.建筑物的設置 在果園的規劃設計中,要考慮到相應的建筑物的安排,包括臨時休息室、作業室、物料庫、工具庫、包裝棚、晾曬場等。這些建筑物應建在交通方便、地勢高、干燥的地方。
5.灌溉系統的設置 在果園中必須要考慮灌溉系統的設置、果園中常見的灌溉方式有渠灌、噴灌、管灌和滴灌等4種。
6.排水系統的設置 因為有一些果樹樹種不耐澇,所以在規劃時要考慮排水系統。另外,山區果園有坡度,雨季易造成水土流失,更需要有排水系統。
7.水土保持 規劃果園一般可采取修梯田、挖撩壕、挖魚鱗坑等方法防止水土流失和提高果園土壤保水力。
1.土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 在果園土壤管理上要推行自然生態模式,果園行間種植綠肥并適時翻耕,培育地力,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和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培育和維持果園生態平街,最大限度地保護和促進害蟲天敵的繁衍,有效控制害蟲的大發生。同時,在土壤管理方面還要抓好深翻熟化及樹盤覆蓋,深翻后要曬一段時間,充分利用太陽光對土壤進行消毒。
(2)果園施肥 ①基肥:堆制沼腐磷銨復合基肥。隨著農村沼氣建設高潮的興起,農村沼氣池修建的數量不斷增加,為了將沼肥的綜合利用提升檔次,由沼肥與秸稈糠衣堆漚制成的腐植酸類肥,然后再加入磷、氮化肥成為沼腐磷銨復合肥。此肥具體堆制的方法為:50kg 沼肥中加混5kg 過磷酸鈣,拌和50~100kg 鍘短的秸稈、樹葉、糠衣、青草等,堆成圓堆,堆外抹一層草泥土封存發酵。1個月后,在肥堆四周上打幾個孔,再用沼液將碳酸氫銨溶解,按比例混勻,從肥堆頂孔處慢慢灌入,然后用泥封孔,過4~5天,肥料即可堆制腐熟,采用環狀或輻射條溝法施入果樹樹冠地面處。②追肥:應因樹因地靈活安排。旺長樹追肥時間應避開營養分配中心的新梢旺長期,提倡“兩停”追肥(春梢和秋梢停長期),尤其注重“秋停”追肥,有利于養分分配均衡、緩和旺長。肥料種類上應注重磷鉀,促進成花。衰弱樹:應在旺長前追施速效肥,以硝態氮為主,有利于促進生長。結果壯樹追肥目的是保證高產、維持樹勢。萌芽前追硝態氮為主,有利發芽抽梢、開花坐果。果實膨大時追以磷鉀為主,配合銨態氮,加速果實膨大,促進增糖增色。在蘋果的生長季中,還可以根據樹體的生長結果狀況和土壤施肥情況,適當進行根外追肥。
(3)果園水分管理 水分是影響果樹生長及果實品質的重要因子,合理適時灌水是生產優質果品的必要條件。對于果樹每年的生長需求來說,主要有4個重要的灌水時期:即萌芽期、花后及幼果期、果實迅速膨大期、果實采收后期。在這4個時期應注意土壤水分情況,適時灌水,灌水的同時還可結合施肥。在果實生長發育后期,從果實著色至采收前要注意控水,以提高果實品質。
2.果樹的整形修剪 果樹的整形修剪是調節樹體養分分配,改善光照條件的主要措施。通過枝量、花量調控,達到樹勢中庸,光照良好,果實適量、優質穩產的目的。要采用“強者拉,弱者縮,密者疏,極少截”的方法,盡量保留長放單軸、細長、松散、下垂狀態的枝組,使果實端正,果形高樁,一般畝枝量控制在8~12 萬條,這樣有利于生產全紅果。
3.花果管理
(1)輔助授粉 為了生產優質果品,除合理配置授粉樹外,還應該適當地進行輔助授粉。輔助授粉有人工授粉和果園放蜂,人工授粉有人工點授及噴粉授粉。但在放蜂期間及放蜂前半個月內不能打藥。
(2)疏花疏果 對果樹生長過量的花果應疏除。由于開花坐果過程中要消耗大量營養物質,因此疏花疏果越早越好。疏花工作可以提前至蕾期進行,以疏花序為主,根據樹勢按照20~25cm間距留花序,其余的全部疏除。疏蕾在主栽品種上應用,授粉品種可不疏,以滿足蘋果園授粉所需的花粉量。以花定朵,氣溫穩定時將所留花序上的邊花一次性疏除,只保留中心花朵。定果從落花后1 周左右開始,務必在1 周內完成。疏果堅持一個“嚴”字,其標準為“按地定產,按樹定量,按枝定果”。以紅富士為例,每隔20~25cm 左右留1 果,每畝產量控制在2500kg 左右,以確保果品質量。
(3)果實套袋 果實套袋不僅可以促進果實著色鮮艷,大大提高果品的外觀品質,同時還可降低果品病蟲害的發生,提高果品的安全性。果實套袋時期一般在6月上旬。除袋時先摘外層袋保留2~3天,當果實適應外界條件時再全部摘除。除袋時一般在午后14~15時以后光線弱時進行。總的來說,應在疏花疏果完成、定果后盡早套袋,套袋前應噴施保護性藥劑。
4.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 生物防治是無公害蘋果生產技術中的重要手段。就是充分利用昆蟲天敵和其它有益生物制劑,對病蟲進行針對性防治。例如:早春在果樹行間種植油菜等作物,可促使昆蟲天敵種群盡早形成,有利控制各種害蟲的發生;應用昆蟲性誘劑誘殺金紋細蛾、桃小食心蟲等;應用生物農藥如滅幼脲、Bt 乳油、阿維菌素等防治桃小食心蟲、卷葉蛾、蚜蟲、紅蜘蛛等;用多氧霉素、多抗霉素防治霉心病、斑點落葉病等。
5.果實采收及采后處理 果實生長成熟時,適時分期采收。采收時盡量降低果品的物理損傷,采收后盡快對果品進行分級、打蠟、保鮮、包裝等商品化處理。需注意果品采收及果品商品化處理的各個環節,都應在無污染條件下完成。